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导师有哪些?导师信息汇总
微信:wenshixiong2019,公众号【考研问湿兄】,美术设计考研资料分享
龙有忠
基本情况:
姓名:龙有忠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水彩教学法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师范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水彩画创作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副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2009年 岭南画院合作经费 项目《传承与超越——水彩水粉画展》
2011年 校级精品课程 项目《水彩实验实践教学团队》
2012年 广东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项目《美术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建设》
2012年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项目《融合创生型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3年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2012年项目
项目《水彩画创作示范课程》
2014年 创新强校项目《校级教学名师》
2014年 创新强校项目《水彩实验实践教学团队》
2014年 创新强校项目《水彩画》
2015年 创新强校项目《以科研创作加强水彩学科建设》
2015年 创新强校项目《培育省级:岭南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2015年 项目《研究生水彩画教学改革与成果推广》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主要著作
《别样风景·龙虎作品》、《喧嚣的结构—龙虎作品》、《龙虎水彩》、《龙虎素描集》、《新思维水彩画教程》、《水彩技法:风景》、《人物头像写生步骤》、《高考档案:色彩》、《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教学范本》、《厚积薄发·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60年》、《赓续与开拓—龙虎教授师生水彩作品展》、《学院的品格·中国“学院水彩”学术邀请展作品集》、《丰神彩韵——中国水彩名家人体作品提名展作品集》、《走向心象—龙虎、叶向明作品集》、《心迹—范勃 宋光智 龙虎作品集》、《主体与本体—龙虎、范勃、蒋剑韬、宋光智作品集》。
代表作
1992年 《黎村晨光》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粉画优秀奖;
2004年 《沪沽湖之春》入选55周年国庆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4年 《乡村铁匠》入选2004年广东第三届水彩画展,获优秀奖;
2008年 《快乐的日子之一》入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获最高奖优秀奖;
2009年 《快乐的日子之九》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9年 《唱支山歌给党听》(油画)、《快乐的日子之九》(水彩)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2014年 《唱支山歌给党听之6》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展览
2006年 中国水彩画教学与创作百年回顾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地点:南京。
2008年 “共铸辉煌” — 中国当代水彩画家名家邀请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山市文联主办。
地点:广东省中山市美术馆。
2008年 “百年华彩乐章—中国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
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地点:杭州西湖美术馆。
2009年 “龙虎师生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地点:广东省珠海市古元美术馆。
2009年 参加“云山雅韵 — 广东当代名家水彩画展”,广东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办。地点:广州广东画院美术馆。
2010年 海南风景系列参加中国当代水彩名家邀请展。地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2010年 参加“传承与超越 — 中国水彩、水粉画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院共同主办。地点:广东东莞岭南美术馆。
2010年 参加第二届《岭南名家水彩、油画邀请展》,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岭南画院、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地点:广东省岭南美术馆、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
2011年 “共铸辉煌 — 第二届中国当代水彩画名家邀请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地点:中山美术馆。
2011年 “梧桐聚凤 — 当代水彩画名家深圳邀请展”,由深圳市文联主办。地点:深圳美术馆。
2011年 “喧嚣的结构 — 龙虎作品展”地点:东莞岭南美术馆展出。6月10日至19日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巡回展出。
2011年 “百年华彩乐章 — 第三届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西冷印社、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地点:杭州西湖美术馆。
2011年 风景系列作品参加“主体与本体” — 龙虎 范勃 宋光智 蒋剑涛作品展。地点:珠海诚丰美术馆。
2012年 《唱支山歌给党听之No.11》《海量》《我爱国球》等七幅,参加“第四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广东画院主办。
2012年 《海量》《某次学术研讨会》,参加“差异性的表达” — 2012穗深港当代艺术邀请展,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主办。
2012年 《牧归》《晚归》参加“2012第三届中国·翠亨海峡两岸艺术家美术作品交流展”,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政协主办。
2012年 “龙虎水彩画展”,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古元美术馆主办。
地点:珠海古元美术馆。
2013年 参加“向王肇民致敬 — 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中坚力量”,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地点:华艺廊。
2013年 参加“广州美术学院水彩60年研究展”。地点:莞城美术馆。
2013年 参加“第四届中国(杭州)国际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地点:中国湿地博物馆。
2013年 作品《站着的女人体》《秋色满园》《沽湖之秋》,参加“百年华彩乐章 — 第四届中国(杭州)国际当代优秀水彩画家提名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地点:浙江美术馆。
2013年 参加“赓续与开拓 — 龙虎教授师生水彩作品展”,由广州美术学院、东莞画院主办。
地点:东莞岭南美术馆。
2013年 作品《黑罐子静物》《桃子与罐》《冷调静物》,参加第九届文博会美术馆主题展系列之“自由·多元 ——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优秀作品展”,由文化部、商务部主办。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2013年 作品《女人体26号》《女人体79号》《女人体80号》《侧坐女人体》,参加“异彩呈纷 — 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水彩作品交流展”,由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主办。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4年 “别样风景——龙虎作品展”,由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院主办,地点:中国美术馆。
