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看剧记
水逆期的加班狗曾经快乐的半年。
2018下半年的看剧回忆里,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首场睡魔完立刻买了二刷的票吧,而难过的是为了迪迪放弃了三刷的睡魔,迪迪那天寒风暴雨,自此我正式开启了仍未结束的水逆期,凄凄惨惨戚戚。
忙到写不动,文字大多摘自演出后自己的剧评,打分是目前时点的想法。注意:单项评分相对客观,个人喜好评分完全主观!!!
评分说明:
1)单项评分:大体从剧本、演员、舞美、气氛四个方面展开(音乐剧追加音乐、歌曲),基于个人理性判断,但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中,剧本是直接剧本,并不对作品依据的原小说或剧本进行评价;舞美包含舞台设置、服装、化妆、道具、灯光;中文音乐剧的歌曲包含歌词汉化。
2)整体评分:每个作品有综合的个人喜好评分,完全具有主观性,不排除我理性地觉得单项都很赞,但是就是没有非常特别尤其喜欢。
3)评分范围:1-5,5为吹爆!,4为不错,3为一般,2为有改进空间,1为黑人问号。
下面按照不同类型进行评价(同一类型内基于时间顺序):
话 剧(中 文)
1,宝岛一村
剧情:5;演员:4.5; 舞美:4.5;气氛:4.5;个人喜好:4.5
第一次保利行送给宝岛,17点出发1点归家,但这来自宝岛眷村群像的无常命运和寻常生活,连同演出结束的热包子,在漫漫长途中,始终给予我难以道明的悲喜交加。
1949-1950年国民党军眷落户眷村,彼时尚有风发意气,觉得归家可期,探远方明星望故乡方向;1969-1975年眷村二代长大,归家似已无望,遍地已是眷民;1982-2006年开放探亲,一代乡音鬓发回归故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时代的推土机最终还是在眷村响起,这是他们的故事,宝岛一村,别了。
2,真相
剧情:3;演员:3;舞美:3;气氛:3;个人喜好:3.0
生活似游戏,婚姻一场博弈,每个人都身陷囹圄,却依旧满脸微笑地说出谎言,感情的骗子都以为自己才掌握真相,其实婚姻的硝烟里全都是躺下的尸体。四个人物,两对夫妻,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断反转的惊喜。
不过面向左侧的墙壁式投影对剧场右侧(双号)的观众真的十分不友好。
3,无人生还
剧情:4;演员:4.5; 舞美:4;气氛:5;个人喜好:4.5
即使看过小说,看过BBC,看过暴风雪山庄不停地在屏幕上演,但还是不可抑制地,在下半场吓得尖叫(更别提我小伙伴吓得快把我掐窒息了)。作品后半程发力,高潮迭起,灯光不断推动剧情和调动氛围,使得熟悉剧情的观众也能完全浸入其中,不知胆大是何物。老实说,自从捕鼠器之后,我一直对阿婆的剧本汉化战战兢兢,但无人生还之后,我又可以放心大胆地掉入此坑中!
