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招募 |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艺术的未来与科技美学”国际主题论坛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
将于今日美术馆一号馆拉开帷幕
“艺术的未来与科技美学”国际主题论坛
将于开幕当日同期举行
本次论坛设有三场分论坛
共邀请到16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
汇集艺术家、策展人、艺术学者、艺术机构负责人
围绕科技与艺术
共同探讨艺术表现与跨领域互动的可能性
将跨领域艺术创作带向更多元化及更开放的未来
三场分论坛主题
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走向混合话语 未来艺术的时代语境
未来就是现在—艺术科技化的反思
16位重磅嘉宾将莅临现场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Christian Mio Loclair、Daria Mille、冯梦波
费俊、高鹏、黄笃、Irini Papadimitriou
Jake Elwes、Jonathan Harris、龙星如
Patrick Tresset、邱志杰、苏磊、Tony Brown
吴洪亮、吴珏辉

论坛一
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走向混合话语
学术主持 吴洪亮
主讲嘉宾 高鹏、Daria Mille、Patrick Tresset
圆桌讨论嘉宾 吴洪亮、高鹏、Daria Mille 、Patrick Tresset、Tony Brown、费俊
吴洪亮

北京画院副院长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艺术界十分活跃的策展人,擅长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中思考和践行他的策展理念,同时也致力于近现代美术史、艺术管理研究等工作,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高 鹏

今日美术馆馆长
中央美术学院学士,研究生,伦敦艺术大学博士研究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后。
担任数十场国内外当代艺术展览的策划与执行,2015-2018年受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国家博物馆协会,韩国亚洲艺术中心等数十家海外机构邀请演讲“今日未来馆”新媒体实验项目。
曾任第29届奥林匹克组委会文化活动部景观形象副经理, “友好中国”国际协会副理事长。
2015年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联席主席,获当年“全球杰出青年-艺术使者”称号。2015年“北京五四奖章”获得者。
Daria Mille

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专业研究学者
Daria 拥有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地高等学院的艺术史和文化管理教育背景。其许多学术论文与研究被多次发表。是国际上非常知名的策展人。
Daria加入ZKM后,为美术馆成功举办过许多融合新数字媒体与艺术、极具特色的大型展览,在艺术领域及社会各界广受好评。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知名艺术家冈瑟·弗格、摄影大师安德烈·古斯基、多媒体艺术家约翰·阿穆雷特、知名抽象画家海因茨·马克、全能艺术家吉米·达勒姆、雕塑绘画艺术家伊米·克诺贝尔等众多具有极重要行业影响力的艺术家。
Patrick Tresset

伦敦艺术家
艺术届的“机器人一哥”
本届“今日未来馆”参展艺术家
Tresset创作的装置作品使用计算系统,将艺术、表现力引入机器行为。他的艺术实践遵循两条主要路径,一方面在他呈现的戏剧装置中,通过作为演员的机器人唤起人性。他精心设计了驱动机器人的计算系统,使它们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具有艺术性、表现力。这些系统受到人类行为研究的影;另一方面,他使用机器人和计算系统来创作一系列的绘画和视频。
Tony Brown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预科学术总监
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尖端技术装置艺术家
他的艺术作品表现在当代艺术, 设计和建筑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在诸多国际性展览中展出,被众多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永久收藏。
近年来,他深度参与了中国艺术和设计领域的诸多项目,是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使者。
费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教授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
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教授、某集体交互媒体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
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空间的共同构建的混合空间。
他的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
论坛二
未来艺术的时代语境
学术主持 黄笃
主讲嘉宾 苏磊、Jonathan Harris、Christian Mio Loclair
圆桌讨论嘉宾 黄笃、苏磊、Jonathan Harris、
Christian Mio Loclair、冯梦波
黄笃

策展人,评论家,今日美术馆学术总监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撰写的众多当代艺术文章发表于各个国家的重要期刊。曾任CCAA奖,瑞信-今日艺术奖和日本尼桑艺术大奖等多个国际艺术奖项评委。
他策划过 “第二十六届圣保罗双年展中国馆”(2004年)、“形象的焦虑”(马德里,2012年)、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与莫斯克拉联合策展,2016-2018)等国内国际大展。
苏 磊

首届今日未来馆策展人
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巴黎圣德尼大学,巴黎拉维莱特国家高等建筑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现就读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2012-2016年,任教北京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的国际双硕士班。
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后资本主义文化景观和人机交互理论。发表《新自由主义之后》《走向开放世界的使徒-隋建国洛杉矶个展》《双飞,杰夫昆斯和后现代》等文章。
主要策划有首届今日未来馆《想像的未来》(2015),《低语者-夏航个展》(2016)
《中意双年展-米兰站》(2015)和《中意双年展-北京站》,北京大学“海外名师”论坛(TASC)。
Jonathon Harris

当代艺术史家 ,评论家
伯明翰城市大学全球艺术与设计专业学术教授。曾获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艺术史学士、中萨塞克斯理工大学博士。
至今担任英国《艺术月刊》、法国《艺术批评》、西班牙《全球化与当代艺术研究》等学术刊物编委会成员,英国学术研究委员会任人文研究战略评估小组成员等职务。曾受邀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曼彻斯特中国当代艺术中心、马德里国际当代艺术展等举办学术讲座。
Christian Mio Loclair