2014年 参加“散点——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由广州美术学院、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主办。
地点:澳大利亚南澳大学。
2014年 参加“学院的品格——中国‘学院水彩’学术邀请展”,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5年 参加“丰神彩韵——中国水彩名家人体作品提名展”,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美术馆。
2015年 参加“重返山林”第三回:灵性之痕,由岭南画院主办,地点:岭南画院。
2015年 参加“心·目——多元的视觉艺术与设计实验”,由广州美术学院、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办,
地点: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2015年 参加“北纬23º/北纬35º——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联展”,由广州美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主办,地点:东京艺术大学大学美术馆陈列馆、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艺术空间。
2015年“别样风景——风景、人体、人物创作示范作品展”,地点:东莞新风格美术馆。
2015年 参加“‘当代’进行时——2015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地点: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
2015年 参加“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由文化部艺术司、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地点:中国美术馆。
2016年 《路上》系列作品参加“重返山林·灵痕智性”展览,由岭南画院、北京画院美术馆主办。
2016年 《快乐的日子》系列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年度提名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办。
安林
基本情况:
姓名:安林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本科 山水画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研究领域:
美术教育研究(现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山水画教学与创作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协会理事,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书画》中国花鸟画研究会研究员
主要科研项目:
广东省历史画创作中国画《子夜》1991年作(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
《写生与对景写生》(编著中﹒个人教学创作研究﹒2010年至今)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触探时髦》发表《美术》,
论文《收妙创真﹒澄怀墨象》发表《中国书画》,
1989年作品《藏女》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质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广东省优秀作品评选纪念奖”。
1993年作品《远声》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二等奖,“广州美术学院关山月教学基金中国画创作奖”。
1994年作品《丽人行》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金奖;《初醒》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铜奖。
1995年作品《丽人行》获“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
2003年作品《大气》获“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学术奖;《家园》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质奖。
2006年作品《夏山图》获“广东美术大展”优秀奖。入选“百年中国画展”等一系列大型学术展。
出版有个人画集七册
蔡伟国
基本情况:
姓名:蔡伟国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3316114683
电子邮箱:weiguog@126.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美术学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美术学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水彩画创作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蔡伟国,男,1960年生于汕头,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90年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院美术教育学院副教授,在第二工作室从事水彩画艺术教学及创作,广东美协会员。
主要参展:
1992 作品《油山烽火》——入选广东美展
1997 作品《絮语》——入选广东美展
1999 作品《金色的池塘》——参加巴黎艺术城大展
2003 作品《青瓷·南北佳果》——参加广州美术学院院展
2003 素描《女人体》——参加广州美术学院院展
2006 作品《干荷》——参加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师大举办院展
2006 作品《静物组画》——参加中国当代水彩画邀请展
2010 作品《失控》——参加学院派之探索——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水彩画展
2010 作品《销蚀Ⅰ》《销蚀Ⅱ》——参加广州美术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学院联展
2010 作品《逐步》《疗伤》《阁楼》——参加胡钜湛、陈秀莪从艺六十年暨师生邀请展
2011 作品《销蚀Ⅰ》《销蚀Ⅱ》——参加广州美术学院、汕头大学长江艺术学院联展
2011 作品《销蚀Ⅰ》——参加首届广东省高校水彩画学院展、获学院奖
杂志刊登:
2000 作品《风景》两幅——2000年3月《艺术界》2000年3月、4月号
2001 作品《絮语》、《拾柴》——2001年7月《灵动·中国水彩》
2007 作品《折叠椅》——发表于(2007中国当代艺术)丁正耕著
2007 作品《有白丝巾的静物》——发表于《高等美术院校装饰画新作——广州美术学院》
2007 作品《静物——青瓷系列之五、秀梅》——发表于《新思维水彩画教程》
论文:
2001 《色彩实证论的消解——关于色彩语言的哲学思考》——2001年9月《美术学报》总第29期
2001 《感觉的发现与形式的生成——绘画教学的研究》——2001年4月《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第21卷第2期
2001 《绘画是一天性——纪念图鲁兹.劳特列去世100周年》——2001年8月《艺术界》2001年第四期总期号75号
2002 《现代商业橱窗展示设计》——2002年6月《21世纪设计丛书》
2002 《装饰色彩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南方的风》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7 参与编写《新思维水彩画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龙有忠主编)
2007 编著《高等美术院校装饰画新作——广州美术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
2015 编著《水性材料与实验艺术工作室基础教材》——岭南没出版社(蔡伟国主编)
陈少明
基本情况:
