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灭亡,从一幅画开始谈起
文/刘风华

这是一幅描绘阿尔楚尔战役的宫廷画作,是16幅《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中的一幅。
画中,“大队清军人马满山遍野而来,将少数叛军团团包围。清军以骑兵打头阵,骆驼队驮炮为后援;远处的山头上,清军占据制高点,以火枪向逃散的败兵射击。阵前跑散的马匹、骆驼被清军牵回。”
画作镌刻了历史,时光在这一刻定格。我们仿佛可以借此穿越时空,听到战场上的拼搏厮杀,梦回已然远去的大清王朝。
阿尔楚尔之战是平定准部回部战事的转折点,此后清军一改被动局面,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不仅收复失地,平定了叛乱,还斩获了大量的武器、马匹和牲畜。
远在京城的乾隆皇帝收到捷报十分高兴,在军队凯旋归来后,他命宫廷画师绘制了功臣像和战役图,还将16幅战役图送到法国制成了铜版画。此后,平定准部回部被乾隆皇帝纳入了他的“十全武功”,成为他一生重要的高光时刻。
从清军入关,问鼎中原,到溥仪退位的近300年里,清朝在乾隆时期达到巅峰。
三百年风雨往来,几度起起落落,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渐行渐远,留给后人无限遐思。
帝国陨落:大清王朝的三张面孔
01多尔衮:摄政王的身后事
“十二月的塞外已进入寒冬季节。朔风凌冽,万里荒漠,一片萧瑟。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从远离北京八百多里的喀喇城传来了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死讯。这个消息来得十分突然,自然引起种种猜测。据事后对外公布的消息说,摄政王狩猎时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膝盖,因为处置不当,抹以凉膏,导致病情恶化。”

受影视作品歪曲夸大的影响,提起多尔衮,许多年轻人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情圣”“权倾朝野的独裁者”以及“那个跟孝庄太后虐恋情深的人”,甚少有人知道,多尔衮是清太祖口谕传位的储君,是对大清王朝建立最功不可没之人。
02杨光先:康熙历案的急先锋
“准确地说,杨光先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中应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前后。这期间,他再次引起关注,是因为进京上疏,反对西教。明亡之后,杨光先重新回到京城已是七十老翁,但他好斗的性格依旧未改。这一次,他是与西方传教士较上了劲,一门心思,死缠烂打。在他余生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这几乎成了他的全部生活重心。当然,杨光先这么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蓄势已久。”

杨光先是震惊中外的康熙历案的发起者。
今天我们老百姓常用的农历的最初版就是在清朝确立的。它是在中国传统历法基础上,吸收西方历法的先进之处,由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编撰而成。
杨光先凭一己之力撰写了多篇文章抨击西教,更把备受皇家礼遇的汤若望拉下马,然而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却寥寥无几,难以搜寻。
几百年来,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他作出各种评价。有人说他是疯子、小人、骗子、无赖、偏执狂,也有人说他是豪杰、壮士和奇男子。
03袁世凯:清末政坛的一朵“奇葩”
“这天上午,内阁总理袁世凯上了一道密奏,顿时引起极大的震动。时在冲龄的宣统皇帝许多年后回忆起那天的情形时说,有一天在养心殿的冬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这两个大人为什么哭。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唯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觐见太后的最后一次。”
“袁世凯不愧是高明的演员,他作秀也算做到家了,在跟隆裕太后独对时,哭得比太后还要伤心,一边抽鼻子一边说话,一副心痛不已的样子。然而,从宫中下来后,他却松了一口气,谈笑风声,完全换了一副脸面。”
特别是当天回去的路上,袁世凯的车架遭到革命志士投弹袭击,不过袁世凯却没有当场身亡,只是耳朵略微受了轻伤。他本人回到家后,竟然哈哈大笑。笑这场刺杀意外地向清廷“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洗脱”了他身上“夺权于孤儿寡母”的叛臣嫌疑。

袁世凯的出现是清末政坛上的一朵“奇葩”,他意外地勾连起各方势力,成为历史转折点上的关键人物。
当我们谈论清朝时,我们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清朝时,总免不了受影视刻板演绎的影响,似乎宫闱秘闻和穿越闹剧更引人入胜,在电视剧里,每个皇帝都忙于恩赐妃子,每个嫔妃都忙于算计人心,大臣们贪污朋党,皇子们醉心恋爱,原本残酷冷血的封建帝制硬被凹成了少女们的“爱情乌托邦”。
清朝是中国末代王朝,是我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转折,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有康乾盛世的骄傲,还有鸦片战争的苦痛。从繁盛走向败局,帝国的权利运行是如何偏离轨道的?是谁挑动了基层民众的生存底线?重文轻武应该成为一条不变的用人标准吗?皇权秘籍制衡术为什么会失效?
这些都是《清朝大崩溃》这本书要告诉你的。

阅读这本书,你可以置身宏大历史叙事的背景中,亲临般触摸历史的脉搏,揭开层层尘封的王朝往事,更能切身感受到历史深处的幽暗和逻辑。作者在评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之余,更试图通过对细节的把握,还原复杂人性的挣扎,探讨帝国下行时空里的成败与得失。
读史使人明智。
带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审视,让我们打开这本书,一起重温大清王朝的百年风雨。
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开春哪本新书拉高了你的期待值 (2人喜欢)
- 寻一代草圣的成长之路——《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新书分享会南京举办 (1人喜欢)
- 811年的送穷节,韩愈送走穷鬼了吗? (3人喜欢)
- 林那北全新力作《每天挖地不止》:当代寓言式的家族小说 (2人喜欢)
- 林散之的一生像小说一样好看,但却不是虚构的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