4,淡水小镇
剧情:3;演员:2.5;舞美:2.5; 气氛:3;个人喜好:2.5
前后脱节,强行刻意。
我很喜欢原作剧本第一幕中说书人告诉观众: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报童拿到奖学金去麻省理工读大学,却死在了法国的战场。生前坚定信仰的人,死前却选择了新教,死后被予以火葬。牛奶的订单、小镇的杂货店,也都被城镇化吞食。整部戏从一开始便被笼罩在一种灰败的冰冷的氛围里,与最后的死亡相辅相成,你已经预料到了最后的黑暗,所以你一开始便陷入沉重。
但在果陀的改编中,前两节都过于平平淡淡,最后一节突如其来的死亡和突如其来的鸡汤,让你仿佛喝白开水时突然喝了杯底一大把味精。
5,原告证人
剧情:4;演员:4.5;舞美:3;气氛:4;个人喜好:3.5
我非常喜欢原电影,而当我看到这部戏时,并没有多少时刻能让我心起波澜。我承认演员都很棒,但似乎大多都被框死在原作电影中,没能有什么戏剧层面超出原电影的东西。失望。可能全场我最欣喜的环节是上话一如既往特别精彩的谢幕。
6,死亡陷阱
剧情:3.5;演员:4;舞美:4;气氛:4;个人喜好:3.5
两幕、六场、五个角色、四次谋杀,戏中戏,无限反转,意外地颇为喜剧,以及继舞剧灰姑娘后继续魂穿睡个毛。
7,糊涂戏班
剧情:4;演员:4.5;舞美:4;气氛:5;个人喜好:4.5
三幕闹剧,笑出泪水。
过道+通道位简直太棒了!所有演员夸张而刻意的表演让我笑得不能自已。而“不要紧,我们可以把几个小时后的首演当做彩排”可以说是非常地反映(吐槽)现实的一些状况了。第三幕可以说是前两幕铺垫下的戏剧高潮,在各种细节、桥段的伏笔后,彻底展现出一个台前幕后糊涂不已的糊涂戏班面对舞台事故时雪球越滚越大的灾难。笑的差点出人命。
8,亲爱的,胡雪岩
剧情:4.5;演员:4.5;舞美:4.5;气氛:4.5;个人喜好:4.5
没有看过16的版本,据说舞美幻妙,可谓一大憾事。依旧喜欢做了减法后的今巡版本,舞台,音乐,转场,无一不恰到好处,有一种写意的美感,如同一支墨笔挥洒自如。18版突出了人物本身,结合黑洞与鹿的意象,强调时代背景下个体的飘摇。
舞台和转场其实让我想到了RSC的理查二世,被赋予角色的群演堂而皇之走上台,在表演中更换布景道具,再在自己的角色中退出舞台。
黑洞最初出现时,空荡的舞台只孤零零站着胡雪岩一人。阿香走过来,觉得像是看到一棵树立在这里,以为走进了一片森林。三十八岁的胡雪岩无疑是自信的,得自己似乎可以在这个黑洞中成为一个神,一己之力可挽国运颓唐,一家之财可救百姓之殇。五十六岁经历了杭城事件之后,他觉得自己天生是一头鹿,本能而非欲望,驱使他一直在森林里,在黑洞里奔跑,但始终无法找到出路。
最后这头困鹿还是未能走出时代的黑洞,在漫天大雪中,看白茫茫大地一片干净,望大厦将倾,笑称牌匾补船,不如归去。
9,演砸了
剧情:3;演员:3; 舞美:3.5;气氛:4;个人喜好:3.5
相当于完整的第三幕的糊涂戏班,一出直接拆台的鸡飞狗跳的闹剧。但从下半场开始,笑点来的重复堆砌,提不起劲。没有人物关系铺垫的直接开演的第三幕,糊涂戏班珠玉在前,演砸了没那么有趣。
10,戏台
剧情:4.5;演员:5;舞美:5;气氛:5;个人喜好: 4.5
首先承认我的喜好有其他元素加成(200场后台探班幸运鹅!!!)。
但戏台确是一出铮铮好戏,裹着喜剧的皮,插科打诨层出不止,馅里却是地地道道的讽刺现实的悲剧。可笑的,荒诞的,无可奈何着,但依旧反思着的清醒者。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谈此,情节紧凑,节奏流畅,细节丰满,一气呵成,演技精湛,文化讲究,一出好戏!

