在英才学院2018届毕业生欢送会上的发言
“人生旅途非等闲,扬帆起航靠信念”四年前军训时唱着校歌的我们,如今就要扬帆起航、去追逐人生梦想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回想起我这四年来的一段段经历,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我愿把我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我们放在商大的校园里,我们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学生,一方面是同学。
作为一名学生,在这毕业的时刻,我还能常想起课堂上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大一时政治经济学的张型双老师博闻广识,上课常常旁征博引、列举实例,让我们在入学之初便走进了经济学的殿堂。还有高等数学的隋如彬老师,他既像严师又像慈父,甚至会因学生走神而生气,每节课都会督促我们好好学习;他一直鼓励我们要走向更高层次,让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我现在还清晰记得他告诉我们的话:男人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还有金融学院的仲深老师和田立老师教我们什么是学术,怎么写论文、怎么搞科研;庞海峰老师和李锐老师,会经常给我们介绍金融业界的情况,让我们了解真实而又实际问题。我的学生干部生涯离不开全院老师的帮助,教我怎么平衡干部与同学间的关系,教我工作方法。吴老师曾经在一次因为调整寝室而出现僵局的时候告诉我说:把自己想的笨一点,把别人想的聪明一点,事情就会办得好一点。我认为这句话对我之后的工作产生了指导性的作用、受益匪浅。
在参加的各种课外活动中,我得以逐渐认识自己。学生干部工作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挑战杯比赛、大创和后来的一些课程研究项目中,我逐渐发现了我对科研的兴趣,我向往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思维过程的精彩,所以我开始考虑我走科研道路的可能。虽然我经历了考研失败,但这也这让我深刻的反思我究竟想要什么、以后想做什么、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我本来已经做好了二战的打算,但是突然发现,出国读研也是一条通向读博的途径,所以我觉得这也许是一条全新的出路。还有许多同学升学,一些同学放弃了考研调剂而参加工作,还有许多同学直接选择找工作。我想,人生的出路其实有千万条。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自限其用,不论选择考研、出国、工作或者二战也好,这些选择其实无所谓好坏,关键的是我们是否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符合自己人生规划的道路。而在这之前,最关键的,是应该考虑清楚,我们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以后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站在同学这个角度来说,我在与人交往上曾经也有过困惑,曾经执着于某一段感情,甚至一度出现了危机,这时的我陷入迷茫,但这也给了我一个反省的机会。我想到也许我们从一个逼仄的关系中冲出去,而不是拘泥其中,也许会有新的大千世界,我们会认识新的朋友,接触到新的交往方式,这也许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以前的关系也会因此而变得坦然。所以我觉得我们当然可以有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男女朋友,但是过分的依赖或者沉溺于某一个狭窄的圈子可能会迷失自己,这会让我们自己陷入被动,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和别人更好地相处。
大家可能觉得我说的考研失败和人际关系这两个事不太光彩,但是我觉得,整理、总结和释怀可能就是毕业的意义,特别地是,以后的人生路上,这样可以无代价或者说低成本来整理、释怀的机会不多了。所以我珍惜在大学中的经历和教训。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这一身份带给我的并非是利益或者荣誉,而真真切切的使我感受到真诚和责任。周一咱们统一租了学士服,租学士服的老板告诉我他要第二天早上五点来取衣服并直接送给下一家。当天晚上我把衣服整理好,查数时发现少了几条绶带,及时的告诉了他。第二天早上老板来取时,见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是你们英才的靠谱,其他学院的人这么早还没起呢”第二句话是“幸亏你昨天晚上告诉我了,不然我今天给下一家直接送去麻烦就大了。”其实我叠不叠衣服、报不报损失都没关系,因为我并没有给他交押金,但我心想,等到明年,这人再来租衣服的时候,他就会告诉别人“英才学院的,素质就是高”。如果说,四年中我在商大最荣幸的一件事是什么,那一定是,我是一名英才学院的学生。所以,值此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深感荣幸,我真心祝愿我们学院生日快乐。我祝愿咱们2014级134名同学前程似锦,毕业快乐。
最后,感谢学校和学院以及各位老师的培养和付出,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