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套词信攻略
这次试着写一下如何给美国教授写套词信。因为决定出国较早,因此有目的性的写了几封自荐信,写的过程中语言上请英语是母语的同学帮忙打磨了一下,其他方面都是自己摸索的,因此耗费了比较多时间,想通过这篇小文章帮助其他同学节省时间。这篇经验贴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什么样的人要写套词信?2.为什么要写套词信?3.套词信需要准备什么?4.套词信怎么写?

你属于需要写套词信的人吗?
首先,我建议所有人写套词信,因为写套词信实际上在为你写个人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做准备,个人陈述需要多次打磨,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会在后面谈及。除去这一点外,个人感觉写套词信的人应当属于对出国这件事有规划的人,如果你是临时起意,或者时间比较赶,不太建议你写套词信。还是专注于把英语搞好,把Statement of Purpose写好,把绩点稳住,这些事情都应当优先于套词信。因此,普遍意义上来讲,如果你时间规划的不错,上述事情都有条不紊地展开,还有些小空闲时间,那么我建议你写套词信。
当然,说了普遍意义,那一定有特殊情况。比如你的一技之长和申请还挺有关系的,又或者你现在的导师和你想申请的导师有些关系,那么也你也可以写套词信。举两个例子,比如你是体育特长生或者体育很优秀经常参加北京马拉松,本科是学管理的,那么可能你在申请体育管理的时候就有优势,为了扩大你的优势,你可以写套词信,向目标院校的老师强化你的这个特点,这样在申请时你的特长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个例子,假如你的导师经常参加学术会议,在会议上结识了一些国外教授,其中就有你想申请的,那么这时候请你一定要use your advisor’s name。如果情况允许,那么你可以让导师先邮件引荐一下,如果没这个条件,你主动在邮件里介绍自己,也增大对方回复的可能性。
为什么要写套词信?
写套词信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很傻,当然是为了套词呗。那你想过你为什么要套词么?其实,套词信的目的并非为了套词,因为99.98%的情况下你从人家哪里是套不出来的。事实上,套词信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展示你自己,二是为了和教授建立联系。展示你自己,说白了就是你把你的特长展示出来,让教授对你有个印象,在学术委员会审核材料的时候有人会说,啊这个人那个什么还不错。建立联系同样如此,如果你们的研究兴趣相似,或者你导师手上的项目能够采访他或者请他comment,那将更上一层楼。
如果套词信想发挥最大功用,请务必和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就要求你更提前做准备。比如,我投的一篇文章被我所在专业的国际顶级会议收录了,在参会前的头一个月,我给“相中”的三位教授发了邮件,其中两位回复了我,并答应会议后与我见面。第三位教授虽然没回复我邮件,但我最终在会场上也见到了他。如果能将学术活动和套词信搭配使用,效果无疑是1+1>2,因为你信件的内容能够更加言之有物,换句话说,你可以跟人家聊学术,聊着聊着,“顺带”着聊聊申请。
综上所述,套词信算是锦上添花之物,人家是不可能通过几封邮件就决定录取你的。但通过前期沟通,人家能够看到你申请的决心、毅力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能力,这就是套词信的作用啦。
套词信需要准备什么?
终于谈到内容了。。。但私以为上面两个问题也非常非常重要。言归正传吧,套词信,个人感觉你需要准备CV(简历),但感觉我套词的教授似乎都没有认真看我的简历,见面时还问了我GRE的percentile,(当然,当他问我的时候我内心是欢呼雀跃的!老子那么高的percentile,必须要显摆一下,结果人家只说了一句,90%以上啊,那够了……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G似乎只是一道线而已,过了就过了)。总之,还是应当附上CV的,当然,如果你CV没有英语成绩也没关系,我见的第二位教授就根本没关心过我的成绩。
第二,准备好你的研究兴趣和你将来准备做的事情。这个是重点,一定要想的尽可能深入一点,千万不要敷衍了事,人家教授都是研究这行30年的人了,你看了几篇wikipedia就来装逼你说人家不知道吗?从另一个角度说,你在人家眼里就是一个弟弟,人家从来也不会期望你是个rising star。所以,建议你多读多看,至少展现出自己端正的态度,向对方表明,我很努力的在making progress.