艺术工作室“二进制华尔兹”创意总监
媒体艺术家,编舞
本届“今日未来馆”参展艺术家
他擅长探索身体、运动和自然与数字美学之间的和谐与摩擦。
他运用前沿技术创作了一系列的交互装置、视听体验、视觉叙事和舞蹈表演,同时也持续性地关照人性的美学和戏剧感。他的作品发布平台跨越手机程序、数字投影和剧场舞台,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呈现。
冯梦波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第二届“今日未来馆”参展艺术家
冯梦波是中国最早关注和运用数字技术的艺术家之一。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互动艺术的创作。他连续两届受邀参展卡塞尔文献展,被视为中国媒体艺术的领军人物,尤其以运用电子游戏创作闻名于世。近几年来,他从早期的幻灯、电子、模拟和数字又回归到绘画、摄影、装置等媒介,并和巫娜、新裤子等音乐家合作进行电子音乐的现场表演。
分论坛三
未来就是现在—艺术科技化的反思
学术主持 邱志杰
主讲嘉宾 龙星如,Irini Papadimitriou,Jake Elwes
圆桌讨论嘉宾 邱志杰,龙星如,Irini Papadimitriou,Jake Elwes、吴珏辉
邱志杰

艺术家,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龙星如

策展人,写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
第二届“今日未来馆”参展艺术家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策展人
研究方向为普适运算与数据充斥的时代语境下,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
她于2014年与周姜杉成立艺术家组合C&I。作品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荷兰鹿特丹V2_不稳定媒体艺术机构、ISEA国际电子艺术研讨会等。
曾获法国巴黎Prix Cube新媒体艺术奖提名、香港ifva特别表扬奖 。并创立“ 屏幕间 ”。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并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 国年度艺术出版物提名;第一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英文入 围评论者;2018年获得现代Blue Prize策展人奖并于2019年 策划展览《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2019年联合策划上海UN Art Center开幕展《可善的陌生》。2019年担任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国际评委。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评论硕士,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士。
Irini Papadimitriou

策展人,制片人,文化创意总监
曼彻斯特创新实验室和艺术组织FutureEverything创意总监,曾任英国V&A博物馆数字部门总监,在V&A发起并策划了年度数字设计周和数字未来等项目;
同时,她还是沃特曼机构新媒体艺术发展部门的总负责人。在那里她策划多项展览项目,从批判的角度探索数字文化,以及科技在社会中的影响。
她最近的最重要展览“人工智能”于2018年9月至 12月在英国V&A博物馆展出。她是创客大会的联合创始人,创客大会是一个关于创客文化的重要聚会,探索关于创客的意义、政治、历史和未来。
Jake Elwes

伦敦艺术家
本届“今日未来馆”参展艺术家
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纯艺学士学位,并在芝加哥艺术学院交换一年。
他近期的项目聚焦于人工智能给文化和技术领域带来的改变。他曾入选 2017 年布隆伯格 “新当代” 项目。参展于2017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剑桥未来智能中心,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巴塞罗那“城市屏幕”项目,法兰克福艺术协会,印度新德里 Nature Morte画廊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媒体艺术中心(ZKM)。
吴珏辉

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UFO媒体实验室创始人
第二届“今日未来馆”联合策展人
作为中国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家之一,吴珏辉的创作轨迹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多元面貌,涉及交互、生物、信息科技等范畴,其作品常以装置、影像及剧场等形态呈现。
多年来,吴珏辉活跃于国内外新媒体艺术领域,与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EPFL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媒体设计实验室、Regenovo、nreal、neuracle等机构展开跨学科创作。并于2010年创立UFO媒体实验室,通过一系列艺术项目拓展新媒体艺术的边界。
论坛招募
报名请私信今日美术馆官方微博
并注明
“论坛场次+姓名+联系方式”
“艺术的未来与科技美学”国际主题论坛
收看论坛直播请关注:
一直播 今日美术馆官方账号
在艺 今日美术馆官方账号
艺术头条平台
展览信息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 DE JA VU
Future of Today · DE JA VU
- 展览时间-
- Date -
2019.08.19—2019.10.24
(8月19日不对公众开放)
- 展览地点 -
- Location -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今日美术馆一号馆4层
4th Floor of Building No.1, Today Art Museum
- 发起人 -
- Founder -
高鹏、王晖、隋建国
Alex Gao\ Wang Hui\ Sui Jianguo
- 策展人 -
- Curator -
龙星如
Iris Long
- 艺术家 -
- Artists -
Anna Ridler、Christian Mio Loclair、Fabio Lattanzi Antinori、郭城、Jake Elwes、Kyle McDonald、Lauren McCarthy、刘昕、Oscar Sharp and Ross Goodwin、Patrick Tresset、Philipp Schmitt、Theresa Reimann-Dubbers
- 主办机构 -
- Organizer -
今日美术馆
Today Art Museum
- 特别感谢 -
- Special Thanks -

- 论坛联合主办 - - Forum Co-organizer -

- 支持 -
- support -

- 展览门票 -
详情请关注今日美术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