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都给低了!这样的国产片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作者 | 慢慢小姐
鲸看 | ID:hualujk
音乐 | 黄韵玲《回味》
是否欣赏一部影片,八珍玉食,饕鬄大餐,诱你垂涎欲滴,望眼欲穿?
是否旁观四人生活,家长里短,衣食住行。引你碎碎念说,感悟人生?
是否回味漫漫人生,荆棘遍野,旖旎风光,令你牵魂梦绕,又尘埃落定?

小鲸力推一部经典电影《饮食男女》,探索回归家庭的影片,诠释生活该如何演绎?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告子曰:“食、色,性也。”
食欲,性欲都是人之本性,无可厚非。
孔子《礼记》叙:“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生,必然离不开两件事:食物,男女。一个是生存,另一个是繁衍。男女康乐,离不开二者。

影片开头展现在眼前,你绝对诧异是否应该配上语音:“最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仿佛进入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一双青筋冒起柔韧的手伸向大瓷缸,一条大鲤鱼被两只手抓捧上案板,快、准、狠,刀背快速刮鱼鳞,刀尖划开泛白鱼肚,掏净片开鱼刺,十字花刀,裹上面粉,拽着鱼尾旋转,粉末划成丝线。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中国的饮食里能看出儒家经典。中餐总是擅长于重油重色重火工,一种味道能有它原生的味道,另一种是加工后的味道。两者或许融合后才是真实。

这是一个有仪式感的,不让任何人进入厨房的男主人公,朱爸爸。朱爸爸一人抚养三个女儿,大女儿从事航空业,二女儿是教师,三女儿在炸鸡店当服务员。一家人约好每星期日回家聚餐,四人在同一空间,不同心事。
朱爸爸是德高望重的退休名厨,家里厨房空间,唯他独有不可共享。老伴去世多年,朱爸爸多年未娶,精心培养儿女长大。他也是一位善心的老年人,看到大女儿闺蜜的女儿珊珊每次吃饭坐公交都吃着一般水准的菜肴,朱爸爸决定每中午和孩子交换难吃的菜肴,并且把珊珊同学的菜肴也一并做好给孩子送过去,从中找到给人做佳肴的乐趣。很难说,这不是孤寡老人在家孤独找个事做,排解苦闷。

每逢饭店有重要宴席,饭店经理总是会把朱爸爸叫过去稳定军心。朱爸爸是一个稳重且随和的人。
大女儿家珍在生活中是一个刻板刻眼的中学老师,着装中规中矩,在学校学生面前,总是以严厉著称,学校家里两点一线,着实平淡。每逢家里聚餐,老大总是充当妈妈的角色训斥两个妹妹,当妹妹提及到她的感情生活,她往往要为自己辩解一番。信仰基督教的她,内心敏感,传统的守护家族,固执到在生活里没有自我。
二女儿家倩是事业型的女强人,小时候总是向往厨房,锅碗瓢盆中度过余生。但是因为父亲一昧的干涉,不得不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行业,不过做的也风生水起。但因为受不了家庭环境的压抑,与父亲和大姐也有隔阂,饭局中,已经攒一笔钱的家倩和家人摊牌,已经在外买了一套房子,付了首付,过段时间就会搬出去住。一顿饭吃的似乎很是开心荡漾。

家倩在饭局中指出,菜的味道不对劲,朱爸爸的味觉失灵。
小女儿家宁是个有小小心机的糊涂女孩,她在炸鸡店和同事们相处的很好,家里尴尬的饭局也通常是她来和稀泥,像个不谙人事的小姑娘,对什么事情都懵懵懂懂,但好像对任何事情又充满憧憬,不畏其他。
一切,祥和。
从未预知,前方荆棘
一切貌似都在温和中度过漫漫余生。
好景不长,朱爸爸十几年的老伙伴温伯伯在一次厨房试菜中突然去世。朱爸爸非常难受。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伙伴突然说走就走了,压抑惋惜,自己偷偷的去做心脏调查,看看自己身体健康状态如何。家倩正好看到父亲从心脏科出来,望着父亲的身影在电梯里消失,家倩突然泪眼朦胧不知所措。

