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如何影响我的
最近很想读电影制作方面的书,渐渐觉得,影视作品是如此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演员在演一些角色,导致那些看过这些角色的人,原原本本的角色们却不会做自己了,反而开始表演起一个他们见过的,一个被大家喜欢的样子,而不是角色本来的样子本身。
我有些时候看我自己,也慢慢意识到,所谓我的气质,不过是小时候看电视剧看动漫都那么认真投入,代入感太强,形成了我自己的说话节奏和气质。
很多时候人们之间互相喜欢,或者说人群喜欢你或不喜欢你,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牵引了多少他们关于“好”的记忆和关于“不好”的记忆,而非你真的做了什么多好的事或多坏的事,人们喜欢跟你玩,只是喜欢不断激发那些因素寻找快乐,你自己也一样,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那些快乐的点会激发你自己。
如果人群与你彼此契合,那很幸运,如果不是,会很不幸,但是改是非常费力的。
很多时候,我觉得人的改变,不是基于努力的动作,而是那些意向,就是我知道我要往哪里去的那个“哪里”,是那种具体的想象,清晰的感觉的描述,以及发自心底的愿望/渴望,而后人会走很多弯弯绕绕的路,这是人自己看不懂的,或者看不见的,一些部分的满足,而后是人能看懂的,一次次地与你的愿望本身有直接相关的剧情。
而改变一个人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透过所谓努力的步骤去达成目标,而是看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在多大层次上在做什么行为,在带来什么影响,对自己的,对他人的,还有对世界的,包括对自己生命层次上的一种丰润。很多事情是,你直接去练习某件事本身,会很生硬枯燥乏力,表现不佳,其实什么叫做好的表现,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社交,学习,本质上,一件事情,或者一些事情,你对它的理解对了,你在看它跟看你自己,以及你在把自己置身于对方何处的,这种角度站对了,加上知识的储备——也就是很多点之间互相呼应,彼此加持,构成一个完整自洽的体系(有时候这个体系下的点之间互相辉映则效果更佳,暂时相互矛盾也依然OK,毕竟还会有新东西进来),你的任何一件事,做起来就都是在有效路段的,浪费资源较少的。
于是,我透过影视作品,透过人来塑造的我自己,回过头来,我去看这门艺术的生产者们,是如何创造这些产品的,这个过程中,什么信息被压缩,什么信息被过分加持,什么信息是谬误,什么信息又是过于性感,又,什么才是好电影,等等。我很好奇,电影是如何塑造我的。
我知道文字和命运是怎样,我知道人和人的互动为什么容易陷入僵局(新朋友总能让你意识到你跟老朋友之间相处的“乒乓球”是什么),我想知道接下来,我要如何规避所谓作品加持在我身上的幻象,而回归生活的本真,和重获当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