姓名:陈少明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13902269504
电子邮箱:jm4@163.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工业设计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学士 艺术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展示设计研究(展示设计的规划及营运系统设计研究)
展示设计研究(展示设计的媒介与设备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主要科研项目:
省级项目《基于岭南园林的展示设计人流动线研究》2014GXJK083
国家级项目《从岭南园林解析展示空间流动性规划》(指导学生)编号22011003
省级软科学项目《增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问题研究》092400450012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城市及其象征:一种与城市生活有关的意识状态的革命性演变”
《文艺研究》ISSN0257-5876
论文“从城市起源看其色彩性格的形成”
《美术研究》ISSN0461-6855
论文“民间美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大舞台》ISSN1003-1200
论文“展示设计的形式美”
《作家》ISSN1006-404
陈少珊
基本情况:
姓名:陈少珊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891246606@qq.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学士 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硕士 国画教材教法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美术教育研究(现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主要科研项目:
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历史与叙事》《破碎的逻格斯》《造化于心源》《语言与图式》的编委
岭南美术出版社特邀 2006年
《工笔鸡的画法》2016年 广州美术学院科研项目
《“岭南画派”的地域认同与艺术传播研究(论文)》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科研项目
主要作品及展览、获奖、收藏机构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其他组织的展览并出版。其中主要作品如下:
1、作品《大吉之一》、《大吉之二》、《大吉之三》、《梅石烟岚图》在湖北美术馆展出并出版。2016年
2、《梅石烟岚图》入选“中国梦南粤心--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2014年3、《大吉系列》入选“丹心墨语---广东省高校中国画作品学院展”并出版 2014年
4、 作品《牡丹图》选入“花城百花迎亚运—广州花鸟画作品展览”2010年
5、作品《幽禽烟霭》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5年
6、作品《金贝堂之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澳门)2000年
7、作品《金贝堂之秋》入选建国50周年省美展并获铜奖1999年
8、作品《春寒》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画鸟画展览1999年
9、作品《在河之洲》入选建国50周年省美展。1999年
10、作品《花季》入选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并获优秀奖1999年
11、作品《南天丽日》入选广东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中国画第一回展 1997年
12、作品《梨花春雨》入选1998年“金彩奖、牡丹杯新人奖画展” 1997年
13、作品《闪光的记忆》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 1997年
14、作品《晖》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入选建国45周年广东省美展
15、《岭南春》入选庆祝建国45周年广东省美展
获奖作品:
1、作品《金贝堂之秋》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广东省美展铜奖,1999年
2、作品《花季》获“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最高奖项—优秀奖 1999年
3、作品《大吉系列》在“丹心墨语---广东省高校中国画作品学院展”中获一等奖2014年
4、作品《梅石烟岚图》获“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14年
收藏作品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论文/著作/出版:
专著:
1、专辑《陈少珊作品集》2000年(台湾辰雨艺术中心出版)
2、专辑《21世纪广东中青年美术家丛书·陈少珊》200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3、专辑《中国现当代名家精品丛书·陈少珊工笔画精品集》 2008年(天津杨柳青画社)
4、专辑《维美新势力——陈少珊工笔花鸟画精品选》2008年(福建美术出版社)
合集(主要):
1、1986年 作品《弹吉它的少女》选编入《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学生研究生作品集·广州美术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
2、1994年 《晖》编入《第八届全国美展作品集》
3、1995年《紫菊》选编入《中国画摹本》(岭南美术出版社),《春寒》选编入《广州美术学院95院展作品集》
4、1997年《春寒》选编入《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作品集》(中华国际出版社)
《金贝堂之秋》选编入《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金贝堂之秋》选编入《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5、1998年 《闪光的记忆》选编入《世界华人书画展作品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花鸟》选编入《“中亨杯”全国书画大赛精品集》(民族出版社)
《南天丽日》选编入《广东中国画展第一回展》(岭南美术出版社)
6、2003年 《在河之洲》《金贝堂之秋》选编入《广州美术学院作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
7、2004年 《玉雪烟霭》选编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岭南美术出版社),
8、2005年 《晖》《金贝堂之秋》选编入《当代中国画优秀作品集·花鸟》(人民美术出版社)
《牡丹图》4幅选编入《中国当代名家画库·牡丹精选》(叁)(天津杨柳青画社)
9、2007年 《晖》、《金贝堂之秋》选编入《名家名画》珍藏版(人民美术出版社)
《农家四屏》选编入《两岸三地岭南画派邀请展作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10、2010年《牡丹图》选编入《花城百花迎亚运—广州花鸟画作品集》(中国文艺学术出版社)
11、2011年 《大吉之一》三幅选编入《融合-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建院30周年教师作品集》
中国艺术家出版社
《花鸟之一》等十一幅选编入《当代岭南名家作品分析新小品专题》(安徽美术出版社)
12、2012年《岭南春秋》四屏、《俯》、《聚》选编入《当代岭南2011-2012中国画年鉴》安徽美术出版社
13、2014年《大吉图之一》《大吉图之二》选编入《丹青墨语-广东省高校中国画作品学院展获奖作品集》
《梅石烟岚图》选编入《传承开拓-当代岭南中国画大展作品集》安徽美术出版社
论文发表:
1、《创作琐谈—工笔国画《晖》创作思路小析》刊登《 广州美术研究》1995年
2、《立象以尽意》发表于《南方的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论文集》2002年
《工笔花鸟画虚实问题的研究》 发表于《艺术界》2003年第5、6月号双月刊
3、《工笔花卉写生研究》 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第四期
4、《工笔国画《晖》创作思路小析》 发表于《艺术界》2003年第7、8月号双月刊
