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夫人重生后》(乌龙雪)读后感
* 剧透警告慎入!
这篇是男女主双重生。其实刚看到标题时,我对男主的形象做了一个预设,但看完后我不禁要反思一下所谓奸臣这个概念了。对于历史上的奸臣形象,我的认知一直是教科书上的(咳),比如欺上瞒下、贪污受贿、陷害忠良等等。但世上本无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所以我现在总结的话,所谓忠奸,大概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忠臣始终将为国为民作为最高动机与目标(于是有时候显得很圣母),而奸臣则是将自己的利益作为唯一目的(所以有时候非常短视)。但世上大多数人其实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政治场上的斗争,派别间的相互攻讦,可能更多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较量,所谓愿赌服输而已,哪里有什么清晰的对错之分。所以一定要冠上什么奸臣或忠臣的名号,我觉得大多数古言故事里的角色,都是名不符实的。
但古言故事里,尤其穿书与重生这一类,似乎非常喜欢反派或配角的逆袭,尤其一些标题,直接就站在了奸臣这一边,比如《奸臣之妹》《奸臣之女》等,但其实看下来男主的设定真谈不上奸臣,不过是政治斗争而已,各有各的立场,于是奸臣的名号似乎就只是为了听起来比较酷……我自己的感觉,这类各有立场的斗争,主角一边与反派一边最大的区别,(尤其是爽文里)主角一边的行动不会主动伤及无辜,而反派一边的行动更不择手段,毕竟要顺应主流价值观嘛。但要究其本质,我觉得区别不大……
所以这篇我刚看到标题时,一直以为男主是个心黑手狠、深沉高冷的人,但真的看到故事正文,其实觉得……男主的设定蛮正常的,有腹黑有深沉,要人命的威胁常常挂在口边,但对外的表现更多是厚脸皮,真正谋划起来,其实还是在主角一边的框架里的,即不会主动伤及无辜,所以硬要说奸臣,我觉得也是名不符实。故事里对于奸臣骂名的由来,给出的解释是前世里手段的激烈,彼时男主作为秦王一派的中坚谋臣中毒都快挂了,为了抢时间处理起政敌来非常直接,刺杀、灭门等等,但都是手段,本质目的还是夺嫡的争斗,就这一点而言众皇子间没有区别,实在谈不上忠奸之分。所以以上是我对标题的一点小小怨念,刚好借此谈谈这个话题,咳,古言里这种噱头由来已久,我也想吐槽很久了(笑)。
说回故事本身。女主俞菱心,虽是官宦小姐,但家族到父亲这一辈已经有些没落了。再加上父母和离后各自嫁娶,俞菱心的处境就有些尴尬。上辈子其实是生母主谋,继母推波助澜,导致她被生母带去了寇家(生母再嫁的家庭),嫁妆被夺,身份尴尬,自己的婚姻也被耽误了。后来嫁给男主荀澈,虽是嫁入高门,但荀澈彼时已中毒伤重,命不久矣,所以也谈不上是什么好姻缘。但这一段经历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情,俞菱心彼时的性格可称懦弱,虽遭遇不公,但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平和的接受命运,对待丈夫婆婆尽心尽力,善良而柔软,难怪能够打动荀澈这样心眼比头发还多的人(笑)。而与荀澈的三年相处,以及后来守寡时阅读荀澈留下的各种笔记,可以说对俞菱心的性格进行了再塑造——原本善良而软弱的女孩,受到荀澈的影响,不仅变得坚毅强硬起来,对于朝政种种的眼光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俞菱心刚重生回来时,家里人都感觉到了她巨大的变化,并且慢慢的,她也成了家族在政治路线上的主导者。从故事里的一些回忆,以及有关前世的番外里可以看出,过去的俞菱心其实很有些传统女性以夫为天的依赖姿态,她性格中的美好表现在善良包容与温柔体贴上,对于毒伤缠身整日痛苦不堪的荀澈来说,这带给了他极大的抚慰,也成了支持他活下去的最大动力。到了这一世,俞菱心的温柔体贴有了强硬的外壳支撑,使她也可以成为其他人的依靠,我对她的形象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长姐风范,无论是自己家的弟弟妹妹还是夫家的弟弟妹妹,俞菱心都有着十足的亲和力与威信,她不是靠什么腹黑算计或出手狠辣站稳脚跟,而是完全靠实干(庶务高手),还真是难得一见的脚踏实地的角色呢(笑)。
