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惨痛的一天:十九年前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潜艇事故或许是个阴谋

亲爱的朋友:
十九年前的今天,世界上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核潜艇事故。那次事故,我至今记忆犹新,2000年8月12日23时,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时沉没,艇上118名官兵不幸罹难。记者会上,有人问俄罗斯总统普京,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怎么了?普京回答:它沉了!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苏联/俄罗斯海军94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中服役的第12艘,艇名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的决定苏德战争胜负的大规模装甲战役之一的城市库尔斯克命名。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属于949A型艇,是苏联/俄罗斯第四代巡航导弹核潜艇,是单艇火力强大的海军武器装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俄罗斯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是俄罗斯海军反航空母舰的核心力量。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1992年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工,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月正式列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时发生爆炸并沉没,艇上107名乘员、11名舰队级的高级将领和助手共计118人全部遇难。
事故发生
2000年8月10日,库尔斯克号开始参加苏联解体后自服役6年来最大的军事训练,俄罗斯整个北方舰队编队出海,以冷战以来前所未有的方式检验装备和武器。英、美间谍潜艇受命潜入这一海域,旨在掌握这一非同寻常的军事演习的情况。库艇在演习中的任务是搜寻并歼灭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它发射了一枚3M-45花岗岩反舰导弹教练弹,发射一切正常。
2000年8月12日当地时间11:28(协调世界时07:28),库尔斯克号进行了鱼雷攻击演习,对彼得大帝号发射了一枚操雷,这次发射导致了惨剧发生。为了进行鱼雷攻击,艇长利亚钦上校将潜艇上浮到潜望深度,除潜望镜和天线之外,还升起了电子侦察设备对假想敌进行电子侦察。
当时舰艇编队约在距库艇30海里的海域,舰队严阵以待,可是鱼雷始终没有发射出去。接近中午时分库艇爆炸,随后潜艇沉入北方舰队驻地摩尔曼斯克西北157千米、巴伦支海108米深的海底,沉没点离谢维尔摩尔斯克约135千米,地理位置是北纬69°40',东经37°35'。
与此同时8月12日上午11时28分27秒,挪威地震研究所记录到在巴伦支海有两次大爆炸,地震仪测量到里氏规模2.2的震动。按规定,23点30分库艇应该浮起发报,但到了规定时间,库艇未与外界联系,北方舰队指挥部判断该艇情况不妙,搜寻和救援工作正式开始。彼得大帝号巡洋舰用声呐以极快的速度全方位搜索这片海域,救援可能的生还者。
2000年8月13日4点30分,发现了沉入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搜索的军舰用一个浮标标示了遇难潜艇的位置。如果艇上还有人活着,幸存者在接近冰点的温度和有限的氧气中也只能生存几天。俄有关舰只抵达事故区后,向俄总统报告了事故情况和救援展开情况。

救援过程
2000年8月14日,俄罗斯电视台首次报道库艇在巴伦支海沉没,随后,挪威和英国的大使馆武官正式提出了协助援救的建议,俄罗斯派出安-124大型运输机将英国的LR5救生艇空运到挪威的特隆赫姆港。由于LR5救生艇必须与保障船只配套使用,救援工作暂时停顿。直到8月17日清晨,带着LR5救生艇并载有救援人员和英国海军代表的保障船离开特隆赫姆港口,驶往失事海域。
2000年8月20日,库艇沉没8天之后,俄罗斯海军依然一筹莫展,最后同意挪威潜水员潜下灾难现场,潜水员敲击艇体没有回音,机器人打开了潜艇后升降口,只有大股的气团喷出并翻滚着冲向海面,118人全部遇难。由于挪威军方与救援公司签署的只是救援合同,当确认全体成员死亡后,救援工作也就宣告结束。俄海军曾与该公司商谈艇员尸体打捞,但被打捞公司拒绝。很显然,剧烈的爆炸会使遇难艇员的尸体十分狰狞、恐怖。事实上,至少在西方进行类似打捞时,都要为潜水员配备心理医生,每名医生专门负责一名潜水员。同时,为避免潜水员受到强烈刺激而精神崩溃,他们还会建议潜水员不要去看遇难者的尸体,更不要去看死者面部,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美国也曾提出提供DSRV救生艇,德国和荷兰方面也正式提出协助救援,许多国家和非官方机构曾经提出帮助,但均被俄罗斯拒绝了。之所以拒绝,可能是俄罗斯出于保护军事机密的原因。

