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这件小事Ⅰ
2019年大半年年过去了。生活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几个月来的关注重点也从子华到贸易战、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再到公司结构、人事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婚姻生活。
我们偶尔也会争吵,也会冷战,但是时间都没有超过1天,有时候会觉得他脾气很坏,有时候会觉得有他在真好。
黄生炒的河粉很好吃,我是今年才发现的。他不喜欢用牛肉炒,但炒出来的颜色也很好看,他对于炒粉的要求很高,我想是源自他从小到大在湛江吃太多的缘故。
对于节日的应付,我们两个意见倒是很一致的,不会刻意强求。汤圆、粽子、月饼等,我们几乎没有买过,都是有就吃一点,没有就算。
今年特殊,大桃给了我一桶芝麻粉,她自己搅碎的,又给了一包糯米粉,为了方便我做芝麻糊。在今年元宵节的时候,突发奇想,就用来做了汤圆,手工做了几个,连续做了3个晚上,最后一次,因为觉得芝麻不够香,我还炒了一下,好吃是好吃了,但是吃完就严重上火,最后还发烧感冒了。于是乎,那剩下的半桶芝麻就这样一直躺在冰箱上。
清明节的时候,我没有回湛江,黄生一个人提前开车回去,他一直在说烧猪很好吃,家里的菜也很好吃,我知道,他在怂恿我回去。他在回来之际,我亲手弄了南瓜饼欢迎他,特意上网查了食谱,一样样地按照步骤来,可是结果却不好。黄生不爱吃,我也不爱,哈哈哈哈哈哈哈。后来的后来,我就没有再做了。因为我一直记得,我哥弄的南瓜饼,超级好吃。
今年端午节,我和黄生一起去大桃家过,因为去了好几次,黄生全程不用导航,我觉得好厉害,大桃一直说阿姨给我们弄了粽子,让我们过去尝尝,结果去到那里,吃的东西太多,没来得及品尝,也忘了带回一些,结果今年就没有吃上粽子。但我一直觉得,但是现在的粽子已经被过度包装,一点都不好吃。也可能是,因为我记忆里,妈妈的胃一直不好,粽子里的糯米太难消化,每次吃完,她都胃痛。我便一直有种偏见,也不爱吃粽子,但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一直觉得,所谓的心灵相通都是骗人的,不过熟能生巧罢了。我们会想到同一件事情上,不过是因为经常发生、出现,我们已经摸出某些规律。曾经有一次,下班前我打电话给黄生说,今晚我想喝玉米萝卜排骨汤,但黄生说,他已经买菜了,当时心里想,噢,那就算了。然后我反问了一句,那今晚吃什么呢?他说,已经买了玉米萝卜排骨。我心里顿时觉得暖暖的,当然是因为今晚能喝汤啦。事后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能想到一样的菜去了?真的是因为心灵相通吗?我想不是的,因为我们几乎每周都会喝这个汤,这周刚好还没吃到这个菜。所以同时想到这个,是凑巧也是运气,更重要的是,我们确实很熟悉彼此。他能记得一些规律和细节,已经很好了,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菜单。
事实上,我不知道真正的爱情长什么样。也不曾想真正认识。在朦胧中探索,赋予了未知生活一种神秘的感觉。而且,我们生活的延长线也被过去的烙印指引着未来的方向,我们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惯会衍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而这个模式也将影响未来不可知的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