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03——当SHE成为怀旧青春
在我的认知里,怀旧经典曲目属于刘德华张学友林忆莲李宗盛王菲……
怀...怀旧?SHE飞轮海南拳妈妈棒棒糖信乐团五月天?
当我目瞪口呆的刷出这个曲目单的时候,脑子里飞快搜索着我未尽的20代到底怎么过的。

冲击之下我飞速搜索他们的年龄,答案也让我觉得穿越:
苏见信快50岁,
周杰伦今年40岁、王力宏今年43岁、林俊杰今年38岁,
辰亦儒39岁、炎亚纶34岁、汪东城38岁、吴尊40岁,
Selina39岁、Hebe37岁、Ella39岁小孩快三岁…
不能接收这样的冲击的我开始了第二轮搜索,结果收获了第二场冲击波:
刘德华58岁、周润发64岁、张家辉52岁、刘青云55岁……
这些数据是不是可以证明时代在进步?人类身体素质健康在进步?30而立不能算迈入中年?
两轮冲击波结束,我开始深深地怀疑自己对于对时间的感知力,同时又感觉自己浪费了好多好多的时间。
记得第一次听到SHE是小学六年级的暑假,彼时我和几个表姐妹抱着西瓜,吹着风扇,看着荧幕里她们的贺岁片,《Superstar》MV她们唱唱跳跳,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少年时代就这样开启了。
而这首歌则获得了2004年包括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港台十大金曲、HITO流行音乐奖十大华语金曲在内的多个奖项。
其实这一年爆红的还有JJ的《江南》。
后续的《不想长大》《热带雨林》《波斯猫》等等一首一首爆红的曲目,她们拿奖拿到手软,我在青春里一路跌跌撞撞的向前。同期出现了Twins,然而那时候我不能接受这些“矫情”的港式歌词。施人诚、姚若龙和陈晓霞才对我的胃口。蔡依林在我这里没有办法接受,不喜欢听那些我听不懂的歌词。而同样被我嫌弃的还有周杰伦,因为我根本听不清楚他在唱什么。对于特立独行的行为跟其他当初男歌星在我眼里的感觉一样,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奇奇怪怪。所以在青春期我眼里一直只有她们三个。
当时认识Bigbang跟认识陈冠希是同一种方式——海报,在表姐家看到陈冠希的海报,那个姿势我印象深刻:他穿着牛仔裤跟T恤,趴在地上,牛仔裤上一条长链子耷拉下来划出圆弧,头发像刺猬,回过头冰冷桀骜的看着画外人。在初中教学楼楼梯看到Bigbang海报,是大红色的团体照,Top的烟熏妆当时震惊了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小的我。我那慢到离谱的两性意识和反射弧从这里可窥一二。
2007年初中会考我超长发挥,虽然阴差阳错没有去我目标的实验高中。却意外的在高中母校,结识了几个好朋友,度过了三年安稳学习的少女时代。
周杰伦在这一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从那以后他有了另外一个称号:周董。SHE登上了央视春晚表演,唱的是《中国话》,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明星,尤其是港台流行音乐明星开始登上春晚的舞台。而我则开始沉迷于各类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天国的嫁衣》、《绿光森林》、《恶作剧之吻1、2》、 《千金百分百》、 《命中注定我爱你》等等,在此之后,无论媒体如何说陈乔恩的不好,我还是很喜欢她。后来沉迷韩国偶像剧直到大学《我的女孩》、《我的名字叫金三顺》、《魔女幼熙》等等。可以说,那时候不存在剧荒或者歌荒这种问题,只要你想看,永远都有最新的流行音乐和偶像剧。就这样我度过了我学生生涯中最宽松的三年,无论是从学习氛围来说,还是从同学关系上来说,都让我时时怀念。
上了大学之后,仿佛一夜暴富的小孩,突然拥有了无穷无尽大把的时间。此时的台湾偶像剧质量连年直线走低,韩剧和国内制作精良的剧集开始成为我的新宠。韩剧我记得的倒是寥寥,反而印象最深刻的是《甄嬛传》和《步步惊心》,这两部剧分属于宫廷剧的不同分支,一个是偶像爱情穿越,一个是半架空正剧宫斗,相同的点是这两部剧我都看过原著,《甄嬛传》反复看过三遍,天知道那时候小小的诺基亚屏幕我是怎样一点点看完150万字的原著的。自此宫斗剧如雨后春笋一般,一部接着一部扎堆出现,却都属于质量没眼看的类型。
同一时期质量没眼看,却与后来《延禧攻略》爆红近似不得不提的剧集——《宫锁心玉》,我个人因为故事骨架与《步步惊心》接近,不能接受辣眼睛的配色以及八王爷深情款款这个设定,从来没看完一整集。但是这部剧现象级的火爆,杨幂的爆红,以及她与冯绍峰的真假难辨的恋情宣传,让我自此对中国的电视剧制作以及大众审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也自此对这二人心如止水。而更让我惊奇的是何晟铭,其他三个演员各有各的美,唯独他在那部剧集中显得格格不入,我至今都没有想明白于正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这一个时期,大二某一天的大学专业课上,同专业有一个同学说他的中兴手机丢了,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智能机这个概念,没过两年就是小米手机如火如荼的饥饿营销席卷全国。那时候苹果4面世才几年,苹果手机仿佛成为了一种年轻人格外有面子,乃至于我的大学室友汲汲营营一定要换苹果5S,换完之后就心满意足。oppo和vivo也还未有今日的街机架势,华为手机还因为各种老套的系统和审美深陷泥淖之中。
因此整个大学时代,对于外部世界我记忆深刻的词就是,爆红。
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关注这些内容,简单能列出来的剧集也是韩剧以及韩国电影,而韩剧蜕变过程,如果要详细说就要另开一篇细细道来。
以上就是属于我的青春时代,回过头看简单清冽,曾经有过的灰暗不值一提,闪闪发光的是被华语音乐强盛时期所包裹的幸福。
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