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 生活在此处
到底是本着怎样的目的出来旅行 都有一套说辞 但是我逐渐开始相信 把逃离当作旅行的目的 是一种亵渎 在桂林的机场 深夜延误到眼睛发红的时候我在想在文昌的乡下 躺在树荫下的吊床下的时候 我也在想 坐在凌晨五点去往美兰机场的大巴上 我还是在想这个问题 留在那里的生活好像还是一滩死水 并没有变好 甚至变得更加糟糕在我被通知缺席考试可能面临挂科的时候 临行前一晚还在海大丢了随身携带的挎包 以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登机口关闭后的两分钟气喘吁吁地被告知需要花钱改签

我是在社会主义红旗下长大的好儿女 也是多年浸润在赛先生的养分中 但是碰到这种“倒霉透顶”的时刻 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怀疑人生心态崩溃 想着是我人生地这一本书又落到哪个以捉弄人为乐趣的神手里 他们是不是在透过某面魔镜看着我笑得前俯后仰 甚至更为偏激一点 我都开始有了吃素的决心
在海口的日子过得没有惊喜 也不乏味 每天拉开窗帘眯着眼睛看外面一片白灿灿 毅然决定叫了外卖 不出门捧着电脑看电影 坐在马桶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那本带来的色情偶尔被房间里静静的中央空调吐气声压抑的喘不过气的时候 打开文婷留给我的小音箱 放Lost in Translation的原声带幻想自己是美丽的肉弹 但其实是一个因为作息已经形毁骨立的"熊猫“

等太阳稍微收敛一点 我带着相机出门 去老街逛逛 随便喝个茶 在太阳快要落下山的时候赶到海边 看一看心爱的颜色 然后连续三天雷打不动坐出租到海大后面的美食街 点一碗糟粕醋 加一杯四季春 有时候加几个烤生蚝 一边大汗淋漓一边吃的津津有味 我们笑着说这是一边吃一边瘦
长久的呆在一个地方是腻味的 但当身心疲惫 你又会有不知从何而去的失落感 距离是美颜十级的滤镜 新鲜感和它沆瀣一气 再加上大众媒介对于“去远方吧“的价值观乐此不疲的宣传三人成虎 于是你出发了?这可能是最合理的解释 宛若高中文综按点得分的作答模板 可是在一个标准答案之外 还有千千万万个答案 可能并不是那么标准 但是如果不能在此处找到的另处也是
只是有时候会失神 像无数次在陌生的城市的公共交通上 眼睛失焦 旁人可能会觉得又在玩“假装自己是文艺片主角”的游戏 然而我只是任由自己的思绪一直往下掉 从最表层的“哇你看街边那个小女孩的红裙很有风情”到深层的“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我是谁我在干啥“

即使我再清楚不过 中国大都数的城市都差不多 除了极少数有自己的特色 其他的可能都有一套从开发到利用的旅游城市建设白皮书 但是我还是毅然地多留在海口呆了三天我到底在期盼什么呢 这里不是艳遇之都 也并不是Big Apple
昨晚坐在海大的湖边 和一个很多年都没见面的同桌聊了很久 我们都开始谈到当年看的书 那些读者里充斥的把关人的议程设置理论的文章那些青春小说里的矫揉造作死去活来的爱情友情 那些哲学里唯心为重神游太虚的思考辩驳 我们当年都是苦闷于一张书桌间不能见天地风光 施展拳脚的少年 唯有疯狂的读书才能找到一丝丝的出路和慰藉但是现在我们已经都到了二字开头的年龄 不敢说对生活有太多深刻的见解 吃过的苦摔过的跤有血一般的惊醒 我们随着我的提出开始批判媒介大肆渲染的一些主张 我们说那只是商业主义的走狗最后我们都到了那 我们好像懂了– 是米兰昆德拉的反命题
-生活在此处
很多事情不是光坐在书桌边想就可以完成的 (这里我并未批判人文学科的学习方法) 它需要你抛开所有的担心 温柔的走入那个良夜与黑暗起舞 语言充满着一套迷惑性 逃离是一个很有诱惑的字眼 可本身就是伪命题 在看了那么多恐怖片之后 知道要解决恐怖的最好方法永远是直面它 解决它 恐惧的情绪无济于事 如果在同一个城市 做的还是相同的事 这些年的出走使我渐渐懂了 天地很大 人生很短 要离开一个地方 是很简单的 困难的是 怎么回来

我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