11,聊斋
剧情:3.5; 演员:4.5; 舞美:4;气氛:4.5;个人喜好:4.0
死去的蒲先生走马观花的记忆里,什么接近现实,什么才是事实,或许只有最后死亡亲吻的刹那才真正知晓。走出阴影的胡小姐却晓得了,如果我爱你,我就会懂得如何爱自己。
故事分别以两个人不同的视角展开上下场,碎片式剧情、大屏幕对话、时而诡异的氛围、时而捧腹的段落,但当结局开始变得明朗之时,迷雾中笼罩的虚虚实实的一切,变得脆弱、伤感、而孤独。但从剧情而言,显得些许冗长,部分剧情感觉一杯水要溢出来啦。
话 剧(外 文)
1,西方社会
剧本:4;演员:3; 舞美:3;气氛:4.5;个人喜好:3.5
大胆的形式,即兴的对白,随性的表演,诸多的二元选择题,还有关于我们懂的国情内的事。先锋,荒诞,冷峻,现实,平常,孤立,窥探。但不知道是不是下午才看完伍尔芙的缘故,观众席的我始终脱离这出戏,即使笑声不断,可是这很讽刺啊。
2,海达高布乐
剧本:3;演员:4;舞美:4.5+;气氛:4;个人喜好:4.0
邵宾纳剧院的舞台极具美感,时间的流淌与情节的推动,在光影变幻中同客厅一起旋转,充满流畅的韵律。玻璃门和镜子,虚虚实实,充满窥探的意味,似乎透露出人物的掌控欲和人际间的不信任感。结局充分利用全部舞美,相当惊艳。女主外貌惊人,有点像瘦版的寡姐,感觉可以轻易原谅她的全部傲慢与控制欲。 但由于故事搬到了现代,海达失去了将军女儿的贵族身份,社会背景也不同,显得冲突有所弱化,人物种种行为似乎有些不足以为之,结局铺垫不够厚;前半部分整体演绎显得有些平淡,有时感觉在看电视剧,戏剧的张力有所欠缺。
3,不是我生的
剧本:5;演员:4.5;舞美:5;气氛:3;个人喜好:4.5
很强的故事性,却被交错的时间线切割成若干的碎片,空间里随手可及的意象,在宗教和神话的包裹下,从弥漫的雾气里升腾,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美感,立陶宛的过往和未来,在湿漉漉的土地上安静地滚动,穿过阴冷的死亡,发出晦涩的声音。

舞台场景拥有简约干净的对称美。当光影投撒在这方空间,演员走来走去或做着一些匪夷所思的动作时,竖立的餐桌上映射着奇怪的身影,愈发晦涩和迷奇。死去的牧师则躺在最侧的床上,头顶是舞台上唯一的明灯,但他的身体却显然置身黑暗中,似乎被舞台抛弃,也被所有人遗弃。
诗人描述这片土地是有苹果花飘香的乡下的谷仓,这听起来很是美好,但迷雾漫漫中,扑面而来都是灰沉沉的色彩。行走在路上的人,他们穿着雨雪又曝晒般褶皱的纸一样的衣服和帽子,这附着在身体上的服装又似乎是包裹住演员的皮肤,有一种诡异的阴冷的美感。
即使意向什么的几乎都是看不懂,但还时常想起,内心难以抑制地胡写一篇长评。
默剧、肢体剧
1,我心深处
剧本:4.5;演员:4.5; 舞美:4;气氛:4.5;个人喜好:4.0
黑暗的剧场里亮起了灯,透过玻璃,我看见聚会的人们没有声音的交谈与欢笑,他们看起来真是快乐不是吗,而我,在窗外,身边或许还有北极熊,周遭安静得可怕,不安感笼罩着我,孤独如同风一样要将我撕裂,我,一个肆无忌惮的偷窥者,不敢发出声响地舔舔嘴唇,试图融入窗的那边,假装自己能挤进那团温暖的光中。快乐是他们的,不属于我。
虽然每个人都携枪而来,但枪声与尖叫不属于这个夜晚。宾客们依依别离,主人和猎人坐在温暖的窗那边,吃着布丁,看着窗外的未知与危险,他们没有交谈,但显然,他们在彼此享受孤独感的散去。但旁白告诉你了所有人的结局。
生活永远不是童话,曲终人散之后总是别离,命运如期而至,但此时他们依旧沉浸在幸福中,相比死亡,小打小闹的忧伤简直美的如同歌儿。而我,替他们,或者替那个不知道的自己,舔舐悲伤,无法抑制地哭泣。
可能是我今年看过最丧的剧了。
2,小狗英戈的二战
剧本:4;演员:4; 舞美:4.5;气氛:4.5;个人喜好:4.5