家珍也不知为何自己的工位上每天都会有一封情书,纸短情长的情愫爱意,家珍总是来会张望着但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和一位体育老师的扔球和唱歌互动,让她心里有了期盼,情书似乎也有了解释。但是每天收到情书的内心澎湃,并没有办法压抑。
家倩在买房不久后,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去看房子,结果被骗,所有的存储毁于一旦。得知大姐其实一直在感情的深渊中走不出来,是因为她自己编造了一个与人恋爱并被甩的谎言,困在自己的牢笼中,她震惊不已,前往性伙伴家里一起交流,却被告知他不方便。无可奈何只得离去。
家宁看中同事的男朋友,为他解开心事,偷偷和他约会,互诉衷肠。同事伤心不已,向家宁哭诉,为何男孩不理自己。家宁疑惑也坦白,自己与男孩的事,结果被同事指责。
一切,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波涛骇浪。
意外惊喜,你猜谁先
每逢饭局,总是有惊讶的结局公布,你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意外。也许对任何人来说,这没有统一的答案。
看似团结和平的家庭,其实在父亲失去味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崩临瓦解。
家宁是第一个逃出牢笼的,说逃,其实不恰当,应该是凑巧。唯唯诺诺的在一家人尚未动筷子之前,就用一堆逻辑不通的话,告诉姐姐和父亲,自己怀孕了要搬到男孩家住。饭局在说完话的下一个场景,就变成父女三人目送最小的妹妹离去。应该是一种释放,青春是肆意的。

家珍信仰基督教,在母亲去世后,长姐如母。这让她必须抑制自己的欲望和追求,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把持着这个家庭最后的平和。这是她的自我要求。她是敏感的,是自卑的。她不敢向心仪的体育老师表达衷肠,只能在学校广播里以愤怒去追踪情书的来源,最后得知是班级同学的恶作剧。却也投向体育老师的怀抱。
她是着急的。饭局的人刚坐下,她就迫不及待的站起来,说明基督教对性关系的要求,必须是成为夫妻,下午已经结为夫妻,她立马兴冲冲的把家人素未蒙面的丈夫带进来。只见一面,就坐着摩托车逃向了自由。冲破情感的藩篱,突破枷锁,头也不回的离去。

万万没想到第一个想要搬出家园的二女儿,家倩,放弃前往阿姆斯特丹的升职机会,准备和父亲共同守护这个家。
朱爸爸在影片出现的倒数第二次的饭局上,宣布自己和大女儿的闺蜜锦荣在一起度过余生。这无疑是整部影片中的高潮。但毫不意外,这件事情如巨石,砸向暗涌波涛风平浪静的水平面,锦荣母亲梁伯母吵闹喧嚣着反对,因为她本以为朱爸爸对自己有意,没想成是对自己的女儿有意。三个女儿也持反对意见。
高潮中,矛盾接踵而至。
终极一生,归于平淡
整部影片,看下来,像是一个闹剧。但是这个闹剧最终是和平结尾。
朱爸爸的味觉也回来了。
一切不理解的好像都理解了。为什么朱爸爸在退休之后愿意给珊珊做饭菜,在和女儿叨叨未果的时候,只能寻找其他处的温暖,并给予善意。而这份温暖,正好刚离婚的锦荣十分需要,他们互相看中对方的依靠帮助和善意,不顾世俗眼光,能走到一起,也终究走到一起。大女儿的丈夫挽救了家珍自卑的灵魂,满足她对自由的向往。二女儿选择坚守也是她的价值观体现。她想要任何地方都做得很好。小女儿的糊里糊涂也是挥洒着家人宠爱的青春。

家是什么,是去掉互相的顾虑,猜忌,质疑,只有敞开心扉,去理解彼此,这才叫家。如果总是存在着那些不安的情绪,压抑的欲望,那可能就不能称之谓家了。
生活也很奇怪,奇奇怪怪的男男女女,奇奇怪怪的情感碰撞,奇奇怪怪的人生走向。
但好像所发生的都有源头,不知所起?亦知所起。
无法预知生活什么会先来。就这样接受着,去探寻生活的顺其自然和出乎意料吧,无论生活出现什么,都要学会坦然接受,理解并且乐观的活下去。
惊涛骇浪,终归尘埃落定。

小鲸留言时间~
小鲸写这部片子的时候,有很多地方,也很纠结,如果你看过这部影片,可以和小鲸一起交流哟!如果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