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三道菜
我们家是爸爸掌勺,他的厨艺在我们村大概是数一数二的吧,反正在下去别人家吃饭没有吃到超过他做的味道的,有一回他跟在下讲,“我在我们学校做了一道红烧黄鳝,那些人吃了,用了四个字形容,‘回味无穷’!”在下最佩服的是他的厨艺毫无师承,完全是自学成才,据他讲,是因为上教师培训班的时候老是跟同寝室一个同学搭伙自己做饭这样慢慢磨练出来的,这简直是太厉害了,作为一个吃货,拥有一身骄人的厨艺是在下梦寐以求的追求啊!每次在下问他怎样才能像他这样无师自通,他总是说,首先要喜欢吃,很好,这点在下完全具备,第二条,吃到好吃的要去琢磨,怎样弄才有他这个味道,慢慢的就有了。在下有时候也琢磨,但这个“慢慢的就有了”简直是个玄学,就从来没有过,迄今为止在下做的最好吃的只有面条和蛋炒饭,真是令人沮丧。由于近十多年在下一直在外很少回家,吃爸爸做的饭的次数少的可怜,以至于他做的拿手好菜在下几乎只能从记忆中追寻了,下面就介绍一下在下记忆中最深刻的三道菜,它们确实当得起“回味无穷”这四字真言啊。 第一道,红烧狗肉,这里可能会引起某些爱狗人士的反感,但在下真的想对那些不吃狗肉的朋友说一声“年轻人啊,你不知道你们错过了什么”,何况,借用家祖母大人的一句话,“畜生就是一盘菜!”(说实话,这句话从一个七八十岁的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妇口中说出来,着实把在下给震到了,言简意赅,言简意赅啊),说来奇怪,爸爸做这道菜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手法或者独门秘计之类,当然也可能是在下无法领会,总之,他搞出来的这盘狗肉是汤汁浓郁,肉质软糯,入口有独特的醇味,就是这个独特的醇味,难以形容,反正在下每次一回想就口水直流。这道菜的灵魂不在狗肉(当然本身肉质很重要),而在爸爸用的橘子皮上,这是他的绝技,别人模仿不来,在下偶尔在别人家也吃过几回狗肉,他们也放橘子皮,但口味有天壤之别,真是可惜了食材啊。橘子皮用来提香提醇,只要一点点,就让这道菜上升了一个档次,成为在下记忆中无法磨灭的味道。唯一的遗憾是一年之中只有过年的时候可以吃到爸爸做的狗肉,平时绝少为之。 第二道,红烧牛排。这个菜在下10多年没有吃到了,记忆停留在读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爸爸本身特别喜欢吃牛肉牛杂,用他的话讲是“可以当饭吃,只吃的饱,绝吃不够”,在下遗传了这一点,特别是他自己做的牛肉,在下也是百吃不厌。本来在下对于排骨之类并不十分喜欢,因为肉少嘛,哈哈。但是这道红烧牛排刷新了在下的认知。也不知道他是用了什么妙法,将一盘骨多肉少的牛排烹调的好吃到人神共愤,令人伤感。检验这道菜的唯一标准就是入不入味,爸爸的这道牛排简直是全身心入味,牛肉的软烂醇美就不用讲了,连排骨本身也是香入神髓,我们小孩子对这个没有一点抵抗力,抓着这个一顿乱啃,直啃到这个排骨再无余味才罢休,而且这个菜特别下饭,一点点汤汁就能配一大碗饭,我们一般是直接把饭倒进盘子里,最后是舔得干干净净,连葱蒜之类配料都颗粒归仓,实在太厉害了。可惜的是不知道何故,这道菜已经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做了,至少在下上大学后就再也没有吃过,一叹。 第三道,苦瓜肉片汤,这道菜没有前两道菜那么令人神往,但是他伴随着一段特别的时光,说来也奇怪,这道菜总是在农忙双抢的时候吃,说是可以解暑,爸爸每次做都会说,“夏天要吃三瓜汤啊”,三瓜者,冬瓜、丝瓜、苦瓜是也,我们家一般是做苦瓜肉片汤。上午农事归来,爸爸直奔厨房,把肉切好,把苦瓜用盐渍一下,去除苦味,烧开水,放肉,放苦瓜,放调料,有时候加一两个鸡蛋,出锅,就这么简单,汤色清润透亮,入口醇美甘甜,肉片因为提前用红薯提炼出的类似淀粉一样的东西处理过,过汤之后脆嫩滑爽,苦瓜毫无苦涩,只有一种家常蔬菜的清甜口感,这一碗下去,最是舒乏提神,半天的劳累全无,全身都恢复了元气,用来泡饭也绝对是一流的。这碗甘甜醇美的苦瓜肉片汤,是对这一夏紧张农忙后身躯疲惫最好的慰藉,有了这碗苦瓜肉片汤,人生这盘棋局,可能还有三分赢面。也不知道何故,这道菜爸爸也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做过。。。。。 在下现在每次回家,必有的两道菜,一个是辣椒炒肉,一个是红烧鲫鱼,这两个菜当然也很好(江西的辣椒炒肉和湖南的辣椒炒肉不同,江西的辣椒炒肉关键在于调料和收汁,湖南辣椒炒肉灵魂全在于辣椒上,此处暂且不表),但比起以上三道菜,总难让人想起往日情味,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