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重新拾起的碎碎念是我对这个世界的Reflection
最近,终于拾起叻久违的读书习惯。在空白的时间里,总算能直面自己的思维和书里的声音。片段的想法也越来越多,比如现在这个:终于能够承认自己可能真的没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没有能够透过纷杂的乱象直指本质的洞察力,但又想尽力看清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的境况。张爱玲曾说”我我我的身边文学是肚脐眼文学,而“我”这个个体也是这芸芸众生的一员啊,如果把“我”这个个体当成这个时代的的一个观察对象,“我”这个客体里是不是本就包含叻这个世界先验的结构呢?
记录这些“我”的碎碎念,不过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吧。
2019.8.11
今天从家回来,突然发现自己每次回家主要是为了看狗,或者说满足自己对狗的思念;淘宝上也是给自己和狗买的东西更多,挑选的也更仔细。而对于那些从小陪伴自己长大,花了很多心思在自己身上的人,却没有等值等量的回报。
更可怕的是发现这样的做法完完全全是遵从叻自己的内心,顿时觉得自己冷血自私起来,但好像也没有什么办法改变。
2019.8.14
睡不着翻Q去看HK事件, 各执一词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谁先打了谁,谁打得更重一点。
这道让我想起高中化学老师的经典语录:浓度,离开浓度谈毒性都是扯淡。谈论democracy是好是坏也脱离不了民主的浓度,对于HK如今的乱象就是在这样小的容器里给了太多的democracy,或者说是“意识上的anticipated demorcracy”从而达到一种hypothetical superiority of democracy,而ZG的到来拉低叻他们的anticipared demorcray。(其实本质上就是吞并(意识形态上)这个可以称作“想象高浓度德先生中毒”叻。
反之对mainland也一样。“低德先生缺氧”?Demorcracy—时间/空间的容器—浓度(好想去HK一线观光下啊……就像当年观光太阳花)
(这篇可以侧面论证火星文是怎样诞生的) 2019.09.06
最近几个月的生活让我窒息,怎么改变呢?想要活下来可能只有扩大自己的肺活量叻吧。
人和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这种不相通甚至比人和狗之间的都大。深刻地明白了妄图去阐述自己的窒息感时语言的苍白和这种做法的幼稚。妄图通过别人的认同或者关怀去缓解这种窒息感无异是把这种悲伤更加重叻一层。所以直面窒息吧!我都无惧死亡叻,现在就更勇敢地去面对走向死亡的过程吧!

2019.09.09
1.周日产生的多巴胺,在周一就耗尽。又陷入深渊一般的黑洞里。
2.上海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无聊又疏离的城市,具体来说:21:30下班之后连去叻一个校园一个公园都找不到一棵开着的桂花树(9月初)。
身体自己真的有记忆,就像冬天在爱宝也想吃笋,秋天自然是想闻桂花的气味。原来自己如此好福气,生在一个春有樱,夏有荷,秋有桂,冬有梅的城市里,似乎到了时节,辰光就应该消耗在这些事物上。上海真是太无聊,无聊到夜晚散步都没有奔头。
3.喜欢夜晚,现在想来可能真的要归咎于生长于杭州。杭州的夜晚太有意思,有意思在于哪怕是回家路上,暗色里都会有一点小惊喜。
我至今还记得,晚上没带钥匙家楼下路灯透过枫叶印在地上红色的光,秋日夜晚可以依靠嗅觉就能辨别位置(桂花香),雨打过桂花湿湿的冷香,梧桐树影里传出的二胡声......
4.关于疏离感来说,上海和伦敦对于我来说都差不多。哪怕上海是我的母语地。对于一个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自闭又孤独的人来说,伦敦对我的包容性比上海要高出太多:对于我来说,狗 和 自行车的陪伴比人有趣得多,而恰恰上海不是一个宠物友好型,自行车友好型城市,尤其是后者。
那么问题来了:我干嘛要在上海生活?
2019.11.18
我的心绪大概是比我感官更敏感觉察到冬季的到来。对无常的恐惧 烦恼 妄想 如冷空气一样飘进脑子里,刺激着我的神经。
翻开床头十一从栖霞寺请来却至今未动的《金刚经》,念了四分之后,妄念确实被压下去叻些。一念起八万四千烦恼,善护念啊!
对治
贪-不净
嗔-慈悲
痴-因缘
2019.11.30 01:30AM
这份工作实在不值得我花80%的精力在上面,不,60%也不值得。
今天看到叻如何从被人吃到吃人。
我:今晚熬夜也给你画完!周末我不来加班。
负责人:不是给我加班,是给业主(从来没见过)加班。
我:是为建设四个现代化中国加班!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班!
2019.12.02
突然想到我现在生活里碰到的问题只是我日后漫长独居生活里的微不足道一些,现在的我还可以学习,还有力气去完成普世上由组合去完成的事情,而日后年岁日长,身体衰弱,生活会对我更加严酷吧……
日后,当克服困难,却没有人可以炫耀的时刻……会比现在更难过很多吧……
所以,独居见习生现在更应该快乐一点啊!开始学会自己克服困难,看着自己一天天变强壮不再向人撒娇不是应该快乐嘛!让难过的时刻更晚一点来临,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这具躯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