故事以小狗的视角展开,讲的是二战如此宏大的背景和残酷的现实,却避开了我们常常歌颂的那些战场或者幕后英雄,小狗所有的伙伴都是姑娘,或胆怯,或爽朗,但毫无例外的,善良着,温暖着。那些朝夕相处的日子即使在炮火面前被轻易击碎,但满载人性的光辉,那是属于小人物的,属于普通人的,属于所有人的,战争时期的阴霾也夺不走的阳光,爱,关怀,温暖,和勇气。
有真情实感写一篇长评。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05134871044727

3,疯狂办公室
剧本:3.5;演员:4.5;舞美:4;气氛:4.5;个人喜好:3.5
脑洞惊人的英式冷幽默,随时起舞,秒被附身,公文包狗,饼干烟,一言不合绕场一圈,感觉像是在小型电视秀的现场。双号过道福利无限,一排那个羽毛球观众笑煞我等。以及上半场几个双关,真的是,英国人怎么能搞笑地这么冷! (不过水逆的加班狗真的看剧乏力)
音乐戏剧
1,评论哈姆雷特*2
剧本:4;演员:4; 舞美:4;气氛:4;音乐:4.5;个人喜好:4.5
断断续续地没能参透,但是不妨碍我的爱!
14只唱段,14名演员,一位指挥者,一场激烈的寒冷的关于Hamlet的解读。自白,对话,和声,文本被音乐替代,阿卡贝拉,一只民间乐器,拍打桌子的敲击声,积蓄的力量一旦爆炸,便迸发出炽热的情感,随着从坟墓而来的风,去往既定的黑色的终局。
长评:
https://weibo.com/2103468757/GBEV921WH#_rnd1545298584681

2,睡魔*2
剧本:3;演员:5; 舞美:5;气氛:5;音乐:5;个人喜好:5!!!
演员近乎全能,音乐非常好听,灯光尤其牛逼,我想不到更多的词太夸赞了。仿佛置身在这场浪漫又荒诞的哥特式梦境中,不愿醒来。
我很难完好地形容我的感受,我感觉自己仿佛一条漫无目的的小船,在一条黑色的、时而闪烁金属光泽、时而却布满水底千瞳的大概是可怖的河流上漂泊,耳边时常有孩子的哭鸣有沙哑的嘶吼,但当雾气散开,我又仿佛在云端流浪,皎月当空,耳边似有仙乐,身旁弱柳扶风。我看到孩子们和我一起笑一起闹,他们向我伸出手,却又转身把我抛弃,一个孩子气的恶作剧。我还在这里被动地飘来飘去,一声轰鸣,雾气散了,云层没了,我又回到了黑色的河流,抬起头,一轮红月,周遭静悄悄的,感觉什么都没有,又感觉什么都在。
以上是二刷后非常意识流的个人体验,下面开始语言贫乏的夸赞。
首先,我爱死这种哥特式的超现实主义,观众游走在现实与幻象之间,始终被一种危险的不安感笼罩。那些魔鬼式耳语的嘻嘻哈哈,在光怪陆离的舞台灯光里,裹挟阴森却湿热的风,扑面而来,让观众与男主一起置身于童年噩梦里,看不到的未知的是可怖的,熟悉的想起的亦是惊悚的。
其次,舞台的灯光调度颇为惊人,时常整个舞台都是黑色无光的,但导演说要有光,于是分散的几个角色的脑袋便暴露在光线之中,差之毫厘都不能够,这既巧妙地同时展现了不同空间的人物行为,又加深了舞台氛围。
再说元素,表演上有着明显的肢体剧特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都夸张,刻意,定格化,演员手手上的道具极少,很多时候是无实物表演。音乐上既有抒情,也有摇滚,还时常插入歌剧元素。舞蹈上,芭蕾的纤纤,踢踏的强烈,成为很好的舞台语言,但需要时又会把你从可怖的气氛里剥离,让你回到被风趣逗乐的情绪。台词上,不断重复的简单句法,却带着不同的情感,时而让故事更为荒诞,时而则爆发表演张力,时而则将人物的恐惧与迷茫展现地淋漓。
说到元素,就一定要夸赞演员,男主的表演非常有层次感,孩童的天真,被伤害的噩梦,精神分裂的前兆,摇摇欲坠的现实,表现得堪称完美,而合唱中的假声,独唱时的原声,亦惊为天人,bravo。奥琳匹娅的扮演者是湾湾妹子,对肢体的运用如梦如幻,特别是科普留斯和教授的争抢大戏中的前伏或后仰,bravo。其他的演员,包括妈妈,克拉拉,科普留斯,睡魔,也都是全能型高手。整个剧团bravo。
还有很多想说的,比如色彩的运用,乐团的互动等等。说不下了。啊啊啊!吹爆!