潜艇打捞
2001年9月,俄罗斯出资5亿卢布,从9月份开始与荷兰一家公司联合打捞库尔斯克号,潜艇将被锯成两端,荷兰公司负责打捞后段,俄罗斯负责打捞含有机密武器的前段。为打捞库尔斯克号,俄罗斯改装了“巨人”4号驳船,特意在甲板上加装了26部提升机,在船底加装了只能容纳潜艇指挥台围壳的固定槽,而浮船坞也是为迎接库尔斯克号专门建造的,长100米,宽15米。
2001年10月8日,“巨人”4号驳船先用26根钢缆固定在库尔斯克号艇体上,艇身被吊起后,随“巨人”4号一起拖曳运走,至摩尔曼斯克的罗斯利亚科沃船坞,此次打捞行动拨出了1.3亿美元的专款,比整个北方舰队的年度预算还要多。
2001年10月23日,库尔斯克号在船坞里浮出水面,逝世118人中的115人的遗体被发现,被葬在俄罗斯。
2001年10月29日,俄政府调查委员会首次公开沉没的原因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所携带的一种口径为650毫米的鱼雷发生了爆炸,引爆了鱼雷舱其它鱼雷,结果炸沉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沉没原因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灾难发生后,俄罗斯官方立即展开了秘密调查,库艇失事原因曾众说纷纭,从潜艇相撞、被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误击、鱼雷爆炸、触水雷、触礁、遭人破坏到耸人听闻的水下交战,种种传闻不一而足。库尔斯克号失事猜想总共有十几种,几乎穷尽了人类的想象力。
事后,根据对挪威科学家监测到的巴伦支海两次爆炸形成的地震波进行分析发现,前后两次地震波的波形惊人地一致,这一证据证明,第一次爆炸并未炸破潜艇的固壳,但它引发了一场无法控制的大火,正是这场大火引爆了其它的鱼雷,不沉的潜艇也难以承受如此剧烈的爆炸。

潜艇相撞
俄罗斯海军曾提出库尔斯克号曾和外国潜艇发生相撞,事发当日的巴伦支海上并非只有北方舰队,至少还有2艘北约潜艇在监视俄罗斯的演习,1967年以来,俄罗斯海军已有25起潜艇相撞事故记录在案。甚至连英国海军都认为库尔斯克号是因碰撞而沉没的,但没有确切的证据。
俄罗斯海军还公开过一张美国潜艇孟斐斯号的卫星照片,它正停在挪威的军港内,拍摄时间是库尔斯克号沉没后7天。俄罗斯认为,照片足以证明这艘美国潜艇曾经受创。而美方则断然否认孟斐斯号曾发生过碰撞事故。
俄罗斯海军举行记者会,在公布的图像资料中,库尔斯克号侧面似乎有一道巨大的切口,坚称这就是碰撞的证据,罪魁祸首不是孟斐斯号就是其他潜艇,也许是英国潜艇。后来挪威的一家地震研究机构宣布,库尔斯克号失踪时,它们曾探测到巴伦支海发生过一次异常震动。
军火爆炸
库尔斯克号爆炸的震波资料交给了地震专家戴维·鲍尔斯,鲍尔斯将震波图和其他地震信号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不符合海底地震或潜艇相撞的模式,但完全符合已知的水下爆炸模式。
鲍尔斯认为,发生在库尔斯克号的爆炸有两次,它们的信号非常类似,第一次信号只有第二次爆炸的百分之一,相当于50公斤TNT炸药。鲍尔斯确定,两次异常震动都是水下爆炸造成的,5到7枚鱼雷同时爆炸显然是第二次爆炸的原因。这场灾难的影响不断扩大,最终时任总统普京批准了打捞计划,从海底捞起库尔斯克号。

