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29 文华东方、老同学相见和Google
上周五Darkli过来,度过了一个超级充实的周末,一直没什么时间写日记,恰好今天坐飞机回上海,北京下了一天的雨,航班大面积延误,我便现在忙里偷闲在东航的休息室里瞎写点东西啦。
散伙饭
周五晚上我豪气万丈地用三分之一个月的工资,请了公司同事们以及两个实习生喝散伙酒,N巡酒后只有我一个人开始哇哇哭,感觉大家没喝到位呀,回忆起来略尴尬。。对我来说,可能主要是抒发一下离别的感情,回忆一下自己青春的尾巴,特别是从当年暑期实习到入职这一路的历程,没想到summer那两个月居然是我在瑞联最辛苦的一段时间。。
喝多了以后虽然意识清醒,但可能是由于主观想吐,一进酒店就开始自动抠嗓子进入了吐的自动驾驶过程。。吐了半天我和Darkli累的在床上倒头就睡,窗帘也没拉,导致我决定北京离别的每次聚餐都喝醉计划直接改成开心吃饭聊天局。。喝醉真是太难受了
不过呢,最想感谢的还是Daaaaaarkli啦!又有耐心又温油!虽然不知道是不是通过以前照顾前女友习得的技能!但还是很牛逼了!

王府井文华东方
又要来通过流水账记录一下文华东方了!目前为止住过的最最高端的酒店,实现了从设施到服务到地理位置全方位的牛逼。
可能是因为本身的价格就非常高,文华东方非常良心,在官网注册会员后预定会员可以在数个特殊权益中任选两个,我选了两份免费的早餐,毕竟原价要五六百,感觉还是超值的。同时从3月开月以来文华东方一直在做开业活动,预定以后就可以送888的店内消费金,包含了店内餐饮、洗衣、spa,可以说除了下午茶和商品之外都能够cover。最早注意到这个是因为两三周前和招银国际的王总面试时约在了文华东方,被大大震撼之后我上携程查了一眼放假,发现那个时候在价格中还标注了888消费金,可到了上周再想预定之后却发现携程渠道的消费金消失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官网一看果然有更多实惠的set,可以说相比之前住的rosewood是很良心了,Rosewood的官网房价居然比携程贵几百块,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在入住之前,特地和他们通过邮件强调这次是特地来体验文华东方的,希望可以给个升级礼遇,但是对方在回复邮件的时候并没有提到升级,略有小失望,没想到前台checkin时居然升级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升级,但还是很让人开心。
从我和Darkli步入酒店开始,我们就不断地被shock,酒店牛逼的设施我就不提了,樊森的酒店lab已经介绍的很详细了。文华东方的人房比也到达了将近1:5,在给我们办理入住后我们提出了参观酒店的请求,于是有一个人美笑甜的小姐姐带我们仔细地转了一圈并详细介绍了各种装修的材质和背景,同时由于客房还在清理收拾,转完之后带我们到library免费点了两杯饮料。经过Mo bar时还遇到了赵又廷封场拍片,不过我可是一点不感兴趣,看样子就感觉像个不咋地的剧。