5、《立象以尽意—传统工笔花鸟画形的意象性初探》发表于2003年《美术大观》第7期
6、《岭南画派的地域文化成因探源》发表于2016年《画廊》第11期
陈湘波
基本情况:
姓名:陈湘波
性别:男
职称:一级美术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美术教育研究(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中国画教学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编辑出版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协会关山月研究会副秘书长、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深圳市文联委员、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曾参与和策划了多种重要的美术展览和学术活动,并曾担任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组织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组委会办公室主任。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别当任深圳大学美术学研究生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等,为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六届人大代表。
主要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代表作/展览
《蛇口记事》参加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美术馆承办的“甲午•甲午——百年强国梦”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2014年8月,
《荷•秋籁》、《东风信》、《时闻风露香》、参加“反观工笔•中国当代工笔画学术邀请展”于2014年12月《润物无声》、《听涛》、《荷·映日》参加“多重空间•2014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2014年12月28日
《清风晓露碧荷香》、《江涵秋影》参加“岭南风范•当代岭南中国画邀请展”,2015年5月,台北
《圣母妈祖宝像》、《四时风雨得清音》、参加“墨韵岭南•2015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展览时间:2015年11月
《张家界所见之一》、《张家界所见之二》参加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创作活动作品展,2016年5月。
个展
“草木芳华•陈湘波作品展”,在香港大会堂展览馆展出(2008年)
“素心悟道——陈湘波作品展”于2015年12月在深圳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深圳市文联、深圳美术馆联合主办。共展出作品89幅。
还推出《百年山月——陈湘波文集》与《素心悟道——陈湘波作品集》。后于2016年4月和6月又分别在东莞岭南美术馆、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巡展。
2016年3月应邀为“G20主席贵宾厅以竹为主题创作瓷瓶工笔绘画《大度虚怀自从容》。
2016年9月3日,由中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由深圳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承办的“吐纳英华——陈湘波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展览展出46余幅工笔画。
著作
2015年12月由《百年山月——陈湘波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当代中国画市场调查报告·陈湘波卷》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2011年),
《水墨联想·中国画集陈湘波卷》香港雅真艺术有限公司出版,(2010年),
《草木芳华·陈湘波画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艺术大师之路·关山月》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3年)
《中国画范本丛书·陈湘波现代工笔花鸟》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2001年)
论文
《工笔花鸟画艺术语言的虚拟性与现代形式的衍变》8800字收入《20世纪花鸟艺术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6月。
《随类赋彩与悟得活用——中国国色彩问题初探》8300字收入由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周楷、中央美术学院诸迪等主编的《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广西美术出版2000年7月。《美术馆在知识生产和知识互动方面的作用与责任——以关山月美术馆为例》发表在2015年第5期《美术观察》【热点述评】栏目。
《国家收藏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的一次成功实践——对深圳市人民政府对关山月先生系列作品收藏的思考》发表在2016年第7期《美术观察》【热点述评】栏目。
《关山月与〈绿色长城〉》发表在《光明日报》【美术评论】栏目2016年8月8日
阚宇
基本情况:
姓名:阚宇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yukan_kanyu@163.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文学士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设计教育研究(平面设计与教学研究)
设计教育研究(字体设计及发展沿革)
主要学术兼职:
主要科研项目:
2014年 创新强校项目《字体的应用与设计》
2014年 创新强校项目《汉字设计的智慧》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拉丁字体的起源与发展》(论文,2004)
《中西文字体风格比照》(论文,2006)
《巴黎地铁字体应用的考察》(论文,2009)
《古希腊碑铭字体——对雅典卫城博物馆的考察笔记》(论文,2009)
《字体的应用与设计》(专著/教材,2012)
《合文与字体设计》(论文,2012)
《方块汉字的形成》(论文,2014)
《敕勒歌-哥特体》(西文书法,2015)
《绿色中国梦》(海报,2015)
《国旗,为遇难者送行》(海报,2008)
劳业辛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975710306@qq.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北京电影学院 青年骨干访问学者
硕士 电影摄影 北京电影学院
学士 自动化 合肥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
摄影与数码艺术研究
影视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广东省高教摄影教育专委会副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影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省级项目,主持
《利用数字化影像保护与传承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项目,主持
《中国大百科全书》“摄影卷”编委,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
充满血腥的石油——《血色将至》摄影谈 《电影艺术》
当代数字电影摄影镜头研究 《现代电影技术》
电影画幅与影像质量 《现代电影技术》
文明之源的呈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摄影谈
《世界遗产在中国》电视系列丛书编委会(湖南科技出版社)
数字时代的区域曝光法——大光比环境下的拍摄与后期处理 《中国摄影》
冷峻的光影时空——论杜琪峰黑帮电影的影像造型艺术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动静两相宜——小议尼康D90革命性的突破 《中国摄影》
动态影像艺术中的运动研究 《美术学报》
《蝙蝠侠6:黑暗骑士》IMAX的拍摄 《电影艺术》
寻求与国际化接轨的商业大片 《电影艺术》
心性文化与真善美 《学术研究》
死亡之舞——《黑天鹅》的摄影创作 《电影艺术》
基于3D摄影技术的出版传播问题研究 《艺术科技》
中西文化形态之大别 《清华学报》
