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数量0】求学之路漫漫,摔倒之后学会的经验
日常学习篇
1 不要浪费时间!如果决定了一件事情就奋不顾身的投入。比如你想去听讲座,已经坐在台下了,老师已经开讲了,可是你早就养成了在课堂上走神的习惯无法集中精力,这个时候你的行为和你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快乐玩耍的时候可能感受不到什么,一旦讲座结束了,心理和肉体上这种矛盾的行为只会让自己觉得后悔,非常以及特别的的后悔。
2对于设计类专业,上课一定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感兴趣的课去听,一般新来的老师会更加认真负责一些。不要一句话都没听就给一门课判了死刑!
3对于设计类专业,上课的含金量不如优质讲座!讲座的含金量就在最后交流互动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坚持听完再走!(前提是讲座你真的喜欢,不喜欢尽早溜走不要浪费时间睡觉!)
4 观察自己的专注时间!观察自己!
没错,很多时候我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比如不自觉的【顺手】拿起了手机——一个小时过去了,不自觉的【随便】点开了一个网站(豆瓣)——一个小时过去了。要知道,这个行为虽然只是轻轻一点,却会浪费掉很多宝贵的时间,还会造成一种【我忙了一上午怎么啥也没干呢】的绝望!
这些原因都是因为!每个人的专注时间是有限的!对我来说,只能持续半个小时我就会意识松散,目光游离,忍不住东搞西搞一下,这个时候是懒惰在告诉你我想休息了。
这个时候就要像猫和老师里面一样,心里跑出来一个天使和恶魔,然后听天使的话【再坚持一会!】,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比如我写完3000字就休息或者再做30min就休息,这样就又可以坚持下去了。等到下一次身体向你发出疲惫信号的时候,就可以真的休息一下,因为这个时候懒惰已经被赶跑了,合理的休息时间能够帮助下一个阶段更好的回归战场!
论文写作篇
5 个人感觉定量化的研究会更适合硕士阶段,且在开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整个逻辑框架的构建 。作为老师,是不会在意你的文献综述部分的汇报的!因为这些最终都会转化投射到你的论文里面!看过的文献都会变成字里行间的精气神!老师更不在乎你用了什么软件他会不会用电脑兼不兼容,他只想知道用了之后能得到什么结果,是否能起到支撑论文的作用。因此在开题的时候把握全局,往往比只顾着思考一个细节要更重要。
6搞清楚你自己的定位。本科、硕士、博士所要求的的论文深度和切入角度是完全不同的——不要选择太大、太宽泛的题目!不要选择自己之前完全不了解或者突发奇想一拍脑袋就决定的题目!盘点一下这几年的学习科研生活,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偏好中,找一个感兴趣的点,深挖下去做到尽可能的完善。
7 设计是感性的!学术是冷酷的!不要用太多的修饰词藻,更不要自创新词,因为这样难以被审稿人理解,更难以建立学术共识,一定要学会用准确的学术专业词汇描述自己要做的研究。
-
任性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0 21: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