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民国粉”,普通人身在民国是种不幸
很多人觉得民国时候文化开放、对新思想接纳,吊念那个事情的各种好,过去我也有点介样。最近集中了解奉系军阀的故事,才知道那个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各军阀为了自己私利牺牲别人生命抢地盘。
民国抽大烟的人比晚清都多,原因之一就是各个军阀为了打仗筹军饷,鼓励种鸦片,鸦片多了,价格降了下来,也随之平民化。整个社会缺乏秩序,甚至几个大军官陆建章、徐树铮、张宗昌也都被人暗中枪杀。
唯一的好处就是文化人待遇不错,整个社会因为中央缺乏控制力,出现了难得的大讨论氛围,对舆论的管制相对宽度,很多人说我们今天很多探讨的话题,五四时候都探讨过,甚至当时一些人对民主共和、联邦制的理解不输今人。
我以前一直觉得冲民国文化宽松,沉淀的文化作品多这点,民国还是不错的。前几天问王老师觉得民国好么,他说也只是对于几个文化人来说,民国算好。但对于普通老百姓,生在那样一个战乱、缺乏秩序,各地军阀、土匪遍布的年代,是种不幸。
看这些民国军阀的故事,想到年初看的《政治学通识》里说,中央集权式专制政府并非一无是处,起码能给一个社会带来秩序,而秩序是经济、工商业发展的前提。但若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民间的控制力下降,或是政权遇到了挑战,各地群雄而起,虽然舆论管制会宽松,但社会也走向失序,经济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以前很鄙视“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种说法,现在却觉得也不无道理……
来自 豆瓣App
© 本文版权归 蓉儿19880614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25 15: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