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件禁止出境文物观展指南
为确保珍贵文物的安全保存,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三批共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单(全名单戳—>195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目录),博古君根据自己的看展经验以及网友的分享,与相关收藏单位确认后,整理了本份观展指南。数据截止2019年8月1日,本文仅供参考,如有纰漏,敬请指正,博古君将及时更新。
1概述
以收藏单位来排序,故宫博物院当仁不让夺得头筹,藏有最多的禁出文物,共有40件(莲鹤方壶故宫豫博各一件),其中大部分为极其珍贵脆弱的书画和瓷器(书画不设常展,很难见到,故宫新陶瓷馆开了可见陶瓷)。其次是国家博物馆的23件,大部分为青铜器(除了李静训墓的两个玻璃瓶罐,均在展可见)。排名第三的则是湖南省博物馆的11件(除了帛书《周易》均在展可见),陕西历史博物馆10件(均在展可见)排在第四,接下来是湖北省博物馆9件(除云梦睡虎地秦简,均在展可见),上海博物馆7件(大克鼎为常展可见,其他看运气)。这六家博物馆刚好藏有100件,占总数的一半有多。

从地域分布来看,作为行政文化中心的首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北京的收藏单位藏有最多的禁止出境文物,其中故宫和国博两个大户占掉大部分,共有68件。其次是文物大省陕西,包括陕历博在内的7家单位共藏有23件禁出文物。再者是湖南省,共有12件,马王堆汉墓是其最重要的贡献者,这一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一共有8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令人感觉诧异的是河南省只藏有4件禁出文物,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坊间流传一句话"防火防盗防国博",河南为国博贡献的国宝不在少数。

除了以上,地处广东的南越王博物馆有2件,西藏博物馆有一件,平平无奇的贵州博物馆也有一件。
除了港澳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中国大陆仅有黑龙江、内蒙古、福建、广西、重庆、海南六个省市自治区没有文物入围195。除了内蒙古博物院和三峡博物馆,其他几个省级博物馆确实可以称得上最差的几个。
从器物类型来看,禁出文物中青铜器数量最多(包括青铜制构件),粗略统计约有40多件,可谓吉金铸国史;其次是陶瓷(包括古陶)和书画,各有37件;再次是玉器,这三类都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元素。西北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的禁出文物多为丝绸之路上的典型代表,见证了古代中西文方化的交流。


书画是极其脆弱的文物,书画作品每打开一次都是对她的伤害,号称展一次休三年,所以一旦碰到有禁出文物的书画展,千万不要错过难得的刷宝机会(书画大户是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

从陈展情况来看,目前统计的不公开展出的为26件,不设常展(按时间段换展、特展)的为41件,其他的文物,如没有特殊情况均为常展可见。

从文物年代来看,夏商周三代共有50件禁出文物,主要为青铜器。断代为唐的文物共有32件,种类比较丰富,包含书画、陶瓷、石刻、金银器等,乃大唐盛世!其次是两宋,共有28件,主要为书画和陶瓷。史前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有18件,主要为古陶和古玉。年代最晚的为两件明代文物,一件为定陵出土的凤冠,一件为曹全碑初拓本。

从出土地点来看,有出土信息的为125件,其中陕西以28件名列榜首,其次是湖南11件,江苏10件,河南、浙江、湖北均为8件。

这些年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许多禁止出境的文物都有机会到全国各地“出差”。如果你想直奔目的地看她,那就先要查好信息,看看国宝们是不是在家,别到时候扑了个空。如果运气好的话,刚好交流到你家门口,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到这里,博古君又要实名羡慕一波北京的朋友,人在家中坐,展从天上来,足不出京,看遍全国。国家博物馆接连不断的特展,迎来了全国各地的珍贵文物,让身处南方的博古君羡慕不已,再看看瘪瘪的荷包,不由得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避免流下苦涩的泪水。
全文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