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
也许作为一个安逸的生活的人不配在这勇敢的身躯后抒发情感,不配用自己的安逸去怜悯难民所经历的浩劫。可我,没有任何身体力行的旁观者,“了解者”,这些悲哀也于心有痕。
当我第一次听说这部影片时,我以为是在灾难“面前”流离失所,然而是在战争的背景下,以赞恩的视角,两处住处的“家”来体现“温饱的家”与“温暖的家”的同时消失。以下只谈那不屈的生命,没有滥竽充数的混子充当人类。
第一感触深的就是女性的被糟粕。
从赞恩的妹妹11被卖到成年男人的家中,到赞恩在游乐园扒下人偶的衣服,再到单身女人独自一人拉扯孩子,我们看看到的是可怜幼儿的赚钱工具,是女性被社会氛围侵蚀的冰山一角,是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心酸与磨难。没有了亲人的妹妹失去了最后的家,被逮捕的女人失去了最后的家,流浪而归的赞恩听到妹妹去世的消息,失去了已经失去了的家。
第二是生子

我想让他们别再生孩子了
赞恩是真正的经历过大部分这些事情的人,他后悔父母把妹妹生下来,后悔把自己生下来,或者说是憎恨,然而没有经历过的人们总会觉得,生命从诞生的一刻起,只要活着就是幸福的延续,有生活的权力,呼吸空气的权利,感知的权力,所以这只是然而,没有体验过的人怎么明白那挣扎求生的绝望,怎么能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安逸的习性去质问,又怎么能明白生命的重担对于他们来是只有负担与枷锁。阻止他们生子,j赞恩就是在否定自己的挣扎与存在,也是深恶痛绝这无法存活的“家”。什么是绝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认清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而后大胆的说出这句话的他,绝对明白名为绝望的逃避与生为解脱的救赎。
第三也是生子,不过是对于大人。
天下父母,无不爱子,而天下家庭,又无不护犊。
















就像地主家的童养媳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