Live
1,富丽秀
剧本:4.5;演员:5; 舞美:5;录制效果:2;个人喜好:5!
音乐渐起,华灯初上,年华已逝的富丽女郎们最后一次回到剧场,追忆曾经的纸醉金迷与一时辉煌。如今凋敝残垣,曾也富丽堂皇,回忆如同魅影在剧院里蹁跹,那些歌声悠扬、倩影袅袅的日子,都已在漫漫时光中湮灭,如梦一场。故事剧情简单,但充满迷人的追忆和人生的嗟叹。人到中年,面临婚姻状况的困顿,你是否会假设:未选择的路总是更好的路,然而纠纠葛葛之后,不过怅然若失,依旧各回各自家。
除了录制收音和部分镜头的问题,一切都完美!现场观众该有多么幸福!
2,理查二世
剧本:4;演员:4.5;舞美:4.5;个人喜好:3.5
张扬,孩子气的幼稚的狂妄;骄傲,对君权神授不可一世的自信;脆弱,和最后失败者的曾经王的尊严。从对亨利的同情和理查的厌烦,到对理查的爱,这长发美人啊,谁能不原谅他,谁能不爱他。约克一家十足是来搞笑的,愚忠于上位者的摇摆派老约克,雷厉风行的嘴炮夫人,以及(我刚刚吃好了某对颜值CP就那啥的)堂弟,不是,讲道理啊,弟弟你刚刚还和你美貌非凡的哥哥亲亲,还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要救出你的爱,然后把如此重要的信件放在胸前晃啊晃,生怕别人看不见抢不去,最后还投诚了。老莎你讲点道理啊,虽然理查CP遍天下,但是转头来全是刀子啊。
3,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剧本:5;演员:5;舞美:4.5;不适程度:5;个人喜好:4.5
三个小时歇斯底里的吼叫与摧毁,挤进你脑髓的痛苦,压入你肺中的绝望,在心底沉淀的孤独,鼻尖笼罩的血腥与死亡。(还有令人窒息的愤怒与痛苦之前,伴随着百丽宫三号厅令人窒息的厕所的飘香。)这真的是个恐怖片。Imelda Staunton,那位乌姆里奇教授,贡献了富丽秀中一个耽于幻想的少女般的旧日明星,还有伍尔芙里面这么一位歇斯底里的坚硬的恶毒的妻子,真的是,神仙般演技。
有认真写一篇长评: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75152186689230#_0
4,大鼻子情圣
剧本:4;演员:5;舞美:5;个人喜好:4
我当时看完没有写repo!我一定是太累了!那就节省点,一句话吧,男主演技惊人,台词非常华丽,舞台布置巧妙,剧情竟然是一出悲剧。
音乐剧(引 进)
1,KINKY BOOTS*5
剧本:4;演员:3.5;音乐:4;舞美:3.5;个人喜好:3.0 - 4.0(视文广音效)
冷静下来理智地说,单单从舞台表现而言,lola的演员可能和这个角色的贴合度不太够,而小可爱lance也确实一再发生高音的问题。但是!我就是喜欢这个剧组啦~比这个剧组更喜欢的,是因为这部剧结识了一帮可爱的小伙伴们!借此表白!
