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我的读诗活动
今天是我的第一次个人诗歌活动,在北京中关村的蔚来汽车中心,现场的读者大约十三四个人。我不能确定活动对他们而言有什么意义,或许完全没有,也许会影响那么一两个人。这是一个来自企业的邀请,对我来说是第一场个人活动。我一个人,右边坐着一位年轻的主持人。分享了以“在家乡”“献给卡夫卡的十四行诗”“巴弗奴斯挽歌”为主的三个篇章。没有人提问。有一位先生重读了一遍我的《你不是一个喝酒的人——献给卡夫卡的十四行诗》,他说诗中有真意。每一首我提到的诗,我都尽力地说出了我能说的。
我第一次在公开的场合读了一遍长诗《巴弗奴斯挽歌》,用时大概是半个小时,那个过程是我再一次回顾写作的过程,使我想到多明戈的歌剧、法朗士的小说。诗读完,我的胃痛了起来。这是一种平时喝多了酒才会有的感受。我捂着胃部。后来签了一百二十本我自己的诗集,分别是:
《国王的湖》《大师的葬礼》《所有未来的倒影》。
这是开心的事。
我尽力了。没有人和我聊什么。其实当时我很想问问那个(被提前沟通的)读了我的诗《献给卡夫卡的十四行诗》的男孩,他读那首诗有什么感觉……后来一晃而过,主持人马上让另外一个读者读“雨果”,“雨果”之后是一首“普鲁斯特”,根本来不及消化……
我们不能强求什么。人们的生活也是那样,好也是过,坏也是过,深沉也是过,浅薄也是过。但在我站在前面读《巴弗奴斯挽歌》的时候,我看了在前排的两个男孩和一个妈妈,看到他们在点头,我感到一些欣慰。关于背景,我讲到了古希腊的多神崇拜——在作品中以黛依丝为象征的,她是美神维纳斯的女祭司,讲到了基督教的单一神信仰,还讲到了人对“人”的信仰——人有正常的欲望,产生情感,需要爱情,向往美好的生活。我说到了“柱居人”——苦修的僧侣。就像我说的,在“普鲁斯特理解”的人群里面,据说到来的人都是热爱普鲁斯特的,愿意阅读《追忆似水年华》的,但他们不发一言。所以在现场,我说,“我来读这首长诗。大概需要半个小时,这也是一种文学,对文学的耐性。请大家忍耐一下。”但是到来的人已经很好了。我没有邀请朋友。因为我不好意思麻烦朋友。
明伟来了。后来我们俩在苏州街吃了东西,喝了两大盅原浆啤酒。大约两个小时,六点多钟,我们就各自回去了。
蔚来汽车中心很有现代感,工作人员也很漂亮。我不知道他们如何对待文学,包括主持人。我们没有实际的交流。
下周六,在码字人书店,也是一次我的活动。在那场活动上,将专门讨论我的《巴弗奴斯挽歌》。至于会说成怎样,我也不知道。但我决定由我在读一次《巴弗奴斯挽歌》。就像再一次摇动海索草,至少我能再一次洁净自己的心灵。



严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巴黎评论》弗罗斯特访谈的17个印象和对弗罗斯特的一点念头 (1人喜欢)
- 在人群中
- 咳嗽半个多月了(散心0428) (1人喜欢)
- 一个有女人的房间里有什么? (1人喜欢)
- #如果要鲜花的话……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