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塘的桥
起初我根本不知道斜塘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永安桥,在我心里,常常想起的是拆迁以前的斜塘大桥。那桥很大,弯弯的横跨在斜塘河上。桥的一边是百货商店还有电影院,另一边是粮库,村里运粮的船都得从它下面经过。
从斜塘大桥的北面上桥,往南就是新镇区,医院和新开的华润超市都在大桥延伸的街边。斜塘中学也在南边,那时候,只要骑车上坡,从桥的最高点可以看到四面的风光,再往下就不需要费力了,顺着弯坡向下,自行车会趟过好长一段,两边商店徐徐刷过,清风扑面,让人很自在。而每次放学回家,从大桥南面上坡,再从最高点往北面下桥,我的心情也是非常舒服的,因为过了桥就说明马上离开镇区,一路都是好无修饰的乡野景色了,而且离家的距离正在缩短,心里总是更加踏实。
斜塘河上除了斜塘大桥,还有一座为民桥,但是那座桥比斜塘大桥小,汽车过不了,骑车还得下车推上去,所以只有步行的时候才会走过。为民桥很旧,没有圆拱,是一座直桥。每次走上为民桥,都会觉得仿佛进入了另一种古旧的时代,桥堍下面是密集的街市,北面是百货商店,南面是菜市场,从桥堍到菜市场中间,商店一间挨着一间,往来购物的人络绎不绝。这座桥桥面窄,十分拥挤。桥下北面第一家的门口,用纸箱摆着密密麻麻的黄色游戏卡,每每经过那里,小朋友都会停留一会儿,在几个纸箱里翻看,卡面上是魂斗罗或者超级玛丽。桥的南边有家玩具店,店里摆满了玩偶娃娃,女孩子喜欢那儿,常常结对在里面找偶像贴纸和发饰。长大后,我查到为民桥是民国1930年时候建的,当时由几位乡绅牵头募资,他们是沈良卿、许福卿、金浩如(取自斜塘地方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方志记载,募资花费了多年,这才结束了两岸民众摆渡过河的历史。我记得不少同学姓沈/许/金的,或许就是他们的后人。摆渡过桥听着很浪漫,其实那个年代匪帮和污吏横行,浪漫一定不是主调。不过,电影院就在桥下不远,学校组织集体看电影的时候,所有男孩女孩都会经过为民桥,情窦初开的年纪,为民桥上多少是记录了过往的邂逅。
斜塘大桥和为民桥都拆了。故事也都沉没在了斜塘河里。倒是永安桥因为年代更久,被保留了下来。永安桥旁边就是朝北的土地庙,传说是北宋南逃的移民思乡心切,让庙朝向北方的故乡。这么说来,真让人有些感触。
-
Yunj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2 00:34:07
-
anotherSto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3 20: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