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扣扣一案,看文化和信仰

已有很多相关言论,实话说来有价值的不多。什么是有价值?我以为,基于事实,并能指出更好的道理、道路的才是,而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这才是进步之路。
下面这个链接是张扣扣案检察院报告全文,不论其它,我以为其中的事件描述是已知最切近事实的描述,此案并不牵扯权贵,基本可以判断没有故意枉法的理由。
我赞同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因为我赞成对于谋杀、特别是谋杀多人者应处死刑。
网上很多人说:张扣扣好走!本着对生命的敬畏,这没错。那么那只对张扣扣这样说的人,是否也应该同样对王家被杀三人说点什么?生命,人命不是、不应该是平等的吗?
复仇是否应当不用多言,写这个,主要是看到了两个律师的文章和大多言论,主述的是“血亲复仇”和“孝道”,这好像就天然正确,而不见有人说说,这难道就正义?
汉朝以来的文化中,百善孝为先,孝道成为天然至真至大的道理和正义。你从哪里来?父母所生所养,不但是你的根原,也是恩情最大所在,甚至人生的目标,也重在报答父母、延续血脉。从前还有一拜天地、再拜爹娘一说,如今天地已是死物,唯存家庭、祖宗和血缘的崇拜。
很多人赞成张扣扣为母复仇,认为这是人子所应当,是血性真情。认同至少在张扣扣的角度,他的母亲、亲人就应高于他人。不是吗?自己的亲人对别人的欺辱,就应当忽略少计,而别人对自己亲人造成痛苦等,无论是否公正,就应当公平补偿,乃至翻倍复仇。亲亲疏疏,区别对待,实属应当,说白了不就是这个理吗?
很多人认为,人总有自己的立场,先有立场,有感情,后面才是道理,所以张扣扣没错。这确实有几分道理,我们杀生吃肉,抱团生活,从家庭血亲到其它各种团体,这在以前和可见的将来还都难免。
几千年的历史,尊卑等级,相互掠夺,战争不息,主要不就是从这,从这亲亲疏疏来的吗?皇子皇孙,还有:他们惹了/欺负了我们,我们要复仇。
但从古以来,亲情孝道,讲的是在家内的范围,互亲互爱,互敬互助,哪怕是父子尊卑也有个基本的平等。而在和“其它人”相处的时候,如果去讲究个亲疏远近,也是要被说个无礼不德的(虽然事实上一直做的不咋样)。
也还有人不但说,而且去做、去努力,如:畜牲有情,人而有义,生而平等,人皆兄弟,博爱... 尤其近代以来的文明进步。
现代文明,之所以被认为是进步,不仅在于科技物质的丰富,还在于现代文明对平等这个自古以来,所有文明所认为的正义,有了很大认识和行为上的进步,虽然还远谈不上完善。
由此才有了现代的道德、法律体系,和现代的生活。我们现在虽然也还难免立场、难免抱团、难免有亲疏,但我们向善而努力,而善的根基就在于平等,在于轻视亲疏。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如己,说的不就是这个平等吗?
这并非不可能,曾有人亲子被杀,母亲为凶手祈福,众人皆赞。视平等是亲疏之上的更高准则、道理的也大有人在。
这是文明进步的力量和信仰,且不论其它,谁?愿意低人一等,无论是面对家中亲人,或者外边社会?
有一些文化、很多人信仰亲疏高于平等,血亲高于他人。
那么,你是否希望别人也以同样的亲疏高低对你,你是否敢于在和“他人”相处时,先大声的声明你的亲疏高低的为人之原则?是否愿意生活出一个亲人相亲相爱,他人相利相算,乃至争夺厮杀的世界?
或者可以做个狡诈、心口不一的人,他人应平等待我,我则应亲疏待人,这不罕见,太平常!张扣扣不就这样吗?那些明知他母亲先欺辱他人,先持械伤人,还为张谋杀三人叫好的人,是不是就希望这样呢?
什么才是更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