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副总统》、还有《自由了》
《切尔诺贝利》、《副总统》、还有《自由了》



前两个完全不相干的片子,只是时间上正好一前一后看,放在一起写因为吸引我的恰好同是他们的叙事线和结构。
前者是迷你剧(5集),容量相较一部电影更大些。从事件发生的那一刻起,故事和人物不紧不慢地展开,顺着时间线开始追根刨底,观影情感渐渐饱满。妙的是直到最后一集才回述到发生事故的前一天,而这天的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的重要,是最终造成整个人类惨剧的各种人为、意外、直接或间接的真正原因!叙事从起承转合开始再转向因果,这样累积的共鸣和情感会更强烈。
《副总统》是一部讲故事有点豁出去了的电影,但有趣、特别。从开始的画外音(一个和主线毫不相干的人物),我就一直在琢磨导演究竟想干吗?叙事的开始,建于主角切尼的初始(让家人失望的loser)和他的终端(达到权力巅峰,一个命令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人物的命运由此展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从底部爬到顶峰的全过程。在观影中,导演还嫌不够刺激,形式上又加入了大量的回述、跳切甚至象征、隐喻,镜头组接有时显得过于花哨(故事讲到一半居然还打出片尾滚动字幕,彻底玩嗨了)。我产生疑问的画外音像是一条产生悬念的叙事线,直到那个讲故事的人突然在镜头前倒下死亡,再转向另一边心脏出了问题垂死的主角切尼,你才猛然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的连接是移植的心脏!原来是后来在切尼体内存在的另一个人物一直在讲这个故事!!喵!!!
接连看了两个相对有点沉重的故事,为了换脑子,无意中找到法国片《自由了》,好比在巴黎街头喝了一杯好喝的咖啡,看完真的有种放松了、自由了的感觉。这是一部轻松愉快幽默的商业片,不轻不重,舒服之余还会有点感动。其实这样的故事里面还能关照到人性,几个重复出现巧妙设计的细节让你看完还能细细品味不断回想,这是欧洲电影的味道,也是和美国商业片本质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