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阿城与棋王
读《棋王》,多数人读出了所谓“肉体满足之上更应有精神游走”。的确,小说最后揭示地明确“衣食是本,自有人类,每日都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可更触动我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一种真诚。在笔者看来,小说的气质便是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诚意。
作品既出自作家之手,定是带有一定主观色彩。要了解作品,不妨先看看阿城本人。笔者看过不少关于阿城的介绍,对其爱吃面很有兴趣。据说阿城极爱吃面,还要求吃面一定要在灶台旁,因为吃面吃的是“锅气”。光想想就叫人神往,“锅气”,这词一出,画面和味道立马毕现,既贴地气,读来又有几分仙气,叫人想起修炼千年成了精的老狐狸。
阿城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北京作家写作自带京味,齐刷刷的麻溜自然。但这麻溜里也还细分,像王朔是彻底地张狂饱满,冯唐带着一股子挑逗的味道,阿城在其中真是一枝独秀。洗练古朴,节奏分明,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戳戳憋着一股子劲,读着读着,我就起他形容面的“锅气”。这字里行间分明就是锅气,既勾引人心中最原始的欲望,又叫人内心拂去油汁,只剩一汪清水,慢悠悠地就脱离地面。
实际上,《棋王》这部小说写的随意感蛮强,但该细的地方也极详细,该紧凑的地方也是一笔带过。再加上阿城早年遍览古书等缘故,笔法上又擅用动词白描,所以故事虽短,仍足够叫读者联想连篇意犹未尽。这薄薄的一本我读过很多遍,书桌,厕所,阳台,总之随手抄起,随手翻一页,滋味就足够。这是一本通俗小说,但它足够真诚,这种真诚即源于狡猾作者运用的手法巧妙,例如漫不经心地情节展开方式仿佛是在照顾读者的心理,巧妙地使人产生共鸣,更是源自作者本身的真诚,尤其当我了解阿城这个作家后,更加感到其诚意,对待生活,对待写作,对待自己,永远不失一份诚意。
阿城实际上道家气息蛮中,但在书中描写王一生与”精光头皮“的老者比赛象棋,表现的是真假道者的对决。老者故意迟迟露面,因怕被判输方而求和,一身道士模样,实际是撑起来的场子。相反,对待食物近乎虔诚,重视友情,真诚待人的王一生等一行人才是真正道家风范。
总之,真诚既体现在文字的简练流畅上,也体现在人物塑造人物关系上(情节),又表现在传达的思想上。如王朔所言,阿城讲的都是”断根儿“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