长评: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63091197090776#_0
2,RENT*3
剧本:4.5;演员:2 - 4(一位演员不及格,两位演员很不错,大多数演员一般般);音乐:4.5;舞美:3;个人喜好:3.5
波西米亚死去了吗,从时代而言已经是过去式,但是在这餐馆里的歌声里,我们知道波西米亚精神不死,因为始终有这么一群边缘人在困境中斗志高昂。
纽约还是那个纽约,热闹的,繁华的,始终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没有暖气的冬天里,窗外是废铜烂铁搭建的圣诞树,天使离开了,马车也并未到来,波西米亚是否真的死去,who cares,但是依旧能看见这帮年轻的艺术家们,在这所城市给予他们的痛苦里,燃烧青春。
最后,我真的是太喜欢Rent多变的音乐风格和紧凑的转换节奏了。就亚巡卡司而言,喜欢饰演Angel和Joanne的两位演员(Javon & Lencia),前者一开嗓便有一种天使的光环,后者的一曲探戈曲让我心生向往。

长评1: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3184022990207#_0
长评2:https://weibo.com/2103468757/GzmvfB6Nq?type=comment
3,卡门·古巴
剧本:2.5;演员:3.5;音乐:4;舞美:4;个人喜好:2.5
由于中场摔碎了手机,下半场没有认真看,先长叹一声。演员唱功舞力全部在线。拳王的音色十分不错。卡门真的是撩到我了,怎么这么火辣好看还会唱歌。题外话,卡门每一条裙子都好好看啊,真好看。
文广的音效打破了我的认知,感觉新生了破茧了涅槃了,卡门真的是亲儿子啊,音响好到不行!我简直无法想象我是在文广!
音乐剧(中 文)
1,马不停蹄的忧伤
剧本:4.5;演员:4;音乐:4.5;舞美:3;个人喜好:4
作为一部点唱机音乐剧,这部作品出乎意料得完整,故事框架的一体化搭建,歌曲与情节恰到好处的结合,可见颇下一番气力。故事主线源于《永远二十岁》的歌词“只要有一天真爱出现,她就会安心老去”,围绕“把握当下,莫要逃避现实,抱憾终身”的主题。
张梦儿,可以说是无比契合林宝笙(女主)这个角色,外形便天生裹有一种民国气质,声线又自带阅尽繁华的沧桑味道,台词功力很棒。最爱她的两段,一是和老友秦岚的“忆往昔”,一段是和大宇的“捉迷藏”,真真是看到了一位20岁年轻躯壳里藏着的淡漠而寂寥的百岁灵魂。
李松楠,扮演秦岚和外婆,个人认为是剧中独唱最为惊艳的一趴,声音饱满,情绪满溢,非常催泪。
2,我,堂吉诃德(封箱轮)
剧本:4.5;演员:3;音乐:4.5;舞美:3;个人喜好:3
失望。一轮那么美好。不知道是人舞的问题,还是本场演出的问题,全体演员演的比唱的好。
3,美女与野兽
剧本:4.5;演员:3 - 4.8;音乐:4.5;舞美:4.5;个人喜好:4(不考虑剧场因素)
非主演非常出挑的剧。大猫老师和冒老师太可爱了!剧场好灾难。
4,爱在星光里
剧本:1.5;演员:2 - 3.8;音乐:4;舞美:3;个人喜好:2
作为原创音乐剧而言,曲风多变,音乐整体不错,特别是几首抒情歌曲十分抓耳。小柔(李炜铃)和三姑(杜鑫艳)两位女演员非常出彩,父亲的声音也很好听,合唱的《春去秋来》两次出现,都很好地贴合剧情并深化情感。 但剧情上,上半场来的有些冗长,似乎过于聚焦男女主的情感,而冲淡了大时代的变迁感,节奏也似乎不太顺畅,而下半场剧情转折地甚至有些狗血,整体显得有些游离主线。
