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随笔】赏心花事
最近写节气的专题,春日时分,百花如锦,于是行文落笔处都是繁花的灼灼姿态,写到几乎穷尽靡艳词句。
也不知道是自己本身就喜欢繁花妖娆还是被这个专题所影响,下班经过那一间间散发着花木清香的花店,除了频频侧目,还有冲动要将那拢在纱网中将开未开的花苞统统买回家,放在案头,静待绽放。
特别是每次穿过摆满清雅百合的小路,记忆便随着百合花香,不由地想起家里,还有母亲。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每逢除夕,母亲都会带回一簇含苞的百合,每过一天,花开一朵,春节便混合着百合清幽的香气悠悠而过,百合花全谢了,春节也就过完了。
于是从此在我的记忆里,百合便与春节还有家人划上等号。
年幼时我随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旧宿舍楼日光明媚的阳台总是摆满了我分辨不出名号的花草,少年心性的我,总是顽劣地掂着脚尖去撕扯花盆上的叶子,总是引得外公轻声呵斥。
如今外公外婆年纪大了,被接到儿女身边侍养,那栋宿舍楼早已闲置,少了外公外婆的照料,不知那一阳台的花花草草是不是还生气如初。
虽然自己向来觉得花间一壶酒是件极为风雅之事,却从无侍弄花草的闲情与耐心;古书说万物有灵,花草也自有灵性,于是更不敢自己亲自养植花木,便是友人送我一盆万年青只作赏绿之用,也自觉手足无措。终究是只敢远观,不敢侍养。
后来结识了一个学园艺的朋友,我总笑言若是要养花,就等着她来给我侍弄,我就负责坐观花事缱绻,被她笑我五体不勤,十足大小姐架子。
有一天去见她,她用旧报纸给我包了几簇薰衣草干花,用麻质的细线捆实了,塞到我怀里,我突然惊觉,鲜活盛放的花朵固然艳丽而美好,但用另一种方式保留下来的花木却也有着历尽时光的美,一如风华绝代的佳人,即便迟暮也气质超然。
前些时间经过OCE,手制的香皂旁便放着几簇干花,拿起来一闻,清爽干朽的草木味取代了花瓣原有的浓烈与靡丽,掺着几分手工皂特有的籽油味,很是特别。心中暗想,若是换了房子定要摆上几簇干花在工作桌面,以这种淡如墨痕的姿态,不浓烈不扰心绪,最适宜妆点工作区域。
对花事喜爱,便不免对百花淬炼的香气上心。若说人是相由心生,那么花的香气便也如同其模样,好比玫瑰娇艳,其味浓烈;白菊色淡,其味静雅。
最近遇上了一款蓝莲花香,取几滴在身上,淡雅而清冷的幽香似有似无,正是水生花调特有冷清的模样,颇得我心。
有时候看古书,说唐宋时期,国力昌盛,制香高手比比皆是,花木培育技术也相当高超,可惜历史如滚滚江水逝者如斯,多少珍奇花木只剩下古籍中的一个名字。
但求古人花间一壶酒的雅致心境,别再丢失了。花事固有极致与零落,但说到底,赏花赏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常抱赏心花事的心境,悠然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