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为谋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忍受孤独和寂寞,也能够忍受谎言甚至背叛,却无法容忍观念不同,更无法打败理想不同而产生的背离。很多人分开甚至决裂的原因不是因为名和利,也不是不能容忍对方的缺点,只是简简单单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前段时间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其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和妻子艾米一起生活了十七年。艾米酷爱交际,流连于上流社会的交际场合。他举手投足端庄典雅,衣着大方得体,家居布置淡雅别致......她的一言一行符合当时上流社会对于妻子的一切要求。然而她不了解自己的丈夫,不知道沉默寡言的思特里克兰德在想什么,甚至向外人介绍自己的丈夫没有丝毫艺术细胞。可以想见思特里克兰德和她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痛苦。
夫妻的悲哀莫过于你在低头拼命捡起地上的六便士,而我却昂头仰望天空的月亮!
大观园中,宝黛钗三人的感情纠葛让人唏嘘。薛林二姝自是品貌不凡,才情无双,配一“顽石”着实可惜。若是按照今天人的眼光来看,过半的人会选择如薛宝钗这般处事通达,知情识趣的妙人共度一生。而林黛玉呢?她除了有“世外仙姝”的品貌,羞煞翰林的才学,便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牙尖嘴利,心性刻薄,使小性儿,加之羸弱的身体,在时人心中,着实不堪为侯门大户中的媳妇。
然而俗话说“萝卜青菜,而有所爱”,贾宝玉这颗“顽石”偏偏舍了萝卜,选了林黛玉这颗大青菜,其中固然有“木石前盟”的关系在,但何尝不是知己间惺惺相惜。
如果说艾米失去丈夫失去家庭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丈夫,让他觉得家庭是束缚他绘画梦想的枷锁而逃离,那埃塔呢?这个十七岁的土著少女,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典雅的仪态,没有优雅的举止,更不懂得艺术,她又拼凭什么成为了思特里克兰德最后栖息的港湾呢?“她从来不干涉我,她给我做饭,照看她的婴儿。我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我想从一个女人那里得到的东西,她都给我了。”我想埃塔虽然不能完全走进思特里克兰德的灵魂,理解他的艺术,但是埃塔知道他要什么!
人生一世,得一知己是邀天之幸,若无此幸,能得一个懂得自己的人,也足矣!
史称黄月英貌丑无颜,黄发黝肤,然诸葛亮爱之;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却互为知己;俞伯牙仕宦台阁,却为一山野樵夫摔琴绝响......
所谓知己,从来与相貌,年龄,甚至身份无关,只求“志同道合”!
“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若不能相邀以携手,不若中道改路,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