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考记星高中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下)午好!
我是高中生物组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教版中学的一篇精读课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说课。
一、教材分析
经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 中第二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它与动物的激素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的完成着生命的使命。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神经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神经调节,尤其是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 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知识还可与多个有关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动物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的稳态”等联系紧密。学好本节知 识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①结合初中的知识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
②经过学习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
b、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以发散、求新为主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c、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着“课程为本 、 追求实效 、实践创新 ”的思想,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讨论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
学习方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学 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这部分需5 分钟)
a. 处理 :本节课通过 “某位同学被先后两次扎针”,引出“神经调节”一节,(组织学生观看并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两次都会缩手呢?)
b.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入课题,可以很快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了解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在一上课就进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并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
2、新课教学(这部分需 20 分钟) 本节课我准备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①复习反射和反射弧有关知识;②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③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1) 第一层次:反射、反射弧
a. 原因: 由于考虑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关于神经调节的部分知识,所以在此主要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
b. 处理 :在新课开始时首先设疑,接连抛出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它由几部分组成?” “怎样来解释刚才某位同学被先后两次扎针后的反应?”等一系列的问题。
(组织学生回忆、思考,并展开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2) 第二层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a. 原因 :在学习这一层次的知识之前,需要学生先了解神经纤维的概念。考虑到学生对神经纤维这个概念可能已经模糊,所以在 本部分内容学习前,先安排复习神经元的结构,了解神经纤维的概念。
b. 处理 :提出“ 1、神经纤维在未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如何 ?”
“ 2、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内外电位如何变化?”
“3、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等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文) 因为兴奋的传导对于学生是全新的知识,比较陌生。在此,安排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先阅读课文中相关的知识,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从心理上产生较强的可接受性,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3)第三层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 过渡 ]
a. 处理 :在这一层次开始前,首先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一个疑问“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的呢?”
(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
b. 优点: 从而使“兴奋在实际功能纤维上的传导”自然、流畅的过渡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 问题 的能力,引起学生探究下一个问题的欲望。
[ 正文 ]
a. 处理: 在学生充满疑惑的情况下,将知识转换成问题抛出:
“ 1、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的?它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2、兴奋是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问题的引导下,组织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观察图形,通过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b. 原因: 为了形象的展现出突触的结构,在此利用多媒体的放大功能,突现出突触,了解其结构。同时为了克服兴奋在此传递过 程中的抽象性,再利用课件动画展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进一步理解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过程。进而突出兴奋传导的单方向性。
最后,再通过小练习,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
3、总结 ( 这部分要 5 分钟 )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归纳和小结。利用简炼、清晰的语言,再一次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巩固练习 ( 这部分要 10 分钟 )
用大屏幕投影把题目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然后回答。
这部分安排10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
六、讲板书设计更多内容微信关注考记星公众号获取(略)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听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