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纪游(8)-应县、云冈
第九日(2.14)
前夜已经住在应县,晚上到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远望木塔了。早晨起来发现又下雪了,北方的雪像盐一样,一扫就落,不过路上肯定不好走了。
应县木塔不必多说了,现存唯一一座木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 。塔共五层,算上平座层有九层。附一张剖面图,图源见水印。

中国的木塔与日本的塔不同,日本的塔大多数是单层建筑,实际上不可登临。原因就在于没有平座层。行是法隆寺五重塔的立面剖面,可以对比一下。








佛宫寺木塔上几层已经出现倾斜,一方面时间久,也快1000年了,另一方面民国时期试图把一层土墙去除,作为透空的玲珑塔,但反而加剧了结构问题。因此现在只开放一层。如今木塔的修缮方案也讨论了好多年了,几乎是历建专业内最大的一个问题,但至今没有非常完美的解决方案。现有的方案包括落架大修(木材去除荷载后变形恢复,可能会拼不回去)、把上几层吊起后一层纠偏再落回上几层(万一上几层散了怎么办)、在内部加金属斜向支撑(荷载并不是完全不变的,加较为精确的支撑是不持久的)、在内部另做钢结构(影响观感)。其实也没人真的敢做这个项目,毕竟哪个方案都没把握,这又是唯一一座木塔,搞坏了就是千古罪人了。
推荐一下路书关于应县木塔的音频节目:Episode 29: 世界建筑奇观——应县木塔。
佛宫寺东北边还有一座净土寺。梁思成考察时还有一整片的寺院,现在几乎只剩下大雄宝殿。去的时候大雄宝殿并不开门,配殿里有看寺的人,暗示我们给点香火钱,就开门让我们进去参观。
净土寺创建于金天会二年(1124年)。大雄宝殿为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殿内天宫楼阁藻井精美异常。另有金代石狮,梁思成考察时置于山门外,称 “披头散发” ,现在保(堆)存(放)在大雄宝殿内。





应县因为木塔的旅游开发,现在兴建了不少仿古建筑,其实反而影响了木塔自身的表达,不伦不类。
离开应县,高速封了,慢慢往大同前进。

午饭后到云冈,雪中云冈别有风味,反而压了压仿古建筑的新。云冈仿古的建筑做的还可以,多用人字栱等作装饰,估计取自云冈雕刻。
云冈也不多做介绍了,一方面才疏学浅,另一方面可以讲的实在太多了,推荐一些材料吧。一是《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3、4期合本》中的《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二是路书的节目Episode 19: 云冈石窟;三是梁思成所著《佛像的历史》。









云冈博物馆也值得一看。下图即是馆藏,婀娜多姿。

这一篇就到这里啦,还差最后一篇大同,本系列就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