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海变得如此丑陋,我们还有什么脸面迎接世界海洋日
文章来源公众号:木棉说
(ID:mumianshuo)
写在开篇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
当时,他已经意识到塑料袋的危害,要求老板在他找到可降解方法之前,不要让塑料袋上市,老板应允。
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老板违背诺言。这位伟大的工程师为捍卫尊严,最终选择自杀。
一百年后,塑料袋成了“白色污染”的代名词,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我想,这是马克斯·舒施尼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发明塑料袋的科学家没有过错,铸就一切因果的源头是人类的贪念。
贪念导致毁灭,这是亘古不变的预言。
1你的城市垃圾分类了吗?
“你的城市垃圾分类了吗?”最近荣登网上社交首选话题。
上周,上海作为全国第一个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管理的城市,规定以后扔垃圾要定时定点,并要按照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几类来严格扔垃圾。

当上海人叫苦连连,为全国人民贡献了一个又一个表情包的时候,外地人边笑边瑟瑟发抖,因为用不了多久,“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就轮到自己了。
因为住建部随后公布将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
这46个重点城市包括: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拉萨、日喀则、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看看有没有你家)
很多人心中产生一个疑问:
为什么突然之间我们这么急着垃圾分类?
答案是,再不开始,就没有时间了。
不仅在我们国家,全球都在紧迫行动。
在6月29日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G20成员国一致达成“蓝色海洋愿景”计划,以2050年为目标,将努力把海洋塑料垃圾减为零。
海洋垃圾从哪来,问问人类自己吧!
据报道,全球每年至少有64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正在对其他海洋生物造成致命影响
2它们无声挣扎,它们正在死去
据《太阳报》7月5日报道,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发布了一则新研究。
目前已发现有1116只鲨鱼和鳐鱼被海中塑料垃圾缠住,它们在海洋中苦苦挣扎。视频中一只灰鲭鲨被鱼绳缠住后继续生长,绳子已经长入皮肤并损坏脊柱。它们在孤独的深海里,疼痛、饥饿、窒息,甚至死亡,就是接下来的命运。令人心痛的是,研究人员表示真实数字可能要高得多。
作为海洋中战斗力超值的王者,鲨鱼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去年11月,在印尼国家公园里,一只9.5米长的抹香鲸尸体搁浅。
抹香鲸的死亡引起了环保人士的注意。
经解剖,人们在它的肚子里发现了12斤垃圾塑料。
包括硬塑料19件,塑料瓶4个,塑料袋25个,人字拖2个,绳子3.26千克,塑料杯115个。
生物学家说,海面上的垃圾被这只抹香鲸误食,消化系统无法消化胃里的塑料垃圾,最终导致严重的腹膜炎,无法进食,虚弱致死。
连海洋中的巨型生命都受到威胁,其他鸟类、鱼类更无法幸免。
很多鱼类甚至会将塑料袋误认成水母而吞食进去,这导致它们痛苦死去。
北太冰洋的中途岛上发现一只鸟的尸体,肚子里都是误食的无法腐烂的塑料垃圾:

一只海龟被废旧的渔网缠住身体,等待死亡:

被塑料勒死在海岸上的海狮:

被塑料吸管堵住鼻孔的海龟,救援人员帮它拔出的时候血流不止:


加勒比海中的一条咕噜鱼被红色塑料带缠上,性命堪忧:

它们无声挣扎,它们正在死去,导致一切悲剧的人类却毫不知情,毫不悔改。
美国科学家预测,不采取措施的话,到了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会比鱼还多!这将是怎样一番地狱般可怕场景啊!
当动物们一个接一个从地球消失,人类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3海洋垃圾已经多到,我们再也不能视而不见
联合国环境署此前研究,海洋垃圾的最大来源是陆上活动,占比最大的是塑料包装以及塑料袋,20%来自海上活动,比如废弃渔网、航运活动。

在世界最大洋——太平洋的中心,有一个被称为“大太平洋垃圾带”的区域。
这里漂浮着近8万吨垃圾,之前科学家做过预估,面积有一个欧洲那么大。
但根据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太平洋垃圾带比之前估计的大了16倍,成为海洋生态环境的致命杀手。
海洋,正以惊人的速度被人类污染、破坏……

海洋并不是人类垃圾的加工机,分解地,人类扔进去的垃圾,不会消失,不会腐烂,然后原封不动地被自然送回给人类。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海洋回吐垃圾的现象。
曾有一位在巴厘岛度假的网友拍到这样的场景:
一场风暴过后,那个宛若人间天堂的巴厘岛,让人再也无法辨认,垃圾遍地,散发恶臭。

风暴前,这里海水清澈,沙滩细腻;风暴后,谁还认得出这是风景如画的巴厘岛?

