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啃老啃年轻人,正在让你的青春沦为乞讨
丧文化是指现在一些年轻人,因为生活,工作,感情的诸多不顺,在生活中或者网络上表达自己的郁郁寡欢和沮丧进而形成的一种文化趣事。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现象在现在这个社会并不奇怪,因为义起哥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因为挫败进而逃避现实,抱怨生活,抱怨社会,整个人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这就是丧文化吧,让啃老族觉得自己啃的理所应当,丧文化让很多年轻人也被负面情绪困扰,最具代名词的应该是“葛优躺”,丧文化是一种沦陷和逃避。 丧是一种常态,义起哥觉得大概不仅仅是年轻人,现在这个社会物欲横流,买车买房结婚是标配,腰缠万贯实现财务自由是很多人的目标,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活着本身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何况我们还想要精致快乐高尚的活着,这也就是一件费心劳力的事情,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也是被压垮的一代,所以丧文化的产生也是有其根源。 丧文化正在让很多的年轻人青春沦为乞讨,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工资根本买不起房,不敢恋爱不敢结婚,在该承担家庭责任的年龄确是担负不起这份责任,如果在一个大城市,看着一些比你有能力,家庭环境更好的,自身的焦虑感会越来越严重,越是这样内心的打击就越大,沮丧的心越发严重,丧文化让很多年轻人的青春不堪负重,加剧了丧文化的蔓延,最终就自暴自弃,觉得日子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 前段时间一个比较火的新闻“儿子留学归来后,在家啃老十多年,父亲一怒之下砸了他的家”,是这个儿子真的愿意当啃老族吗?还是他也是丧文化的侵蚀着,追其根源,问题还是出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从小把儿子当个宝,千宠万宠,最后养成一个啃老族,不仅没得到儿子的孝顺,还让自己的儿子一步一步沦丧。 被丧文化侵蚀的年轻人,有的是因为自己家庭环境和自身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最后坠落,有的是因为家庭教育导致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最后一切的烦恼都回报给了父母,父母苦不堪言又能如何? 丧文化为什么会在当今社会大行其道呢?丧,其实也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找不到方向,看不到生活的意义,甚至都不清楚自己是谁?这种迷茫焦虑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他的书《自我的根源》里面提到: “现代人的最典型的道德困境是意义感的丧失,或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缺少方向感,没有确定性。” 或许这句话就可以很好的诠释丧文化吧。 在几十年前,年轻人也不会这么丧的,因为搭在这座围墙的上面,有一把梯子——叫做高考,通过它,很多年轻人可以爬上梯子,翻越围墙;可是现在呢?我们努力的爬啊爬,爬上梯子我们才发现,我们只能爬一半,就会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爬完翻出去。 现实就是这么无情,所以必须坦然接受,而不是逃避,你走不了捷径,也不用放弃,除了捷径还有铺满荆棘的小路,你怕不怕,怕的话就回家睡觉,活活的把自己变成一个废物了,你不怕的话就去走吧,或许走完你满身伤痕,但是这个过程会让你看到努力的希望,也会让你重新认识自己。 人终究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希望等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大部分的幸福感都来自于认同,现在科技社会,年轻人都很聪明,会玩电脑,玩手机,上网,每天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殊不知离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远。 玩物丧志不可取?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不丧的理由?是走出去,做起来,找希望,摆脱丧文化侵蚀,需要你强大的内心和周围环境的牵引,义起哥最后说一句,愿世界安好,愿丧文化侵蚀者早日摆脱这个梦魇。 文/义起哥原创 转载注明

-
Cand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2 17: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