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能分我一口么
很多很多年以前,在我还不知道“外卖”这个词的一个晚上,有个人点了一份“幸福煲仔”的外卖,香辣鸡翅煲仔饭。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王兴也还没有开始办美团,去饭馆吃饭的时候可以拿一张小卡片,然后打电话对着卡片上的菜单来点。后来在湾区待着,发现居然也没有好用的app,大家叫外卖依然是这么古老的方式,木遥老师慨叹过,湾区的程序员们啊,家门口的盘口都没打下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啊。哦又跑题了。
那个人点外卖的时候问我,你要不要也来一份啊。我那时还是个矜持的小姑娘:不用啦。以为会再客气两次,然而并没有(活该你天天宅着自己吃外卖…
伊是一个会把所有的饭都吃得很香的人。何况是可以一颗颗嚼的香锅巴,何况是可以一根根细细吮一吮的小翅尖,更何况我还从来没有吃过煲仔饭。那顿饭在我记忆中的深刻程度可以跟《棋王》里“我”在火车上看王一生吃的那份盒饭相提并论。让这份记忆更为深刻的是,在整个香喷喷的品饭过程中,尽管我一直在旁边眼巴巴看着,伊并没有分一口给我吃。
后来吃了好多份“幸福煲仔”,向来爱吃素的我除了家常豆腐之外好像就只吃过香辣鸡翅,一种奇怪的补偿心理。TBBT能看这么多集,香辣鸡翅功不可没。后来“幸福煲仔”没有了,再没在其他地方吃过这种香香的小翅尖,可以把每根小骨头都嗦得干干净净。
昨天去了“肥西老母鸡”。
以前新瑞琪楼下有一家“放鹅郎”,因为开在小学旁边,每当放学时分,里面就挤满了等着接“放学郎”的大妈奶奶们。“放鹅郎”的菜都是放到一个个小碗里面端出来的,最喜欢吃“香辣鹅杂”,先把漂着红油的菜汤拿筷子逼出来,拌到米饭里,然后一口米饭配着一两块肉,最后把蒸鸡蛋倒进剩下的米饭里,使劲搅和匀了再吃。整个吃相非常邋遢,但是吃得非常香。后来“放鹅郎”没有了,换成了肥东亦或是肥西老母鸡,因为合肥遍地都是,没有兴趣去吃了。外卖会叫“王仁和”的香辣鸡杂米线,非常非常辣,吃起来很痛快。这次回来发现“老母鸡”变成了“蒸小皖”,名字很好听,味道怎么样还没有去考证过,“王仁和”变成了另一个米线店,据说很难吃,倒是旁边那家号称是“程序员”开的包子店“包小白”居然还屹立不倒。
在“肥西老母鸡”吃的是“香辣鸡杂套餐”。我之前吃过饭了,所以只是坐着看他吃。伊不大爱拿汤泡饭或者拌饭吃,所以简单地把鸡杂挑出来配着饭吃掉,而且因为比例没有分配好,所以最后剩下好几块肉没有与之搭配的米饭。我坐在旁边看着,还是要感慨,就是有人能把饭吃得非常香啊。还是一口饭都没有分给我吃……╭(╯^╰)╮
另,顺手买了瓶好玩的小糖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