Library和露台是整个酒店我最喜欢的地方,王府井文华东方虽然只有两层,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酒店的各种功能都非常完善,可能唯一缺少的就是承接大型会议和婚宴的宴会厅和会议室了。讲到Library不禁多提一句,当时见zygj的周博约在了三里屯洲际,见王总的时候约在了这里,由于喜欢酒店+希望能进他们公司的原因驱使我体验这两家酒店,但感觉也许历史会惊人的相似,可能zygj最终还是凉凉,不过强扭的瓜不甜,现在给我offer我也不大想去了。
下午在酒店体验了泳池和bar,泳池虽然小,但是胜在没人,我和darkli一人一条泳道很爽,泳池旁边自动加热的椅子更是让我不愿起身,要不是darkli游完泳快挂了。。我估计还会再多待一会。我都没想到游个小泳会让他那么难受,虽然很同情他但是也觉得很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酒店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们无微不至的服务,之前看了四季酒店创始人的自传,知道奢华酒店其实到最后比拼的就是服务能力,谁能更加impress客户,你的客户粘性和留存率就更高。这种酒店服务的人群来来回回就是那么些人,如果你对客户做不到个性化的关怀,他们下次就可能被别家留住,直接就带来市场份额被别人抢走。盘子可能就那么大,每一个用户都至关重要。虽然还没有体验过四季酒店(据说是服务最牛逼的连锁奢华酒店了)和宝格丽,但文华东方的服务已经让初体验的我和darkli给出满分的答案了:从checkin后接待我们的服务生每次都能叫我王小姐(Darkli被无情地忽略了哈哈哈),到真正做到了每一个服务员的微笑服务,到半夜我要眼罩耳塞都能满足我,再到最后的快速熨烫衬衫和延迟退房,全程的体验只能让我用“爽爽爽爽爽”来反馈,不断感叹有钱人的世界是真好啊……如果以后真有钱了有的选,每次旅行文华东方肯定会成为我的首选酒店。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问诸如文华东方、四季酒店、安缦这样的luxury chain hotel和非连锁的超豪华酒店对比,哪一个的服务会更好呢?如果是问建筑和设计装修,我相信后者很有可能超越前者;但是如果是要看服务的稳定性、舒适感和到位,我现在秉持连锁品牌的服务会更好的结论。考虑到服务行业仍然是一个经验型传统行业,且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虽然挺高但并不可能真的高到清华北大的水平,再加上在大数据和IT服务的趋势,服务质量可能仍然取决于有经验的集团公司对于员工的培训、对于公司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和有经验的前辈带动新人,这么看来,拥有成熟的培训体系和机制的大公司可能会有一套适用多年并不断进步的方法论,同时由于规模效应,能够采购更加有效的IT系统,比如建立功能合理、访问便捷、预定高效的官网系统等。不过现在我也没体验过3000元以上的单体酒店,待以后有机会了再验证。下一个目标嘛,希望是杭州的法云安缦咯!
本科老友聚会
因为离开北京提上日程,现在开始马不停蹄地和朋友同学约饭,这两天见了一批老同学,突然有一种迈入了不同人生次元壁的感觉。周日晚上和小黄群的同学们约在了前门布鲁克林(居然把餐前面包取消了好气!),让我最震惊的消息是wy居然离职了,并且准备进国企!毕竟过去她的人生一直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非常努力而且一个人顶三个的女子,现在突然决定要安稳,可能也是由于过去被虐的太惨了吧。这一方面我真的佩服wy,工作一直保持者马力全开的状态,能从早上六七点起床去公司干到半夜,现在离职休息的时候还是在准备FRM,比我这个嚷嚷着要进步实际上看剧打游戏的强多了。
四个人的饭局弥漫着一股“工作反正就这样了还能咋样”的状态,明明都是工作才两三年的人,大家却显现出了一点丧+看开了的样子,让我特别意外,也和我之前和别人约饭时的观感特别不同。之前每次和别人约饭,大家都是劝我要考虑清楚是否去广州,那边的机会少,你的职业路径该如何发展云云;而昨天大家都看得很开,反正工作就这样了,还不如早点结束异地恋,反正做啥都一样233333

今天中午和金融街的本科同学们吃饭,大家都没变,最憔悴的还是我,老的太快了呜呜呜呜,我真的要早起早睡了。。

最近去广州的心态倒是坚定了不少,更多是上述两种想法的结合,其实在哪里都可以努力成长,平台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你能不能利用并且自己保持进步。
室内设计思考的一些小突破
不知道是我自我感觉良好,还是真的进步了,最近我总觉得自己对室内设计的看法变得更加有章可循。特别是那天在Darkli游完泳快GG时回到酒店房间的走廊,我突然就明白从电梯间进入这个走廊后特别压抑的原因,自己忍不住为自己打call。。
另一个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对于未来的家的室内设计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今天我好像突然找到了思路,我喜欢浅色(最好是白色)的底色(大概说的就是墙面、地面这种基础的,专业术语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但是在这之上的家具我希望颜色是深色系同时非常有质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大能接受日式的黄黄的家具和北欧部分看起来脚特别纤细的家具。
Google:快人一步的方法
今天在候机室继续看《浪潮之巅》,吴军总结Google的发展方式就是“快速向前跑,不要看两边”,只要自己的产品技术够牛逼,就不用担心被竞争对手超越。我认为这是极好的,但也不能事事通用:
1)谷歌毕竟是在开拓全世界未有的领域,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其实都没有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可借鉴,因此在这个时候过于关注竞争对手的行为未必能够为自己带来借鉴意义,反而可能会被分心或者带入错误的发展方向。因此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身边的人都没经历过的事情时,其实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因为他们的判断未必是对的,哪怕是过来人的经验;
2)参考Ray Dalio的原则,在遇到问题时还是要知道向谁求助最有效,并且建立一套能够结合自己判断和他人建立的综合体系,闭门造车是万万不可的,这个时候的核心就需要关注你到底是想通过咨询别人得到什么?我现在越思考越觉得,向别人请教并不能请他们代替自己的思考路径,请教的内容主要还是应该关注客观的判断:比如说新药的成功概率、某个公司他们的投资经理的经验和能力、广东金融环境的客观条件和发展可能性,但是对于一些人生选择和结论,最好就别让别人做决定了,毕竟只有自己才能最清楚自己的情况,别人的建议往往和微博上写个帖子求助下面的回复没太大区别。
有些人我极力推荐这本书看了还没兴趣,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