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琴弦的历史——尼龙革命

作者: Mark Small
翻译:Zoe Li
译文来源:戈亚的吉他世界

从20世纪中期到现在,古典和弗拉明戈吉他手已经能够很容易买得到经济实惠、品质很高的各种品牌琴弦。但是, 两百年前演奏吉他(比维拉琴,鲁特,巴洛克吉他和浪漫吉他)的前辈,以及直到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吉他演奏者都不是那么幸运。在安德烈斯.塞戈维亚的许多贡献中,我们更应该介绍他与阿尔伯特.奥古斯丁合作开发的现代古典吉他琴弦。正如下文所述,奥古斯丁和他的同伴们在1948年,开发了尼龙高音弦,大幅改进低音弦,带给了吉他世界革命性的变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制琴师安东尼奥·德·托雷斯(1817-1892)引入最初的琴弦(羊肠弦)之后,尼龙琴弦代替数百年历史的羊肠弦是乐器开发史中最重要、最普遍接受的进步。其他一些新事物的涌现,比如可替代支撑系统,三明治面板,音孔重新定位,侧音口,抬升指板,非传统的木材,还有一些未被发现的想法亟需时间证明:它们是否能像尼龙弦一样有着变革性的成功。

塞戈维亚的观点
现在研究早期音乐的专家,一部分使用羊肠弦以寻求完全还原当时的曲目,而其他人则出于他们自己的深奥原因使用羊肠弦,双方都知道使用羊肠弦对演奏者来说异常困难。对于那些从未尝试过它们的人来说,塞戈维亚为《吉他评论》(1955年第17期)撰写的文章“阿尔伯特·奥古斯丁前后的吉他琴弦”这样描述:
当我开始举办音乐会时,我的烦恼增加了。如果是我上台的话,我会比新手更加紧张和担心……这是因为我对琴弦缺乏信心。它们很少能调得准确,羊肠弦会散开,低音也没有共鸣。
塞戈维亚还描述了由于他的羊肠弦断裂导致舞台中断的尴尬。
在批评了琴弦质量不佳的无名制造商——“knavish”后,塞戈维亚对德国皮拉斯特洛(Pirastro)公司的琴弦表示赞赏。对于年轻的塞戈维亚来说,比起其他品牌,他们的琴弦音更准,寿命更长。根据皮拉斯特洛的网站,这家琴弦公司于1798年在意大利成立,最初的品牌名是“乔治·皮拉齐和他的儿子们(Giorgio Pirazzi and Sons)”,随后搬到了德国法兰克福附近。1890年,古斯塔夫·皮拉齐(Gustav Pirazzi:创始人乔治·皮拉齐的孙子)与西奥多·斯特罗贝尔(Theodor Strobel)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组合他们姓氏的前四个字母创建了公司“Pirastro”。该公司以Pirastro GmbH为名不断扩展壮大,但目前所售的羊肠弦只提供给管弦乐弦乐器和竖琴,并没有为吉他提供琴弦。
1924年前后,塞戈维亚开始与德国制琴师赫尔曼·豪瑟(Hermann Hauser)合作,后者与皮拉斯特洛有联系。塞戈维亚要求Hauser说服皮拉斯特洛的管理层制作更加符合吉他厚度和均匀性的琴弦。塞戈维亚说,由于他蓬勃发展的事业和吉他的日益普及,皮拉斯托,豪瑟和他自己之间的合作提高了皮拉斯托吉他琴弦的品质和销量。
1936年内战爆发后,塞戈维亚逃离西班牙,并将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乌拉圭首都)作为他的基地,直到二战结束。他可以拿到琴弦,但战争结束时,琴弦供应速度变得很慢。根据塞戈维亚的《吉他评论》上的文章,在1946年圣诞假期访问纽约期间,他会见了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顾问查尔斯·莱昂内尔·林德曼将军。听到塞戈维亚谈到他对琴弦的需求,林德曼告诉塞戈维亚,他在杜邦家族中有朋友,并替他询问了杜邦工程师开发的尼龙材料是否可用于高音琴弦。 林德曼还安排了塞戈维亚接收杜邦公司的尼龙弦样品。
塞戈维亚描述了在他的吉他上换上尼龙一弦时的感受:“当它达到正确的音高,令我听到其清澈的声音时,尽管它有一丝与羊肠弦不同的金属声音,我还是立刻就知道它将为我心爱的吉他注入更丰满,更快乐的生命。”
从长筒袜到吉他

关于尼龙弦诞生出现的一些报道提出了与塞戈维亚在《吉他评论》中提到的不同背景故事和时间线。我们可以确定尼龙是由杜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末开发出来的,并于1940年开始商业化,主要用于牙刷刷毛,女式长筒袜和鱼线。然而,在战争年代,尼龙生产几乎专门用于军事应用。根据一些报道,纽约乐器制造商阿尔伯特·奥古斯丁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一直在寻找羊肠弦的替代品,并开始利用军队剩余物资商店中发现的一些尼龙材料进行实验。在遇到塞戈维亚之前,他曾努力开发尼龙吉他弦几年。他们共同的朋友弗拉基米尔·波比里(Vladimir Bobri)介绍塞戈维亚给奥古斯丁,这位朋友是一位插画家,作家和吉他手,创办了纽约吉他协会,并担任其杂志《吉他评论》的编辑。从这以后,故事开始变得一致。
在咨询了塞戈维亚后,奥古斯丁能够淡化尼龙高音弦的金属声。所有报道都提到,杜邦拒绝进入吉他弦市场,但可以向奥古斯丁供应尼龙。接下来,塞戈维亚激励他去研究低音琴弦。奥古斯丁使用尼龙作为低音弦的内芯,而不是之前所使用的丝线芯。他尝试了不同的金属来缠绕低音弦,并尝试了各种打磨方法,直到达到他和塞戈维亚所期望的声音。之后,他开始准备生产了。
奥古斯丁联系了La Bella公司的总裁奥林托·马里,并开始在纽约长岛市的马里工厂制造他的新琴弦。与E.&O. Mari一起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自1640年以来,马里家族一直在意大利制造琴弦,埃米利奥和奥林托兄弟于1913年将业务搬迁至纽约。1947年,阿尔伯特·奥古斯丁有限责任公司(Albert Augustine Ltd.)成立并开始生产各种不同张力的琴弦,包装上印着塞戈维亚的照片,和一首他的诗——对奥古斯丁的琴弦表示赞扬。
现代的选择

