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之感悟
头是人之元,头发是元之元,多少年前看过这个觉得好有道理,于是理了光头,审视元之元的生长过程,后来发现,这并没有多少作用,所谓的元不过是精气神罢了,和尚和很多谢顶的人依然精神抖擞,充满智慧,发型不过显得年轻,多少是身在之物的意思,斩断三千烦恼丝,足以证明,这确实没多少卵用,要说情怀,比这有情怀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床。
很多文章中写过对故乡的思念,思念故乡的人,景,吃,喝,如果思念是不能掉头的船,那么这艘船上至少有一样东西,一直陪伴着你,那就是床。
这个床是泛指,并非一定是以前睡过的那张床,而是人终其一生,打交道最多的应该就是这玩意了,从呱呱坠地到寿正终寝,睡觉应该是我们绝大部分人做的最多的事儿了,甚至没有之一或者任何能相提并论的其他。既然要睡,就离不开床,哪怕是以天为被地为床,只有睡,就要有一个睡的介质,这介质就是床了。
当然,从广义来说,这个床很宽泛,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倒也很狭隘,比如我,小时候睡的是北方的土炕,冬暖夏凉,那时候没有电热毯,但躺下就有暖烘烘的被窝,蒸馒头醒面往炕上一放被子盖好,出锅后的手工馒头是多少年留恋回味的妈妈的味道,上中学后的上下铺,甚至工作后的前几年住宿舍也是上下铺的板床,舒适谈不上,但所处的时间段不一样,舒适即是不可追又是追不得的事儿罢了。后来,我出差各地,睡过多少不同的床,不过是落脚暂时休整的地儿罢了,谈不上感受也来不及感受。直到最近,才就床这东西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好床真贵!
暂且不论这床和床垫的材质、工艺这些,所有的卖床的商家都认准一个道理,就是床好不好关系到人能不能休息好,然后扩展到其他方面,成本可能不会太高,但利润肯定不错,当然,竞争激烈是因为大家都能看到肉肥。
但突然换了好床以后竟然出现了不可思议的问题,导致我睡眠质量直线下降,不是恋床,而是床太好,睡习惯了硬板三十来年,最初妈妈追随潮流买的席梦思都没睡习惯的我在并不算太高档但躺下软绵绵的床垫下竟然辗转反侧,两周来都不能好好入睡,可能贫贱生活习惯了,偶尔奢侈一把都觉得这不是我的生活方式吧。
当然,这不是思考的主题,床大小,床好坏可能是一个生活习惯问题,需要时间慢慢调整罢了,真正的主题应该更深刻一些,那就是床伴或者床友,你会与什么样的人同床共枕。当然,很多人一生床友无数,很多人独守空床,这另当别论。大部分人大部分人生的床友应该就是伴侣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睡都睡不到一起,生活怎么在一起?
然后延伸出了以前是道德现在是常态的问题,那就是是试婚或者同居,这更全面,是所有生活状态的一种碰撞和撮合,延伸更彻底,所以很多人同居或者试婚后分手倒也不见得是多么坏的事,发现的早,结束的早,可以继续下一段的路,且不论后面的是不是会更差,更差就不要了,大部分人都会这么想,但世间哪来两得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呢?
古没有,今没有,以后也没有。
不过是旗鼓相当的退步和妥协,然后强迫自己去习惯去忍受罢了,人生皆如此,循环往复。但有的人快乐,有的人不快乐,这取决的不是忍受,而且发现更多美好和共同点后的快乐,它是主导,就是快乐的人生,其他的做主导,就是不快乐的人生。
转了一圈,发现快乐是能创造能选择的,那么丧丧的人,你想想,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