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穷查理宝典》(一)
芒格老师真是萌翻了,《穷查理宝典》全书都是彩页的,图文并茂,语言风趣,漫画诙谐,像本《小博士漫游知识王国》什么的,芒格老师差不多就是王国的国王了。
以前跟一位女性朋友聊过《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把那本书奉为神圣,推崇至极。而朋友的反应只是淡淡一句“我更喜欢芒格”。
还看到过一种论调,说是芒格之优秀,投资只在其次,其人生智慧才是更高的境界。我当时完全不认同这种观点,读这种书当然是为了学习投资理念,扯什么人生智慧的人恐怕是没看懂吧。
直到读了《穷查理宝典》,我才认同上面的观点,也完全接受为什么女性视角更推崇芒格。不管读者是不是怀着学习投资的目的来看芒格的,这样的书一定会影响读者的思想、指导读者的行为,这是智慧的光芒。
投资就是修行,真是没说错的。
1、价值投资进阶版,芒格对巴菲特的改造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经历过大萧条,发明了烟蒂股的投资策略,巴菲特曾经利用这一策略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而芒格后来将这种策略升级了。
所谓烟蒂股,即深度价值投资,使用公司的流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再打个折乘以三分之二,如果这个数值还高于市值的话,那就闭着眼睛买吧。
格雷厄姆经历了大萧条时期,这样的股票应该是有的,但是随着现代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更加显著,这样的机会很少了(还有一个原因,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不像现在严格,股东是可以占用公司资金的,所以投资烟蒂股就是捡钱)。
我们往往将价值股与价值投资混淆。烟蒂股,其实就是价值股,实际上是一种证券分析,也就是分析证券的内在价值。而价值投资不仅仅在于分析证券的价值,它还要分析公司的价值,如果公司很有价值,即使证券的价格较高,也是符合价值投资理念的,即成长股。这是芒格对巴菲特的改变,用他的话说是“股价公道的伟大企业比股价超低的普通企业好”。
这一点,从他们如何卖股票也看得出来。芒格关于投资理念的文章,主要是在讲“买什么”,极少关注“何时卖”,原因他自己说过,当价值股的价格上涨到预期水平时,总是需要考虑啥时候卖掉,而购买几家伟大的公司,就可以安心坐下来了。他买进的股票,根本就没打算卖掉,他是“死多头”。
芒格对于价值投资的进阶改造,不是简单一句“看得准”就能概括的,它是一个体系,是非常非常难的。至少从他讲出来的东西来看,在对管理层诚信、经营管理、红利分配、商业模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对标的要求是极高的,对于看好的机会,他的投资力度也是极大的。而对于投资整体的资本配置,对周期品的理解等,要讲得相对少一点。这样一个体系根本就是浩如烟海,所以他总是在强调学习的极其重要性。普通人容易用简单投资来理解芒格、巴菲特,其实恰恰相反,他们分析一笔投资所考虑的每一个因素,从公司治理,到行业格局、资本规模、财务表现、商业实质、发展规划等等,是对公司的全面审视,每个因素都有丰富的内含,非但不是大道至简,倒是大道至繁了。如此看了再来比较宏观对冲、量化等等之类的投资方式,反而像一些看起来比较唬人的花活儿了。
芒格自称老派投资风格,从结果来看,他几乎没有失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