一些新闻媒体很不客气地给出了这样的标题:
人类若无止境向海洋倾倒垃圾,到最后,人类再也见不到那片纯净的蓝,只有得到一片垃圾波浪。

不止温暖地带的海洋受到威胁,甚至,地球最后的净土——北极圈也遭到了塑料垃圾的威胁。
前几天,香港明星余文乐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一段视频:
视频中,几个浑身脏兮兮的北极熊,像寻找最后一丝希望在垃圾堆中觅食。

它们的背景,是垃圾遍地的北极圈,这一幕揭开了人们对北极的纯净想象。
原来真实的北极:北极熊饿到饥不择食,垃圾占满了这块冰原。
这些垃圾不仅有人类的活动,还有洋流的“赠送”。
早前,在俄罗斯北部,靠近极地的地方出现了一片垃圾海。
科学家研究估计,这片水域现已经漂浮了洋流带来的约3000亿个小块塑料,但实际数量可能会更高。

塑料垃圾的来袭,对北极熊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科学家先后在北极熊的肚子里找到一块铝箔片、几张糖果包装纸、几把车钥匙和半条破毛巾等垃圾。
当世界开始变成一个垃圾场,当动物们因为垃圾开始接连死去,而身处其中的人类,当然无法幸免!
4 2015年,科学家在我们的食盐中发现了微塑料;
2017年,人们日常饮用的瓶装水中检出微塑料;
2018年,志愿者提供的大便样品中检出微塑料……
维也纳大学研究标明,估计全球有一半的人体内都能找到这种塑料微粒。
而海洋中的塑料微粒更是数量庞大,难以计数,这些微粒不可避免被海洋生物吸收。
就像纪录片《塑料海洋》里说的
“这些塑料微粒会进入食物链,不孕不育、癌症、自身免疫系统问题、内分泌紊乱、发育中儿童的行为问题、以及胎儿发育问题都与其有关!”
因果循环,皆有报应。
人类造的孽,最终回到人类自己身上。
有人说,我并没有吃塑料,为什么身体里会有塑料微粒?
答案很简单。

我们扔的垃圾进入自然界,被鱼类摄入,最后又回到了我们的餐桌。
你以为那些被扔掉的垃圾,跟自己无关,实际上你和这些动物一样,不过是把塑料吃回进了身体,最后不过是报复了我们自己。
而且,在这场垃圾战役中,人类避无可避。

在已经被检测到的人类摄取中,食盐、水,都被检测到了塑料微粒,但是谁能不吃盐,不喝水活着呢。
这些塑料微粒无法消化,也无法降解。
最终,它会成为随时压倒人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5
面对这一切因果,如果还不足以让人羞愧:
当你使用塑料袋享受方便的时候,太平洋一只鲨鱼正因误食塑料袋而挣扎死去;
当你中午叫份外卖大快朵颐的时候,大西洋里垃圾堆积,鱼类失去生存空间;
当你随手扔掉一只塑料水瓶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它会回到自己的身体里;

如果我们还心存一点良知与忧患,就应该意识到:
我们必须开始有所行动!
垃圾分类,一刻也不能等!
现在,你还会觉得垃圾分类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吗?
与真正的危险,人类的存亡相比,垃圾分类的麻烦根本不止一提!
仅仅垃圾分类这件事情,就是人类在参与自救所做的一项历史举动。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除了垃圾分类,我们还可以做:
1.准备一个反复使用的购物袋,外出购物就带上;
2. 尽量不外带\点外卖,尽量选择可降解饭盒;
3. 出门自带水杯,少制造塑料垃圾;
4. 不用塑料吸管,如果需要,可以选择纸管;
5. 少吃口香糖,它们含塑料成分,且无法回收;
6. 避免使用含塑料微珠的洗护产品,广泛应用于牙膏、洗面奶、沐浴啫喱等洗护产品。
如果垃圾分类是关乎所有人的一场自救战役,
那我们这时必须都要团结起来,
为了我们未来的人类家园,
一起打赢这场战役!
作者:木棉姐姐 本文原标题:《余文乐手机视频曝光,我看到了最残忍一幕》
来源:木棉说(ID:mumianshuo ),新女性全方位成长平台---传递成长价值、服务全球女性,相信知识,让女性更美。每晚九点不见不散。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