电影电视艺术 《广东社会科学年鉴》
数字时代电影语言的拓展 《电影评介》
著作:
《艺术欣赏》 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照相器材维修:高级技能》 编委,国家劳动部培训教材
《摄影手册》 编委兼撰稿,中国摄影出版社,国家“九五”重点课题
《镜头•剪辑•语言》 独著,岭南美术出版社
部分作品:
电影短片 《起跑线》、《再见、童年》、《Mr.雷》系列
数字电影:《塬上春来早》、《也爱陌生人》、《香宁进城》、《对不起,吓着你》等
高清纪录片:《王者之器》、《丰碑》、《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系列——殷墟》、《消失的中国古代建筑系列——南京大报恩寺》、《坑头学校》、《远方的礼物》、《青城公主府》、《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出品)等
李凯煌
基本情况:
姓名:李凯煌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学士 师范专业 广州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教师进修班
研究领域:
水彩画创作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1989-2009年,中国画、水彩画作品分别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1996年-2008年,水彩画作品入选第三、四、八届全国水彩水粉展。其中《红红的风车》、《新装》获得第三、四届全国水彩画展铜、银奖。作品《红红的风车》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及《二十一世纪中国传世名画集》。《新装》2006年参加百年中国水彩画展并编入《中国百年水彩画集》。1997年,中国画作品《小小的桥梁》入选中国历史画艺术展。1998年,参加全国中青年画家提名展。2008年,参加当代广东中青年水彩画家提名展。2008年,水彩画《城市美容师》入选全国改革开放开放30周年美术大展,并获优秀作品。2001年,应德国汉堡西诺金文化公司邀请赴欧洲交流考察,2011年至2014年聘为广东画院签约画家。曾有许多美术作品和学术论文发于《美术》、《艺术评论》、《美术观察》、《广州美术学院学报》等。
李伦
基本情况:
姓名:李伦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3602779406
电子邮箱:arlunlee@163.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学士 漆画专业.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漆艺术研究(漆画艺术研究)
漆艺术研究(漆立体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漆器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1、东张西望:传统漆艺术的当代转型11XJA026
2、我看我世界—艺术大师王肇民先生13XJB007
3、以国际交流促漆艺专业建设—“2015髹漆之深度中外漆艺教学研究展”
4、漆画艺术实验室规划建设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髹漆之深度·对漆艺术的教学与思考》
论文:《漆学、漆事-李伦的习漆小记》
著作:《髹.行》李伦作品集
著作:《髹漆之深度-2015中外髹漆艺术教学研究展作品集》
教材:《漆画艺术与设计》
展览:作品:《潜》获2014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提名作品)
作品:《山行图》获“第二届全国漆画展”美术提名奖
作品:《夜猎图》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主要参展作品:
1986 漆画《佛像》获“中国漆画展”工艺奖---中国美术馆
1990 漆画《小草》获“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展览”优秀展----北京
1991 漆画《和平天使》入选《中国日本现代漆艺展》----福建画院
1992 漆画《云》入选“首届广东漆画艺术展”----广东美术馆
1998 漆画《夜光》入选“世界漆画展”----中国台北
1999 漆画《夜光》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2 漆画《花季》入选“首届广东漆画艺术展“
2002 漆画《凤鸟人纹》获“首届全国漆画展”优秀奖----厦门
2002 受邀参加“首届中国漆画学术提名展”----广东美术馆
2002 漆画《卷草人纹》等参加“首届中国漆画学术提名展”—广东美术馆
2004漆画《风景》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南京
2005 在北京参加“中国当代漆艺2005学术邀请展”----北京798
2005 漆画《神解》参加“广东第二届漆画展“并任展览策划及评委----广东阳江艺术馆
2006 漆画《月蚀》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美术大展”铜奖----广东美术馆
2006 漆画《凤舞》、《素》、《云》作品入选“第四十二届日本昭和会展”----东京
2007 漆画《山行图》 获“第二届全国漆画展”美术提名奖----广州艺术博物院
2008 漆画《云起》入选《视野• 形象》----国际当代绘画与雕塑邀请展
2009 漆画《夜猎图》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1 举办国际漆艺“漆匣演义”三人展——广州53美术馆
2012 漆画《觅》入选“第三届全国漆画展”——南京
2013 漆画《精·气·神·象》入选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
2013 漆画《春分》入选韩中当代漆画展
2014 漆画《潜》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
2015漆画《玄黑》、《无名氏2》、《元气》、《阳》、《精·气·神·象》等漆画入选“髹漆之深度中外漆艺 教学研究展”
2015 漆画《阳》入选北纬23东京艺术艺术大学与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东京
2016 漆画《卧月》、《蟠云》入选2016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
2016漆画《潜》入选国际现代大漆艺术展-韩国
2016漆画《浮像》、《破物》入选2016湖北当代漆艺邀请展
2016 漆画《界》入选2016破冰时代-中国当代漆画展
刘凯
基本情况:
姓名:刘凯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3903077530
电子邮箱:gdliu@126.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美术学(水彩画)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美术学(美术教育)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水彩画创作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广东省高校水彩画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水彩画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水彩专业教学改革
2 水彩专业的中英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3 水彩专业中英教学国际交流展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水彩画艺术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问题初探》发表《中国水彩》。
“中国水彩画发展之尴尬”发表《美术研究》。
“人体水彩画教学之我见”发表《美术观察》。
作品:《南丹雨》入选89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女人体1》入选《名家人体艺术》。
《女人体》入选“首届中国水彩画艺术作品展”。
《背向的女人体》入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集》。
《窗》入选“第三届广东省水彩作品展”。
《女老人体》入选“首届中国当代学院水彩艺术展”。
《坐着的女人体》等入选“中国水彩画教学与创作百年回顾展”。
《人体》参加“中国当代水彩画邀请展”。
《里湖新雨后》获第四届广东省水彩画作品展铜奖。
《晨》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快乐的日子》等参加“中国水彩、水粉画邀请展”。
《千杯少》入选第五届广东省水彩作品展。
《歌声依旧》入选第九届全国水彩·水粉作品展览。
