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3日【对话被拒绝】后的反思
案例:今天中午在食堂碰到了B,对话被拒绝,心生不安。
【吾日三省吾身】当我被拒绝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受伤害。总是会怀疑自己被拒绝,对自己多加评判。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
破解1:两方互动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你是按照自己心意生活,按自己喜好去互动时,就不会觉着自己是付出的一方,委屈的一方,为了双方不尴尬而贡献自己的一方。以后可以多去考虑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喜好。做到自己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揽他人之责任。那样你痛快了,别人也痛快了。当你觉着不说话也很舒服,那就保持沉默就好。——勿妄自菲薄
破解2:事情发生时习惯性地否定了自己的能量,把自己仍弱化为童年的小姑娘。遇事害怕,被拒受伤说的就是我了。奔三的人了,再也不是以往那个买衣服都要有“大人”陪同的小姑娘,你可以有自己的力量的,你也可以对别人产生影响,你更可以影响到你自己的想法。
锻炼自己以现在成年的眼光去看待小时候的能力,或者以第三方视角去看待过去的能力,从中提取积极视角,积极心态,积极资源。慢慢去改变自己的认知视角。——破除固有消极观念,新视角打破困局
参考《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第二期,王建国的段子。“不要永远年轻,永远尿炕上”
破解3:互动关系中,总是把自己看低,把自己看扁,存在不平等的讨好关系。因此当被拒绝的时候,总是觉着自己价值感低,自己不好,对自己不满意。夸大对方的气场,同时就会弱化自己的气场,会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情境中的敏感性,加强自己受伤的感受。这点跟第一点很相似,但是在权利关系上要摆正。平等与尊重,不卑不亢,是一个需要好好修炼的本事。——不夸大对手
破解4:如何解离外在与自我,不过分卷入。自身原因、情境原因和对方个人原因这三方面,不可太倾向于遇事就纠自己错。这一点我也做的不够成功,未来可进一步实践与感悟。具体实施,可以参考ABC认知行为疗法的自我锻炼步骤,也许一点一点思维的锻炼,逐渐让你适应这样的思考倾向,会让自己从消极变得积极,最终有了大改变。——解离他人反馈与自我价值
这一点也可以参考脱口秀、幽默等悲剧的内核,锻炼自己用积极视角去看待“不幸”的能力。比如,每日练习3个事件。
破解5:多点自我关怀,少点期待和依赖。
……(未完待续)
生活是最好的艺术,不断体验,不断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