第三,一定要了解对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看看人家最近写的两篇期刊论文。看看人家Ph.D. thesis是什么。一般美国的教授,他后来出的书一般都是Ph.D.论文主题的延伸,因为Ph.D.是他积累材料最丰富的阶段,随后的研究很多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因此一定要了解这方面信息。其实,这个在你选择给谁发套词信的时候,就应当完成这部分工作了。
套词信怎么写?
语言和内容都非常重要。先谈一谈内容,切忌写字数很多,一来写的越多越容易犯错误,二来教授们都非常忙碌,很难花很多时间看你写的东西。
我建议如下“套路”,开篇点出自己是谁,来自哪里,想要读他的硕士or博士。随后写自己的研究兴趣是什么,比如,my research includes …. 单成一段,方便老师阅读。从第三段开始可以详细地介绍一下自己的研究兴趣,想研究什么问题,具体怎么研究。毕竟你还是阅读了很多相关内容的,正好跟着介绍一下自己为这个研究做了些什么,展示成果。
随后,当然要开始吹彩虹屁了(当然我这是夸张的描述),谈谈他的研究是如何影响你的,和你的研究有什么关系。这部分其实并不是吹彩虹屁,而是实打实的描述,你在官网上一个教授一个教授的CV看了个遍,发现只有他最合适,那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了他的书,觉得好啊,你看了他的paper觉得好啊,你看了他的履历觉得好啊。这部分内容就是把“好”替换成具体的理由,说好当然没有,很多教授其实都非常arrogant,他们觉得自己可牛逼了,而且拍马屁的人络绎不绝,你怎么才能拍在马屁股上而不是蹄子上,这就一定要多看他的东西。最终能做到实打实的具体谈到那些内容能够联系在一起。
结尾部分可以再次陈述一下,If I were lucky enough to be granted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your student, I would definitely try my best to …. 我个人的看法是不怕谦虚(这一观点欢迎大家反驳),美国老师很难从美国学生那里获得到从中国学生那里获得的尊重感,就像我们称呼老师一定要用您,而美国的语言里没有这个,他们都直接叫老师的姓的,很多时候连professor都不加。我们客气一点,完全没有问题,再加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time out of your schedule,我个人觉得没啥毛病,不用上纲上线到崇洋媚外,只是充分表达尊重。
以上便是套词信的内容,认真看了的同学会发现,其实这部分内容和个人陈述(SOP)有很大重叠,研究兴趣、合作导师、选择学校的原因,这些都是SOP里有的内容,这其实就谈到了我在开篇说的建议所有人写套词信的原因。准备出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SOP是众多材料中最重要的一份,你通过套词信首先了解不少知识:美国学校、导师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随后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你能发现你了解的这些哪些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哪些是不符合的,如果你写的套词信老师回复了,那说明他觉得你的研究兴趣接近,我们不就有了明确的“进攻”方向了么?再多读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巩固加深了解,按照这个方向继续SOP的写作,如此一来,申请成功率不就更高了吗?
至于语言则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邮件的书写,一些惯用语应当还是多多了解,不要用错,让老师读起来怪怪的就不好了。二是关于学科概念的术语,这部分千万不能出错,出了错就是致命伤,让老师觉得你不了解。因此,建议在内容上找相关专业的前辈把把关,语言上当然能找到native speaker帮助你是最好的啦,实在找不到,建议联系像“我”一样的师兄师姐,中介建议别找,身边无数血淋淋金晃晃的惨痛教训,我也在里面做过,具体内容这里不谈,怕挨揍。。。
最后再谈一谈套词信的时间,申请前3个月可能比较合适,不然提前太久联系人家也记不住你。你想想,我去会见的第二位教授,前一年我们院院长亲自拜访过他,也邀请他来参加了国内的一场活动(他来了也拍了照)结果我在提起我们院长的时候,他竟然完全忘了,我帮助他回忆了一番之后,他说嗷嗷嗷,想起来了。当然,他出于礼貌还是真有一点点想起来我就不确定了。如果你要参加学术会议,那么参加前务必要套词,就别考虑什么时候申请了,套词之后一定要follow-up,这个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不在这篇文章叙述。
写于2019年6月30日
-
棉絮小宙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23 03:01:01
-
巴甫洛夫想喂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2 21:43:58
-
cor cordium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2-20 14:52:05
-
与未知相似h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8 23:52:1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13:56:10
-
cyberuta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05 07:57:40
-
凯凯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24 18:02:04
-
略略略略略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25 00:10:12
-
卷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30 14:24:58
-
多肉钵植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4 09:12:47
-
隐居断联中_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1 03: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