广东省第六、七届水彩画展评委
刘三健
基本情况:
姓名:刘三健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美术科学 西安美术学院
学士 设计学科 西安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设计艺术研究
绘画艺术研究
摄影与影视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教育部戏剧影视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员。
主要科研项目:
广东省数字影像示范教学中心
广东省数字影像产学研中心
广东省跨媒体影像基地
广东省数字影像与数字工业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商业插画教程
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工艺
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美术·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美术·工艺
新传播语境下的摄影《数字影像与跨媒体创新研究》
世界摄影《玩出摄影感觉,搭起入行平台》
中国高校摄影教育概览《广州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介绍》
邵宏
基本情况:
姓名:邵宏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博士 文艺美学 暨南大学;艺术史 中国美术学院
硕士 艺术史 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无
研究领域:
中外美术比较研究
西方艺术史学史研究
中外设计史论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广东美学学会副会长
同济大学视觉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代日本文艺批评的文化研究”(批准号:11BWW016)
本人排名:第二下达时间:2011年7月项目来源:暨南大学到位经费:15万项目进展:2014年6月完成下达单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公室
2.“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设计学概论”(教高函[2012]21号文)本人排名:第二主编下达时间:2012年11月项目来源:广州美术学院到位经费:无项目进展:2013年8月完成第三版修订下达单位:国家教育部。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主要著作:1《艺术史的意义》(湖南美术出版社)、
2《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3《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4《西方艺术设计经典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
5《设计学概论(第三版)》(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6《设计的艺术史语境》(广西美术出版社)
主要译著:1《美术术语与技法词典》(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2《论艺术与鉴赏》(商务印书馆)、
3《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东方出版社)
5《艺术批评史》(商务印书馆)。
盛檬
基本情况:
姓名:盛檬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联系电话:13650766852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学士 版画专业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美术教育研究(素描教学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综合材料绘画造型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远古回音》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
《沙漠驼铃》获阿尔及尔世界文化荟萃集体金奖。
论文《素描教学散议》等数篇文章发表在广州美院美术学报
童小明
基本情况:
姓名:童小明
性别:男
职称:教授,高级环境艺木设计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TXM18@163.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学士 工艺系装潢专业 广州美术学院
研修 环境艺术系 中国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1、展示信息整合设计研究
信息的多样化与复杂性成为设计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它与媒介的多元化及快速的传播需
求紧密相联,因此,展示设计自身特征与创作方法也应适时而变。展示信息整合设计研究是以
受众为对象并以受众为始终,专注于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使用以及相关知觉媒
介效用的方式、方法研究。通过建立信息架构、内容和知觉层级,形成秩序与逻辑,以实现
信息资源在展示空间中的合理化、系统化以及媒介方式的多元化来促进主体与客体的最有效
沟通,是最大化和最优化挖掘信息内在价值,整合多种媒介方式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研究。
2、知觉与空间体验设计研究
人接受信息主要依赖于视觉,但随着受众体验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感受开始
趋于全方位的要求,除视觉以外,触觉、听觉、嗅觉、甚至味觉方面的感受也得到了越来越
多的重视,它们是构成多维和多重复合体验不可或缺的生理基础。知觉与空间体验设计研究
涵括了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情绪和身体意识等范畴,着重空间体验中非物质要
素的研究,其目标是构建展示空间的情感体验,强化受众的场所记忆,使受众通过多感官、
多通道的知觉体验获得对展示主题和内容的理解。
主要学术兼职:
主要科研项目:
教学科研项目:
1、展示设计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2、展示设计校级精品课程
工程设计项目:
1、上海大剧院公共空间深化设计与施工1998
2、广东南海凤凰山庄会所设计与施工1999
3、三亚光大休闲会馆室内设计与施工2000
4、广州AEC汽车城建筑与景观改建设计2001
5、中山市小揽地税局办公大楼室内设计2002
6、广州市华泰轮毂会展设计2003
7、广州市地税局珠江新城办公大楼室内设计2004
8、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广场主体建筑与景观设计2003
9、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烈士史料馆设计2004
1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大楼室内设计2006
11、珠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办公大楼改建及室内设计2005
12、御水零三号室内设计2009
13、广州市天天洗衣华南总部中央工厂建筑与景观改建设计2014
14、广州市天天洗衣世界博物馆设计2016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论文
1、《室内节点设计—上海大剧院大堂及公共空间的设计与施工》《ID+C》1998.02
2、《从传播模式看展示设计》装饰2004.10
6、《设计分析——基于展示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美术学报2012.05
3、《符号学视角的艺术展示空间》艺术评论2007-11
4、《展示空间中的非语言特征》美术学报2009-05
5、《叙事空间--构建展示空间的情感体验》装饰2012.11
7、《面向会展产业的会展设计专业建设》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3.07
8、《对空间体验的观照—展示空间中的情节设计》艺术教育2013.06
9、《以受众为导向的展示设计》广州美术学院论文集2014.08
著作
《会展空间设计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02
代表作
