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柏拉图
We can easily forgive a child who is afraid of the dark; the real tragedy of life is when men are afraid of the light. ———— Plato
好人卢安克
http://www.douban.com/note/72263977/
“走掉就没有命了”——献给温暖你我的卢安克
http://www.douban.com/note/72503574/
————————————————————————————————
我没有什么伟大的故事能分享。
我刚刚毕业开始上班的时候,有一天公司会计对我说:你包里这么多打车发票,怎么不报销啊?
我回答:因为有一些是私事的票,一些是公事的票,我也分不清了。报销不大好。
从那天开始,公司里的一些人就不大和我说话了。而真的需要报销的时候,会计也会讽刺我几句。
导致我至今对报销有恐惧心理,若非万不得已,几乎不去报销。
我并没有指责别人报销私事票,而是我觉得“公事才可以报销”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
卢安克,他觉得他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事情,他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不平凡。
而他是个外国人,这就大不一样了。是否别有用心?是否有目的?
因为太多人都有“用心”,太多人都有“目的”了,大家都忘了自己的灵魂,没有想法没有理想。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目的有用心的,这有多难接受?于是恐惧产生了。我相信“相关部门”的人们,心中是有一丝愧疚的,他们害怕自己不能再理直气壮下去,害怕自己不能购买新车,害怕来自人群中的质问。他们知道自己的不堪与卑鄙,但是始终没有勇气去面对,始终没有勇气接受“光明”。
卢安克,他只是单纯的想做这件事而已,他只是看到了这里教育的缺陷而已。
孩子贫乏的想像力,几乎为零的创造力,大部分人都视而不见。在这里,有想象力 = 不正常,有创造力 = 搞破坏。和别人“不一样”,就是不好。
为什么?因为孩子的想象力被杀死了,被“目的”和“用心”杀死了。孩子的创造力被杀死了,被“目的”和“用心”杀死了。
就好像现在呼吁环保,小孩子还要测验环保知识。而大学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就更是天大的笑话。环保和道德不是一纸试卷,不是考试不是背诵。
人不是机器,“相关部门”不愿花心思教不愿花心思改善,只会编书发书背书考试按标准答案来,无视一切孩子的灵机,不仅将美妙的小创造扼杀,还要辱骂批判。
孩子们的创造力、童真变成了一系列早熟的行为。那是不正常的,过早的懂得“人情世故”,就再也回不去了。那个砍柴的男孩子,那种纯洁的心,那种表达不满的行为,他的家人可能会说他“不懂事”吧。
从这件事情展开的,不是要同情卢安克,崇拜卢安克,不是要痛骂“相关部门”,感慨外国人如何如何。
而是在大家纠结谁爱谁谁不爱谁之余,在讨论谁是gay谁不是gay之余,在声讨网络红人怎么怎么样之余,稍微思考一下。
而是需要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能改变些什么。听听卢安克说的话,理解一下他的想法,结合到自己身上,影响身边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先从心底里,从自己开始。
We can easily forgive a child who is afraid of the dark; the real tragedy of life is when men are afraid of the light. ———— Plato
好人卢安克
http://www.douban.com/note/72263977/
“走掉就没有命了”——献给温暖你我的卢安克
http://www.douban.com/note/72503574/
————————————————————————————————
我没有什么伟大的故事能分享。
我刚刚毕业开始上班的时候,有一天公司会计对我说:你包里这么多打车发票,怎么不报销啊?
我回答:因为有一些是私事的票,一些是公事的票,我也分不清了。报销不大好。
从那天开始,公司里的一些人就不大和我说话了。而真的需要报销的时候,会计也会讽刺我几句。
导致我至今对报销有恐惧心理,若非万不得已,几乎不去报销。
我并没有指责别人报销私事票,而是我觉得“公事才可以报销”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
卢安克,他觉得他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事情,他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不平凡。
而他是个外国人,这就大不一样了。是否别有用心?是否有目的?
因为太多人都有“用心”,太多人都有“目的”了,大家都忘了自己的灵魂,没有想法没有理想。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目的有用心的,这有多难接受?于是恐惧产生了。我相信“相关部门”的人们,心中是有一丝愧疚的,他们害怕自己不能再理直气壮下去,害怕自己不能购买新车,害怕来自人群中的质问。他们知道自己的不堪与卑鄙,但是始终没有勇气去面对,始终没有勇气接受“光明”。
卢安克,他只是单纯的想做这件事而已,他只是看到了这里教育的缺陷而已。
孩子贫乏的想像力,几乎为零的创造力,大部分人都视而不见。在这里,有想象力 = 不正常,有创造力 = 搞破坏。和别人“不一样”,就是不好。
为什么?因为孩子的想象力被杀死了,被“目的”和“用心”杀死了。孩子的创造力被杀死了,被“目的”和“用心”杀死了。
就好像现在呼吁环保,小孩子还要测验环保知识。而大学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就更是天大的笑话。环保和道德不是一纸试卷,不是考试不是背诵。
人不是机器,“相关部门”不愿花心思教不愿花心思改善,只会编书发书背书考试按标准答案来,无视一切孩子的灵机,不仅将美妙的小创造扼杀,还要辱骂批判。
孩子们的创造力、童真变成了一系列早熟的行为。那是不正常的,过早的懂得“人情世故”,就再也回不去了。那个砍柴的男孩子,那种纯洁的心,那种表达不满的行为,他的家人可能会说他“不懂事”吧。
从这件事情展开的,不是要同情卢安克,崇拜卢安克,不是要痛骂“相关部门”,感慨外国人如何如何。
而是在大家纠结谁爱谁谁不爱谁之余,在讨论谁是gay谁不是gay之余,在声讨网络红人怎么怎么样之余,稍微思考一下。
而是需要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能改变些什么。听听卢安克说的话,理解一下他的想法,结合到自己身上,影响身边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先从心底里,从自己开始。
-
min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6 01:03:1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20 11:04:24
-
ms.oni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14 15:36:50
-
朗姆酒日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0-27 12:03:06
-
Welfa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06 18:22:26
-
苏禾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06 17:10:26
-
小夜不宅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06 13:41:04
-
南 小希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1-06 10:26:49
-
瞎混~ 赞了这篇日记 2010-11-17 15:16:30
-
Chels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6-06 17:29:4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30 12:18:39
-
孙悟空de发蜡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30 01:33:07
-
Know noth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2 13:13:29
-
魑魅人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1 21:22:3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1 21:06:50
-
Cornle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1 17:03:1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1 15:47:01
-
闪闪的红苹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1 14:32:29
-
幻泡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1 14:16:02
-
tint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21 14: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