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文50天——分享音频制作小经验
在简书上更文到明天就第50天了,其实我并不是那么擅长写作,有的时候想不出要更新的内容就只有翻看曾经写的东西搬过来,在搬旧文章的同时还可以再回顾一遍曾经的心境,有的地方修改一下和此时的心境相结合,再次发布。
呵呵呵,不过确实还是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在思维方式上也有所改变,现在因为每天要更新内容,平时在日常生活里就会非常留意周围的点滴,感官好像被放大了。梁文道在《八分》里曾讲过一次在房间里的旅行,放大感官,增强体验,感受每一个细节,哪怕只是在房间里待着也胜过那种只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一问啥都不知道”的旅行。旅行不应该是为了拓展理解的边界吗?从文化理解的角度产生链接,从而消除壁垒,减少误会,避免摩擦。这样看来写作和旅行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呢,写作更可以超越的是身体的局限,让思维尽可能的延申感观。
只是有时还是会觉得自己的所思所想太过于浅薄了,有的观点无法深入的去剖析,还是得加强学习。我最初开始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给我的音频节目备稿,音乐真的是能荡去心里阴霾的东西,我想把影响到我的音乐分享给其他人,而且我也喜欢播音这件事,就开始做了,现在一共做了27期了。


不过呢,我这个其实只是还处在一个准中级乐迷的级别上,每期音频从撰稿、收集音乐资料、录制、剪辑、合成、最后上架,每个环节都挺有意思的,分享一下我的制作经验吧,像我这样业余做音频的可能都会遇到录音软件版本受限的问题。
我现在使用的是Cool Edith软件和Adobe Audition软件。


为什么会有两个呢?因为我现在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和入门级的外置声卡设备,用Adobe Audition录音不太兼容,所以我录音一般用Cool Edith。
步骤如下:
1、将需要用到的音乐文件导入Cool Edith;
2、录音人声干音;
3、降噪处理;
4、混入音乐;
5、混缩为文件另存;
(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音频平台和公众号上传,文件格式需要保存为MP3格式,但是现在的绿化版Cool Edith因为是21天试用版,所以仅能保存1分钟的文件,所以我的办法是,将文件另存为MAV的模式。)
6、打开AU软件;
7、导入录好的MAV格式文件;
8、插入多轨;(可以在听一听,有的地方可以再做一下处理)
9、导出另存为MP3,完成。
我做的内容大部分是和摇滚有关,我是觉得现在这个时代不是我们不再愤怒和世界和解了,是摇滚被边缘化了,生存的土壤贫瘠了,我们的愤怒无处表达都转向键盘了。
在我看来摇滚不仅仅只有愤怒和反叛,它还可以承载如哲学、文学、艺术等多种东西。我作音频其实也是在加深自己对于摇滚的理解,所以越做越觉得有意思,我希望后面能做得越来越深入。练习写作是一个提升文字表达能力的好方法,而且因为是需要读出来,所以在呈现结构上又有所不同。希望我能通过写作到达更广阔的边界,也希望我可以一直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