1、《上海大剧院》获“改革开放二十年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成就展一等奖”和“2002年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建筑工程“鲁班奖”
2、《步入心灵的空间—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建筑与景观设计》获第五届为中国而设计“入围奖”。
3、《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烈士史料馆》获2006第二届国际建筑艺术作品大奖赛“金奖”和第九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优秀奖”。
4、《兰博基尼汽车展示中心》获第九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银奖”。
5、《总有清风—御水零三号室内设计》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
吴慧平
基本情况:
姓名:吴慧平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博士后 艺术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 人文地理学 中山大学
硕士 美术学 首都师范大学
学士 地理学 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领域:
书法与地域文化研究
书法的教学与创作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书法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科研项目:
主要致力于艺术文化地理、书法鉴赏、书法教学与创作、岭南画派等研究领域。曾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校级以上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曾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理论二等奖,第九届书学研讨会二等奖等奖项。是全国艺术科学2005年度课题《书法、地理与文化研究》,2012年度课题《转型时期中国城市新移民艺术家的地方感与文化认同研究——以岭南画派为例》,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项目《近现代岭南书画艺术的文化地理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 第八批培养对象。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代表作有《略论地理环境与中国书法》(1996)、《书法文化地理研究》(2009)、《从书与画的并置看书法与绘画的关系》(2012)、《书法欣赏新论》(2014)、教育部审定中小学课程教材《书法练习指导》(2014)、广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走进岭南书法》(2014)、《从论〈兰亭序〉的真伪到唐太宗的“造星运动”》(2015)等。
张弘
基本情况:
姓名:张弘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自愿公布)
电子邮箱:2509783384@qq.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1979-1983年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本科学习
1998-2000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学习
研究领域:
美术教育研究(现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没骨人物画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政协委员兼省政协书画会副秘书长、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科研项目:
大型中国画《同舟共进》,广东省政协邀请,广东省政协收藏,2015年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获“百年风云-广东近当代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广东省委宣传部等,2011年
全国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项目负责人,,教育部体卫艺司,2003—2010年
“广东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统一战线美术作品展览”特约创作, 广东省委统战部,2010年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关于绘画语言的思考,《美术》,
论传统工笔画色彩的特性及其现代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以美术教育为龙头打造多元化办学特色,《美术学报》,
关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办学的思考《美术与设计教育》
创作手记《第二届广东画院学术提名展—国画中“历史”》
关于素描---结构与线条,《高等美术学院教师示范作品集-----张弘素描》
《藏真-----张弘画册》长城艺术出版社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作品集-----张弘》岭南美术出版社
《不灭的火焰》、《日月盈昃》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十月秋染山》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日落而息》(水彩画)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东方寻梦》获广东省第五届中国画展银奖。
《毕业N年的某次欢聚》参加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广州美院美教教师作品展
《亦复如是-----张弘水墨》展览惠州市博物馆
郑念军
基本情况:
姓名:郑念军
性别:男
职称:教授、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gzmugu@163.com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硕士)
学士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展示设计研究(展示图形空间研究)
展示设计研究(会展设计研究)
展示设计研究(展示媒介设计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展览展示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装饰行业协会展示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
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
广东省艺术设计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
全球世界博览会联盟世博馆设计专业委员会主席
“中国展示·展示中国”首届中国展示空间设计大赛评委会执行主席
主要科研项目:
2010年,精品课程:展示空间设计,
2010年,展示空间图形的构成原理,
2015,“岭南艺术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课题:
一“墙语”、二“门道”、三“窗景”
2015,广州美术学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教学科研基地项目,
2016,艺术与科技学科课题:“博物馆中的交互展示和公众考古的研究”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共同合作研究。
2014-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岭南艺术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2014年-2016年,艺术与科技专业综合试点改革,
2014年-2016年,艺术与科技示范专业建设,
2014年-2016年,艺术教育专业综合试点改革,
2014年-2016年,跨学科的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学术论文:
1、《偶然天成――漫谈现代陶艺的语言特点》
2、《展示设计中的‘唯物主义’》
3、《论展示空间语言的构成特征》
美术与设计(1008-9675)/2010/郑念军
4、《意念的形成与图形化设计》
