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过程中的这些规范,你知道几个?
这几年,知识付费相当流行,写作培训班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培训班很多都只教导我们写作的技巧,却很少没有告诉我们写作规范。这是不对的。即使掌握一堆写作技巧,在写作流程中不遵守规范,文章也很难得到别人的青睐。
《写作之书》这本书就是来告诉我们写作流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和写作中具有创造性的元素,进而指导我们更快更好地精进写作这门技能。并且,这本书的内容适用于所有写作文体地表达,是一本终极实用的写作指南!
《写作之书》这本书层入选没过出版商协会"十佳图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保拉·拉罗克。她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活跃于写作和教授写作的高校媒体等领域,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和专栏作家。她还曾担任过美联社管理编辑协会的成员,又获得了该协会的最高荣誉"功勋服务奖"。
写作的基本原则
《写作之书》中提到的原则包括十来个,这里我们就重点讲一下多用短句、多用主动语态和直入正题这三个原则。
1.多用短句
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习惯于用长句。这些人没有考虑到,常常的句子会增加读者阅读起有困难。
一般情况下,句子的平均长度应该保持在20个字左右。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想办法将句子变为短句。句子越短,读起来越轻松。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句话中要保证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如果一个句子要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并且这两个意思是有关联性的,我可以将其中一个当做主要思想,另一个当做次要思想。
2.多用主动语态
和被动语态相比,主动与他的结构更为完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被动语态,很多时候会习惯性省略掉动作的发出者。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句子信息的不完整。
主动语态就不一样了!在主动语态中,动作的发出者是作为主语存在的,怎么也不可能被省略掉。
如果动作的发出者在句子中无关紧要的话,那么还是用被动语态更好!
3.直入主题
很多人在写文章开头的时候,喜欢绕圈子。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凑字数,还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卖弄自己的文采。两个原因实际上都和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关系。因此,那种废话连篇的开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
我们应该清楚,文章的每一句话应该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如果和中心思想无关,那就完全可以略掉。开头更是如此。
我们要努力让文章的开头充满实质性的内容,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空话。
写故事的策略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看故事,但没几个人能将故事写得好看!为嘛?因为不懂写故事的策略的话,再好看的故事都会被写得干巴巴的,让人没欲望看下去。这里就详细介绍三个写故事的策略。
- 对真实故事的文学分析
在很多时候,写作者会使用一些文学手段,比如铺垫或象征,来丰富文章内容。这些手段可以故事变得跌宕起伏,增加文章的可读性,甚至引发读者的共鸣。
2.把一些工作留给读者去做
在信息报道中对读者隐瞒信息是不明智的做法。但在悬疑一类的故事中,隐瞒某些一些信息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记得小时候看《故事会》,里面经常会有一些推理故事。这些故事一般都不会在当期杂志就告诉我们凶手是谁,而是让我们自己分析。等到下期杂志出来,再告诉我们凶手是谁。这类故事其实就是将分析凶手的这部分工作留给读者做。
这种做法挺好的,牢牢吸引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更有参与感!
3.学会比喻
比喻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读者看到更鲜活的形象。比如《骆驼祥子》有这样一句话,他像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缓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这个比喻句就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祥子是何种程度的无能为力。
如果没有使用比喻句,读者对祥子的感受就不会体会到如此具体。
重视错误
我们需要重视写作流程中出现的任何错误,包括标点符号和介词、代词的用法。不要因为错误小,就满不在乎。要时时检阅自己,争取不犯错误。
要知道,文章就是一个人的脸!没有错误的文章就像是没有瑕疵的脸蛋,更能引起读者的好感。
身为写作者不光要重视技巧,还要牢记写作规范!不然的话,文章是很难得到别人重视错误的认可的。就像一个人开车技术很好,却不遵守交通规则,这样的人也是很难得到别人的好感的!《写作之书》这本书高度浓缩的写作指南,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作这件事,掌握使用文本写作的方法和规范,享受写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