俞菱心刚重生回来先是解决了生母与继母联手算计的危机,并且与同样重生的荀澈相认。因为两家的门第差异,没有了前世种种,俞菱心原本是没想过与文安侯世子的荀澈再续前缘的,但荀澈自己找上门来了,并且在这次危机中出手相助(真是一针见血的关键)。之后就是荀澈将俞菱心一点一点带入侯府的高门圈子,为了解决两家的门第之差,荀澈也是煞费苦心的另辟蹊径了。于是俞菱心融入荀家的过程颇为有趣,从妹妹荀滢开始,以家事庶务为切入点,最后形成的局面,还没有任何名分呢,俞菱心就开始帮着打理侯府的庶务了,而且是处于主导的那一种(而每次俞菱心往返侯府途中的马车上,就成了两人谈恋爱的私人时间)。每每俞菱心与荀澈一起商量家事时,那种一气呵成的默契都看的婆婆明华月一愣一愣的,那种一对一答的快节奏,真是比看打脸反派还要来的痛快,这也是,跳过恋爱磨合期直接进入老夫老妻阶段了(笑)。
俞家家事从俞菱心更多活跃于侯府开始,慢慢隐于幕后,而随着主要舞台转移到侯府,故事更多围绕着荀家家事和皇子间的夺嫡展开。荀澈是秦王伴读,所以文安侯府天然支持大皇子秦王,之后荀澈的表妹明锦柔心仪秦王,选秀之后晋国公府也明确站在了秦王一边。秦王与朱贵妃一派以及皇后赵王一派的斗争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秦王也不是一直都占上风的,也有被朱贵妃打个措手不及的时候,此时只能尽力止损,无法全身而退。也是在这样的情节中,男女主常常会回忆起前世的腥风血雨,时时感到警醒与后怕,但每次这样的描述总让我有些无法感同身受,我觉得是写法上的问题,并不是回想到过去时下意识的身体或情绪反应,而是有点太过客观的近似旁白般的说明他们想到了什么。所以我有时会觉得疑惑,上辈子那么惨痛的经历,俞菱心就不说了,性格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但荀澈为什么还能那样常常挂着厚脸皮的欠揍表情在上层社会游走?这表现太年少轻狂了些,放在上辈子比较合理,这一世应该更沉稳些吧……
不过忽略荀澈的性格表现,就其谋划而言,荀澈还是很担得起多智近妖的评价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段情节,权谋比如荀澈与荀滟的交锋,作为二房嫡女的荀滟,荀澈给予了她相当高的评价,上一世可以说是反派的主力之一,但这一世第一次正面出场居然就是丧命之时,这出场短的,直让人目瞪口呆。作者前期的大力渲染可谓非常用力,使这个角色的存在感极强,我一直以为荀滟算个小BOSS呢,两人的交锋怎么也要撑过半本书吧。结果没想到荀澈的手段这么直接,幕后交锋且不说,第一次面对面时就直接干掉了对方,让荀滟一命呜呼后再直指朱家拐带谋害,判刑又降爵的,真是非常厉害了。而后荀澈在面对荀家二房众人时,常常用干掉对方来威胁人,就是有荀滟的例子在前,可谓很有威慑力了(笑)。荀家二房在前世里蹦跶的欢,这一世没有了荀滟直接就成跳梁小丑了,不过也因为做不出什么大事而被荀澈放过,一直活到了最后。
再来比较印象深刻的就是选秀宴,一般要强行促成姻缘的手段之一就是一起落水,而选秀宴直接来了一场鸡飞猫跳的大混乱,结果十数人连带魏王吴王一起落水,于是两位皇子一下有了3.5倍的齐人之福,这结果也是荒唐而可乐了,其后带出的种种事件也着实让人看够了皇家的笑话。这样的落水结果也算不落窠臼,只是作者的笔力还是欠了点,这么精彩的大场面总是缺了点身临其境的感觉。不过这篇的文风本身就用了许多客观描述的手法,先将事件的结果呈现,让读者先安下心来,再转过头来用上帝视角客观描述事件的解决过程,很清晰但也很平淡,有种看事件报告的感觉。这种写法有利有弊吧,端看个人喜好了。
最后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就是惯用的搞点迷香同处一室、然后撞破私情以结亲的谋算。魏王本来是打算用这一招算计荀滢的,上辈子即是如此,结果害荀滢惨死。这辈子,咳,荀澈也是够狠的了,直接将人选换成了魏王的亲兄弟吴王,于是众目睽睽之下撞破的就是一段兄弟乱伦断袖的私情,如此不可思议,居然皇帝还信了,真是让人瞠目结舌……现在古言里几乎成了套路,反派想用这一招算计女主或男主,主角一方总是会提前察觉并且使反派自食恶果,这也……挺对称的。但如此夸张的将人选换成亲兄弟,这尺度之大,咳,也堪称别出心裁了(笑)。
主线剧情走到最后,吴王魏王连同朱贵妃皇后一起谋反,然后被一锅端了。文安侯府的危机过后,不出意外秦王上位。最后一个番外里作者来了个大配对,真是几乎所有有一点分量的配角都被凑成对了,看的有点汗颜。
这篇文我看了好几遍,剧情流畅,情节设计新颖,因为背景设定对于婚姻与女性的宽容,使得女性角色设定上可以更多样化些,故事里不少性格泼辣武力值强的女性。感情线上男女主的老夫老妻模式是其一大特色。另外主角一边的配角相较于前世全都换了CP(回忆了一下貌似除了男女主真的无一例外),这似乎可以侧面验证前世的悲惨(蝴蝶效应的强大)了(捂脸)。最后还有一个关于牌位的梗,挺有趣的,因为前世荀澈早逝,俞菱心将对他的感情寄托在牌位之上,常常抚摸擦拭什么的。结果番外里提到荀澈的灵魂似乎附在了牌位上,于是他的感觉,还有作为牌位时看到的东西就很尴尬了(笑)。之后夫妻俩还常拿牌位来调侃,这也是重生者独有的话题(与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