5,拉赫玛尼诺夫
剧本:3;演员:4;音乐:4;歌曲:1.5;舞美:3.5;个人喜好:3.5
剧情较为完整,人物塑造比较典型,两位演员的情绪把握很好,很多地方处理地都很赞。三岁的声音在上剧场听起来真好听啊。小蒋有两首歌唱的真的令人落泪。钢琴老师厉害了。灯光也不错。小提琴和天鹅湖真的笑死我了。 遗憾的是,歌曲汉化非常奇怪,不顺口不顺耳,甚至需要字幕才能知道歌词。
6,白夜行
剧本:4.5;演员:2 - 4;音乐:4.5;歌曲:1.5;舞美:5;个人喜好:3.0
舞美有多令人心生向往,歌曲就有多令人想要癫狂。文广终于让我体验到了对于音效的排山倒海的绝望(先承认我是在3楼中间排)。
原创音乐剧而言,算是完成度极高的一部作品,剧情、布景、灯光、投影、服化、音乐都相当出挑,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状态和原著有所偏离也可以理解,但个人而言,没有喜欢的歌曲。我甚至觉得,在音乐的背景上,演员读出台词,我可能喜好程度都会直线上涨。
歌曲一直都是中文(无论汉化还是原创)音乐剧的薄弱环节。
舞 剧
1,灰姑娘*2(马修伯恩)
剧本:3;音乐:4.5;舞美:4.5;舞蹈编排:2.5;个人喜好:4.0
前排体验很棒的一出舞剧,但可能受限于整体舞蹈编排原因,后排观感不太理想(就个人两次不同座位视角感受而言)。
故事的人设比童话要来的正能量的多,灰姑娘不再是一个祈求庇护的小可怜的形象,而是一个热爱幻想、敢于追求真爱的可爱的姑娘,所谓的童话或许只是一位苦难中的少女甜蜜的梦境,而现实的幸福完全缘于她自己。
童话里的王子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或许还有些肤浅的纸面形象,而是一个有着战争创伤后遗症的飞行员,他和灰姑娘彼此寻找,让这段爱情显得更为珍贵和美好。
而liam扮演的圣洁高冷的禁欲疏离的天使,或许就是战争时人们心中的真善美的外化吧,总有人会被吸引,去勇敢善良地追逐梦想或者爱情。
第一幕灰姑娘幻想中的双人舞太可爱了,第二幕的舞会全是重点,眼花缭乱看不过来,第三幕的医院行非常黑色默剧风了。时常魂穿睡个毛。
2,云门十三声
剧本:3.5;音乐:3.5;舞美:4;舞蹈编排:3.5;个人喜好:3.0
首先需要忏悔的是观看前没能提前了解剧情,于是半数时间在试图理解舞蹈的含义,将所有的元素合理化,直到快结束的时候,才意识到,整个舞蹈,本身就是编舞家郑宗龙将脑内封存的回忆重新展现的形式。
舞台充满神秘的力量,仿佛开启了一场神奇的不能言语的追溯之旅,从乡音的小调到念咒的絮絮叨叨,从黑色的服装到幻化成缤纷的荧光,有行走,攀爬,旋转,翻滚,有一种被时间罩住的诡谲。
3,群鬼
剧本:5;音乐:4.5;舞美:4.5;舞蹈编排:4.5;个人喜好:4.5
写到这里,突然有点后悔没有二刷群鬼。去年说要引进的时候看到下面这张剧照就决定一定要看,事实也完全没有败兴而归。

待续。
音乐会(写不动了)
1,悲惨世界法语音乐会
2,韩语音乐剧gala
以上全属个人意见,如有观点不合,求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