原因分析
库尔斯克号在沉没14个月后,被送到科拉半岛的一个秘密军港,鉴定专家开始研究这个巨大的残骸,很快发现,巡航导弹都没有受损,于是开始调查潜艇上的鱼雷。虽然鱼雷舱仍在海底,在分析过残骸各处的损坏情况后,发现曾有5到7枚鱼雷同时发生爆炸,这相当于4.5吨TNT炸药爆炸,和地震测量资料一致。而残骸的前部已经被烧毁,内部就像鼓风炉一样热,达到了摄氏2000度,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大火在鱼雷爆炸前就已经开始了,可能引发大火的原因是第一次小规模的爆炸,找出最初爆炸的原因,是调查的最关键问题。
之后在沉没区域主残骸后方50米处,发现了一块第四鱼雷舱口附近部位的艇身碎片,它位于其他碎片后方,说明它是最先被炸离潜艇的碎片,它原本在潜艇上的位置就是发生爆炸的地方,这证明最先爆炸的是四号发射管的鱼雷,剩下的问题是,鱼雷的哪个部分爆炸了。最可能的爆炸源就是鱼雷的弹头,库尔斯克号当时正要发射的是一枚练习鱼雷,并没有弹头,爆炸一定是由鱼雷的其他部分造成的。
库尔斯克号使用的65型鱼雷以煤油为动力,在没有空气的水中,是靠高浓度过氧化氢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在理论上这种推进系统非常安全和有效,但过氧化氢有一些不良特性,某些金属或锈迹接触过氧化氢时就会变成触媒,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和蒸汽,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体积在瞬间增加5千倍,对鱼雷来说,这种力量是致命的。但所有过氧化氢鱼雷都有安全装置,避免鱼雷内的压力增加到危险的程度。
通过对库尔斯克号鱼雷和发射管的爆炸碎片研究发现,上面有扭曲和被高热破坏的痕迹,鱼雷从中央爆炸时也会有相同的破坏痕迹,爆炸点就在一处关键的焊缝,显然是不良焊接导致了过氧化氢从练习鱼雷中外泄造成了首次爆炸,经过计算鱼雷推进系统的爆炸能量,结果约为50到100公斤TNT炸药的威力,和第一次爆炸的地震描记线大致吻合。
沉没结论
库尔斯克号事故原因调查委员最终的调查结论是: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所携带的650毫米以过氧化氢为燃料、被称为“胖姑娘”的鱼雷发生了爆炸,引爆了鱼雷舱其它鱼雷,最终炸沉了库尔斯克号。
设计上先天不足、保养不善的65型鱼雷是此次惨祸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已经被广泛认可与接受,但这个结论随即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事件。
这种鱼雷是独联体的吉尔吉斯斯坦制造的,吉鱼雷生产厂商立即向俄罗斯有关媒体和吉外交部提出抗议,声明该厂制造的鱼雷“没有爆炸”,他们认为鱼雷的质量是绝对可靠的。库艇失事后,吉政府收到了该公司的信件,也对有关材料进行了研究,吉方注意到,俄罗斯政府的结论并没有指出是鱼雷生产质量问题,俄媒体也没有对该公司的名誉进行诋毁。
65型鱼雷尽管故障率高、构造复杂、造价非常昂贵并且使用危险,但由于射程上有明显的优势,才没从装备中淘汰。在鱼雷装艇前,曾发现有氢气渗漏问题,按条令规定不该接收,但由于不是战斗出航,而是演习任务,出海时间也不长,只不过是到靶区打靶,鱼雷发射出去就没事了,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鱼雷是不会发生任何问题的。
在库艇失事后,利亚钦艇长的父亲彼得.利亚钦十分肯定地认为“是美国人击毁了潜艇!因为我儿子在远航中成功地绕过了他们布下的所有陷阱,他们恨我儿子!”
库尔斯克号的鱼雷爆炸后本来可以把危害阻止在艏部,但是一部气浪通过穿过前四个隔舱的40厘米轻合金空调管道影响到了第三区段甚至是第四区段,指挥舱里的人也因此受到冲击,来不及按动警报装置,从而没能采取立即上浮等措施是重要原因,另外自动求救浮标也失灵没有释放,虽然俄罗斯曾请求英国和挪威这两个北约国家来帮忙营救库尔斯克号,但艇内所有水手和军官仍全部死亡,后来的研究发现艇内大多数人死于爆炸后数分钟内,但一些人在船尾还幸存了三天左右。

