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好物,菌临天下(二)

实在是因为云南的菌子太多,目前的统计数据虽然惊人,但菌子的世界依然有很多神秘未解。已经有许多菌子确认有毒,有许多菌子被做成佳肴摆上桌面,也有很多处于二者之间等待破解。去年夏天,几个姨妈去山里捡菌子,很多未曾吃过也不敢尝试的就直接扔掉了。其中有一种他们称为“扫把菌”的,有白色和粉色两种,我看着很像珊瑚,查了一下,果不其然,扫把菌的别名也叫“珊瑚菌”。一个名字是乡野风味,另一个忽然就高大上了。
说起来家里还有个笑话。熊妈怀孕期间,误食了有毒的菌子,被送进了医院。你没看错,进了医院。当时肚子里正怀着熊大人。幸亏后来有惊无险,一切正常。熊妈说,很长一段时间内担心那次意外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尽管云南人对菌子的热爱首屈一指,但中国其他地域也盛产各种野生菌,比如浙江、东北、贵州、四川等。早在南宋,浙江仙居的植物学家陈仁玉就曾耗时五年,撰写出世界最早的菌类研究书籍——《菌谱》。当地不仅盛产各类菌子,仕宦阶层更有食菌的雅好。书中记载了仙居的十一种菌类,后来明代潘之恒的《广菌谱》、清代吴林的《吴蕈谱》都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丰富而来的。

在古代,菌类还有个别称为“蕈”。《延禧攻略》里魏嬿婉听春蝉说有个亲戚吃蕈菇中毒死掉了,心生毒计,开始用蕈菇对付如懿的十二阿哥。这虽是坊间奇谈,但有些菌子有毒却是不争的事实。
很有意思的是,尽管中原地区没有食用菌子的风俗,却对“小人国幻视症”有着久远的记载。先秦古籍《山海经》的《大荒南经》中曾记载,大荒山中“有小人,名曰菌人”。而《大理古佚书钞——淮城夜语》一书中也有一篇《毒菌》,讲杨家五口食菌后集体进入幻觉,去了“红菌国”的传奇故事。

昆明这边最著名的“水木花”据说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不过真去的话,可能会有些让人失望,不是想象中“大批发”的那种场景。水木花有很多店面,也有很多摊位,还有很多提着小筐筐来售卖的散户。
朋友说,跟包茶山一样,菌子届也有自己的资本流通规则。很多商人会“赌山头”,就跟翡翠届的赌石一样,全凭运气和经验。他们出一笔钱,包下整个山头的所有菌子,然后雇当地的熟手进行采摘,然后连夜发到昆明的批发市场。所以,水木花的菌子售卖者,一部分是赌山头的老板的团队,更大一部分是分发者。拿松茸来说,一部分产品直接从香格里拉发往国外,一部分直供给全国各地的著名餐厅,再有的就是到各个州县的批发市场。

水木花之外,西南林大附近还有个大型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我去了几次。第一次去的时候是春天,很多做菌子的店面都关着门。上次去的时候是上午八点多,人也不算太多。朋友说应该再去早一些,跟斗南花市一样,半夜三四点钟才是最忙碌的时候。
除了这些规模性的交易市场,州县都会有农贸集市,夏天也会有大量的菌子出没。比如富民,在昆明西北方向二十几公里,聚居了很多少数民族。很多苗族大姐会半夜去捡菌子,然后拿到早市上卖,新鲜度要比批发市场的更好,只是不像公司化运作的那么规范,菌子个头大大小小都有,需要挑选。
继续介绍菌子啦。


虎掌菌:酥松易嚼,形态扁平宽大,基本没有菌柄,摊在地上有点像大老虎的脚掌,口感细嫩。因为不算贵,去年吃了很多虎掌菌,Margo姐来的时候还赶上了虎掌菌的尾巴,拌饭吃极好。

珊瑚菌(扫把菌):因形如扫把而得名,又名珊瑚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鲜甜爽囗。有偏白、红、黄三种,其中未展开的白色扫把菌最好,展开太大的次之,吃法多为炒或煮。

鸡油菌:鸡油菌色泽鲜艳,它长得像小喇叭,很好看,也比较容易辨认。鸡油菌的菌肉微有弹性,经常用来炖鸡,鸡油菌充分吸收了鸡汤后香气更浓。汪曾祺先生说鸡油菌“中看不中吃”,是因为其本身的味道不够强烈。据说,鸡油菌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如果经常吃鸡油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

白参菌: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朵小难摘,但是味道鲜美,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吃法多炖蛋,可煮吃、炒吃、凉拌吃等。我们自己做过白参炒蛋和白参蒸蛋,莫名地感觉非常养生。

竹荪菌:竹荪又叫竹参,长在湿热的竹林里,形状如少女穿着裙袍,很漂亮。竹荪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具有健脾胃、减肥助消化等作用。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吃法多为煮吃,炖鸡,凉拌等。干竹荪价格不高,用来炖鸡、炖排骨极好。另外,干竹荪未经硫熏的呈淡黄色,遇见太白的要谨慎。

红菇菌:红色,很好看。据说有安神补血的作用,特别适合产妇及贫血者食用。大红菌以朵大脚粗,颜色深红者为佳。其味鲜甜可口嫩滑,吃法可煮清汤,煮鸡,炒、焖等。
PS:朵小脚细有苦辣味的红菌是有毒的,不能吃。

奶浆菌:因有乳白浆汁流出而得名。分为粗褶奶浆菌和细褶奶浆菌两种,这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菌子。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还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鲜甜可口,香味浓郁,醇香满口,别具风味。

谷熟菌:别名松乳菇,谷黄菌,为红菇科乳菇属的一种野生美味食用菌,生长在松树林,冬瓜熟等阔叶林地上,尤以初秋谷成熟之时最多,因此得名。谷熟菌的香味芳香,滋味甜美,食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烧、炒、炖、蒸、馏、拌、扒烩、煮汤均宜。谷熟菌炖汤的话,一般是和鸡肉、骨头、甲鱼等一起搭配。谷熟菌的清汤只需加一点盐,起锅时撒一点葱花,也很鲜美。
常见的毒菌子:















如何辨别有毒的菌子?
1、如果山上捡菌,一定只找自己认识的可食用菌。别被那些颜色灿烂的菌子迷惑——鲜艳好看的菌子多半有毒。
2、如果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杂菌,一定不要尝试。
3、 有毒的菌子,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色彩鲜艳,有疙瘩、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菌环,菌托以及奇形怪状。
4、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尽量不要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