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工作15小时超负荷!这5件事千万别做,身体才是你的重资产!
现在已经正式进入三伏天。
而今年,是40天加长版!
高温天气,对于我们工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连续施工,工作环境闷热,不仅容易疲惫,也容易引发身体不适。
就在昨天,媒体报道了在长沙有一位35岁的装修工人,在完成连续15小时的室内施工后,出现持续性胸痛,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高温和劳累轻易就能将人撂倒
这位工友是一名室内施工人员,主要负责防蚊网的铺装。
7月5日当天,他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由于天气比较闷热,中间喝了好几瓶冰水,晚上下班后回到家又吃了两块冰西瓜。
没想到,入睡后出现了持续性胸痛,且疼痛不断加重。
意识到身体不对劲,他赶紧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被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医生建议他立即做冠脉造影检查,检查后,术中发现其心脏的一根主要血管完全堵塞,植入一枚支架后,开通了堵塞的血管,胸痛才缓解。
35岁的年纪,可以说正是壮年。这么年轻的身体都吃不消,可想而知连续工作的强度有多大。
无独有偶,今年6月也有一起报道,临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河东区高架桥与滨河大道交汇,一名工人被困,情况紧急。接警后,临沂消防河东九曲中队立出动2辆消防车12名消防员赶赴现场。

被困的是正在户外施工的工人。天气升温,加上持续作业,导致突发疾病晕倒,并失去意识,情况十分危急!
工友们的工作是很不容易,很多人也无法体会其中心酸。外面大太阳,室内蒸火炉。工作任务紧,强度大,真的一刻也舍不得休息。
可是,发生意外情况,家人也会跟着着急、心疼!所以,感到不适,就不要硬抗。
身体才是你的首要资产,为家人打拼重要,一直能打拼才更重要!
室内工作没有高温津贴吗
高温津贴不仅是室外工作才有,而且用人单位坚决不能用饮料冲抵高温津贴!

符合条件的室内工作人员也是有津贴的。
室内工作场所温度在33℃以上、35℃以下的,高温补贴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35℃以上37℃以下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标准发放;37℃以上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标准发放。
今年,全国总工会发出通知:用人单位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冲抵高温津贴。
这5件事千万别做
如今正式进入三伏天,不论室内施工还是室外施工,都需要注意身体。
三伏天可以养生,但更要“避病”!以下5件事,工友们千万要注意!需要的可以直接收藏。
1.夏季少吃西瓜,换吃丝瓜和人参
夏天瓜果多,大家都喜欢吃西瓜之类的解暑。但是这类瓜果性寒,多吃不益。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不上火不伤阴。不习惯人参口味的工友们可以选择多吃丝瓜,它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2.不吃冷饮雪糕
不吃冷饮真的是个考验,但对于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的工友们来说,用冷饮降温是很危险的,这样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刺激心脑血管。最好还是喝常温的白开水!
如果下工后,想吃点有味道的,可以喝点冷粥。不是带冰沙的那种。最好是从冰箱里拿出来,恢复到接近室温但还有些冰凉的就很好。推荐山楂粥,生津又养胃。

3.头发吹干才能睡
很多人可能觉得,夏天温度高,头发只要不那么湿,直接就睡也没关系。但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特别是晚上吹风扇或空调,头发不吹干就睡,“湿邪”容易入侵身体。
4.纳凉熬夜是大忌
三伏天晚上出去熬夜纳凉是很舒服,但是充足的睡眠才能保障第二天的精力。三伏天睡个午觉是很好的,时间在30-60分钟左右就够了。

5.冷水澡要少洗
一到夏天,人就容易四肢乏力还犯困。有时候还没胃口,吃饭也难消化。
这其实是“湿邪”在作怪。祛湿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能理解辛苦工作回家后,想冲个冷水澡解乏。但是天越热,洗热水澡就更重要。温度不用太高,温热就好。更温和,不刺激!
最后再跟咱们工友强调一下,避免过度劳累、及时补充水分、饮食不可贪凉、少熬夜、不大量饮酒。
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工友们要控制好血压,按时服药,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把自己照顾好,才是对家人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