祭奠仪式
2001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沉没一周年忌日,俄罗斯海军在潜艇沉没地点巴伦支海举行了沉痛的祭奠活动,同时,这也标志着俄官方承诺的潜艇打捞工程全面展开。
2015年8月12日上午11:00舰队全员集合,11:30举行一分钟的默哀仪式,鸣笛致哀。政府官员阿列克谢出席了此次哀悼活动,他说:“所有的市民在这一天都会沉痛哀悼库尔斯克号的沉没,我们都明白这一天在俄罗斯历史上是多么的惨痛。”
在俄罗斯西部城市库尔斯克也举行了哀悼活动。遇难海军中有7名来自库尔斯克,打捞出的库尔斯克海员遗体被安葬在了家乡。当地时间早上10点,当地政府官员、社会活动家、军人、学生和当地居民聚集在墓前沉痛哀悼,进献花环。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居住着最多的库尔斯克号遇难海军的亲属,海军舰队的领导、老战士及居民在当地教堂举行了追悼活动,祭奠沉睡在海下的英灵。一名潜水员在接收采访时表示:“巴伦支海的悲剧动摇了整个俄罗斯,使所有人内心震动,从那以后,8月12日对于海军、对于俄罗斯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悲痛的日子。”
美国阴谋
不过,当时也有文章指出,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是一个阴谋:其实是美国人干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力量急剧萎缩,在核武器方面俄罗斯是有实力与美国对抗的,但是在常规武器方面特别是海军装备与美国海军差了一大截,为了对付强大的美国海军,俄罗斯放弃发展航母、驱逐舰等装备,集中力量发展自己优势最明显而且威慑力最强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是俄罗斯的奥斯卡级潜艇中的最后一艘。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被誉为火力最强的战术核潜艇,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海军的中流砥柱,俄罗斯自从1994年开始,总共建造了14艘这样的核潜艇,专门对付美国的航母编队,因为拥有良好的作战性能,俄罗斯海军自信的把库尔斯克级核潜艇称为“航母的终结者”,而且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内壳与外壳非常深厚和坚硬,所以俄罗斯海军认为它是不可能被击沉的。
但是就是这样被人认为“不可沉没”的核潜艇,却在军事演习时遭到意外爆炸而沉没,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潜艇事故。事故发生之后,俄罗斯离开进行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俄罗斯向外界公布核潜艇爆炸原因是鱼雷意外爆炸导致沉没的,但是这个说法让很多人都心生怀疑,因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海军最现代化的核潜艇,怎么可能出现鱼雷意外爆炸这种低级事故呢?其中肯定有不为人知的阴谋。
就在大家对这次事故争议不断的时候,法国一家电视台通过一部纪录片曝光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的最终真相:它是被美国潜艇击沉的。
当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演习时,有靠近北约,所以美国派出两艘核潜艇进行监视,分别是孟菲斯号核潜艇和托列多号核潜艇,这两艘核潜艇就潜伏在库尔斯克号核潜艇附近,就在这时,库尔斯克号出现计算失误不幸撞向了美军的孟菲斯号,而托列多号认为库尔斯克号对孟菲斯号发起了攻击,随机发射一枚鱼雷把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给击沉了。

当时俄罗斯知道库尔斯克号是被美军潜艇击沉的,为了报复美军潜艇,俄罗斯派出两支强大的舰队准备炸沉那两艘核潜艇,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刻,美国总统克林顿秘密联系普京表示歉意,并且还抛出了一个让普京难以拒绝的条件:如果普京放弃报复,那么美国可以免除俄罗斯的100亿美元的债务。

100亿美元对于当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俄罗斯来说可是一笔巨款,这个买卖不吃亏。为了这100亿美元,普京放弃了复仇,而美国也一直保持沉默,后来,为了给遇难者家属和国人一个交代,俄罗斯解释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因为鱼雷意外爆炸而沉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