从那时起,很多公司都相继进入了古典吉他琴弦市场,也都尝试了新开发的材料。比如说,达达里奥(D'Addario)提供各种由透明尼龙、黑色尼龙、单片复合材料和钛制成高音琴弦。他们的网站将后者描述为“诱惑紫色调的当代高音材料”,其音色比传统尼龙更明亮。达达里奥还生产标有80/20青铜的低音琴弦(卷绕由80%铜和20%锌组成),镀银铜,多纤维尼龙芯和多纤维复合芯。
法国琴弦制造商萨瓦列斯(Savarez)是首个开发由碳氟化合物制成的高音弦的公司。虽然它们通常被称为“碳”弦,但那只是全名的缩写。它们不是由碳制成,而是由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VFD)制成。仔细阅读各种博客可以发现,有些演奏家认为“碳”弦接近羊肠弦的声音。很多人认为它比尼龙弦更好地表达和持续,非常适合现场演奏。其他用户则评论,“碳”弦可能更难演奏并且听起来很刺耳,因此不建议在录音过程中使用它。
美国的Aquila(总部位于意大利)推出了由合成材料制成的Nylgut(尼龙羊肠弦)系列。 Aquila网站指出,这些琴弦可以“模仿羊肠弦的声学特性,而不会出现其惯有的缺陷,例如成本高,琴弦寿命短,气候变化严重时不稳定。”日本吉他大师福田进一将它用在他的浪漫吉他上做现场演出,而选择Aquila的现代羊肠弦系列进行录音。网上也能搜到其他羊肠弦制造者,包括Gamut Académie Strings,Boston Catlines,Damian Dlugolecki和Pyramid等。
良性循环

现如今,许多成功的琴弦制造商为古典吉他表演和教学提供经济支持,以进一步推动古典吉他艺术。已故的罗斯·奥古斯丁(1910-2003),艾伯特·奥古斯丁的妻子,与她的丈夫一起制造琴弦。1967年艾伯特·奥古斯丁去世后,她接管了公司并逐步壮大公司。她还将注意力转向日益增长的古典吉他市场及其演奏者。她默默地支持有天赋的年轻吉他手,并对纽约首次亮相的伊斯宾(Sharon Isbin),菲斯克(Eliot Fisk),大卫·斯塔罗宾(David Starobin)和曼努埃尔·巴鲁埃克(Manuel Barruec)这样的表演者给予经济支持。她还委任作曲家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约翰·杜亚特(John Duarte),卢卡斯·福斯(Lukas Foss),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和冈瑟·舒勒(Gunther Schuller)等人为吉他作曲。
1979年,罗斯成立奥古斯丁基金会,继续支持古典吉他音乐会和艺术节,并委托创作更多吉他音乐。在她于2003年(享年93岁)去世后,成立了一个董事会来继续基金会的拨款工作,以纪念奥古斯丁的伟大遗愿。
据达达里奥基金会的官网,吉姆·达达里奥(Jim D’Addario)和珍妮特·达达里奥(Janet D'Addario)于1979年在纽约市推出了Debuts和Premieres系列,以支持崭露头角的古典吉他手。两年后,达达里奥演艺基金会(D’Addario Foundation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建立,并将该计划的范围扩大到纽约以外的其他城市。 1993年,该基金会开始提供资助,以支持古典吉他活动以及对未成年青年的音乐教育。在千禧年的早期,该基金会名称缩短为“达达里奥基金会(D’Addario Foundation)”,主要支持非赢利性音乐教育和教学计划。 2011年,该基金会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了一场表演,庆祝其30周年庆典,来支持年轻的吉他手,切林·雷菲克·卡雅(Celil Refik Kaya), 约翰尼斯·穆勒(Johannes Möller), 蒂博·科万(Thibault Cauvin)等人。 达达里奥在古典吉他世界中的许多领域继续着慷慨的慈善事业。
La Bella 公司在很多方面去资助爵士和摇滚艺术家,如医疗、音乐包装和生活方面。该公司还支持吉他节和比赛,并为有前途的演奏者提供奖学金和奖励。同样,萨瓦列斯,汉纳巴赫(Hannabach)和其他琴弦制造商也为一众艺术家、音乐活动和教育提供支持。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从20世纪40年代初,人们努力改进古典吉他琴弦等配件,到现如今,不仅我们乐器更容易演奏、声音更美妙了,整个古典吉他的产业链都受益匪浅。


长按二维码关注“戈亚的吉他世界”
阅读经典,品鉴古典

-
♣lùlu♣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20 20: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