艺术教育(1002-8900)/2007/
5、《展示空间图形的构成与演变》
美术学报(1004-1060)/2009
6、《融汇多元、创意为先——展示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
美术学报(1004-1060)/2011
7、《星海永耀》
广东建筑装饰(1008-7893)/2008
8、《空间,还是空间——浅谈展示空间设计原理》
《南方的风》(ISBN 7-80674-269-7)/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9、《意念的形成与图形化设计》
《全国师范院校工艺设计教学研讨会论集—工艺设计教学研究》(ISBN 7-80627-031-0/I.72)/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
10、《展示设计边缘化和学科融合》
《装饰》总第156期ISSN0412-3662,CN11-1392/J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清华大学
11、《展示设计的空间意义》
《美术学报》ISSN1004-1060,CN44-1135/J/广州美术学院
主要著作
1、《广州美术学院展示设计作品集》
(ISBN-7-5398-1628-7)/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郑念军主编
2、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教程《展示设计》
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郑念军主编
3、《布玩具设计与制作》
(ISBN 7-5398-0338-X/J–332)/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年/郑念军主编
4、现代设计教学丛书《品牌展示设计》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郑念军主编
5、《陶艺制作》
6、《景观设计师培训考试教材》
(ISB 7-112-08028-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编委
7、《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图案作品集》
(ISBN 7-5344-0764-8)/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8、《建筑与室内设计年鉴》
(ISBN 7-80522-679-2/TU.8)/广州市建筑装饰协会/2003
代表作/展览:
1.2003年广东八和会馆环境艺术设计,
2.2003年詹天佑纪念馆展览艺术设计,
3.2003年广州AEC汽车城会展设计,
4.2004年洗星海纪念馆展览艺术设计,
5.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办公大楼公共办公空间设计,总设计,
6.2008,康有为纪念馆展陈设计,
7.2008,宁夏交通博物馆展陈设计与施工
8.2010,南越王宫博物馆展陈设计(创意)
9.2012-10,“农民工博物馆”入选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
10.2014,广州民俗博物馆布展设计,
11.2014,九江侨乡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
12.2014,南海一号仿古船陈列布展设计及施工,
朱松青
基本情况:
姓名:朱松青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素描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美术教育研究(造型学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漫画造型与创意)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美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科研项目:
广州美术学院200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廖冰兄与中国漫画》;
广州美术学院2009年度科研项目《美术原理架构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2011年度科研项目《美术原理体系化(造型学)研究》。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油画《青山恋》入选1988年“绿化广东画展”;
油画《乡村女教师》获1988年“广东省首届园丁书画展”优秀奖;
油画《奔腾》入选2001年“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
油画《铁流》入选2003年广东第二届油画艺术大展;
油画《行云》入选“2005广东体育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油画《浩然正气》2003年藏于博罗县博物馆并被复制应用于东江纵队纪念馆序幕厅;
油画《邓演达》2004年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于黄埔军校名人馆;
油画《风吹来的沙》2012年入选“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版画精品展”。
雕塑《东江纵队群雕》(合作)2003年由东江纵队纪念馆藏于该馆广场,并应邀入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回顾展》。
漫画《不提不让》获1988年“《广州日报》首届社会漫画大赛”一等奖;
漫画《无题》1989年入选七届全国美展;
漫画《信任危机》1994年入选八届全国美展;
漫画《哈哈哈》入选“子恺杯”2002年中国漫画大展;
漫画《园丁》2004年入选十届全国美展;
漫画《黑矿主》2006年入选“子恺杯”中国漫画大展;
漫画《放心蛋》2009年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
作品四幅入选1998年第14届国际素描展(在克罗地亚举办)。
1997-2000年参与创办并主持《羊城晚报》幽默版。
论文《高等美术教育当前实际与未来变革》2008年获广东省教育厅一等奖;200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研论文三等奖。
论文《论造型学》2011年获广东省教育厅科研论文三等奖
专著《造型学概论》2015年出版。
左正尧
基本情况:
姓名:左正尧
性别:男
职称: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培养部门:美术教育学院
办公电话:020-84017541
教育背景:
硕士 艺术 武汉理工大学
学士 中国画 广州美术学院
研究领域:
水墨艺术研究
陶瓷艺术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大学城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陶艺协会会员(IAC)、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第11届、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初评、复评评委。
主要科研项目:
论文/著作/代表作/展览:
1960年出生于湖北公安,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大学城美术馆馆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陶艺协会会员(IAC)、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第11、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复评评委。曾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广州三年展、新疆双年展、再水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展览。出版画册多部,作品曾获金奖、银奖和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新疆当代美术馆、岭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多家专业机构收藏。作品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世纪中国当代美术史》(全英文版)以及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艺术史》等十多本美术史载入。
来源:广美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