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自己的一些话
我曾在工作总结中提到“挣扎”一词,
如今已过去一年,我对自己所惑之处有了新的认知。
本文并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有所思,有所悟,特意于此与各位分享。
感到遗憾
我为什么会对其他可能的生活和没有选择的事情产生失落?
即时一切顺利,我也会有这种感觉,不同选择实现的是不同维度的价值,值得花时间的事物,在不同方面“值得”。
今天我想去看一场演唱会,也想去跑到人少的地方,闲逛两天。
即使我知道自己还是会去闲逛两天,但是还是会产生轻微的失落感,假如我在那场演唱会里,看到明星歇斯底里呢。
工作上,生活上的遗憾,是这种现象的放大版。就如年轻时候,面对两家公司提供相似的职位,我选择为理想奋斗,放弃薪水更高的一方,心里会想如果我做出另一种选择,今天我或许会不一样。
我想想,努力的去思考一番,遗憾或许并不意味你有什么做错了。
演唱会还是闲逛,高薪还是理想,不管结果,对某件事情的遗憾总会出现,而且无法摆脱。
我想,遗憾说明你重视很多事物,正因我重视他们,才会想得到他们。
哪怕我选择高薪,违背自己惯有的思维,去听一场演唱会,我也会有相似的烟火,只不过重点可能不同。
要想避免它,那就关注一件事情,专注一个评价标准,但这样会让你的生活失去色彩。
我觉得我不会逃避这些遗憾,也许遗憾在我写上这些文字时候悄然发生。
但是,我让自己记住,至少假装自己记住了:这些蜂拥而至的失落感是好事,说明我有能力在各行各业发现价值,我可以让自己变得优秀。
犯错的人
在工作上,领导的叮嘱记不住,当错误接连发生,懊恼自己的表现也会变本加厉,为什么这些错误要找上我。
在生活上,我做了一笔投资,意外地还赔了钱,打乱自己的计划。面对错误的局面,我该如何做?
一个少女在生活不安时候决定怀孕生子,我们会觉得是糟糕的决定。她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教育成长,数年后,我们看到她抱着年幼的儿子,心怀感激,她很高兴自己当初做了那个客观上是错误的决定。她可以在多一些时光与自己的孩子一起面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她得到她的所爱。
错误带来的感受很多时候是基于事后而评定,社会的声音也会给你增加了负担。
我们可以去给自己列出错误发生的原因,去总结住未来要注意的点,但这些都是后话,而我此刻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会对错误耿耿于怀,不能放过自己。
我无法去喝一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鸡汤,也没法完全装作错误没有发生,但我想,去让自己感受错误带来的心态变化,让它来临之际,捕捉其中的体验。
错误找上我,是因为我还没做好准备或准备还未充足,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等待着他。
我记不住叮嘱,赔上计划,都是错误本身,是这个时刻我要去感受的,我无需把它放大,没有必要把“错误”放大,而把当下的改变缩小。
错误的我,让我让我成为“现在的我”,这是我用钱去买了教训,是真的花了钱啊。
感到厌倦
我觉得工作有很多时候是是重复性的,其就是一次重复性的身体力行任务,生活也是如此。
我可以腾出时间,在工作中或工作以外做一些让你感觉舒服的事情,比如启动一个新的项目,或者重拾一项业余爱好,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有,很普通,但是很有意义。
刚才的想法应该管用,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分散你的精力,跳舞或旅游也好,可能不如你的工作重要,但这种实在的活动具有“补救”工作所没有的价值,生活中流出空间去享受这些雷区。
说到这里,工作或生活的空虚感,不只是对存在价值的需求,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工作项目和我们对项目的投入,不管是要写的方案、要拿下的客户,都会看到结构性的缺陷。项目的目的是在于完成,比如我要专心写好这篇不知多少字的文章,就是关注一个尚未达成的目标,等到我写完的时候,这个目标就已成为过去。满足感经常发生在未来或过去,现在让人感到空虚。
分清目标性和非目标性,前者在于最终状态,尚未完成,达成后接着下一个任务;后者更多是完全实现于当下,比如散步,我们不会因为它本身产生空虚感,因为它没有固定目的。
在工作和生活上意识到缺憾,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试图忽略。对当下事物的依恋可以抵消对过去的遗憾,要为有存在意义的活动留出空间。
(以上部分内容是参考一篇文章,他的观点我觉得受到启发,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