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印象最深的宫崎骏动画作品
查看话题 >随口说两句
今天是《千与千寻》在国内上映的日子,一时有些感慨,暗搓搓唠叨几句。
我最早接触它是源于朋友的头像

我专门问了朋友图片出处,得知这动画的名称。当时深感“千与千寻”这个名字有些奇怪,直到后来对“神隐”一词有了些了解,才真正弄明白标题的意思

神隐し(かみかくしkamikakushi)即“被神怪隐藏起来”,被其诱拐、掳掠、或受到招待,而行踪不明,这在日本妖怪类的动画作品中并不罕见,譬如《八犬传》中就有一集,讲了小孩子的神隐事件,是一个传递母子之情的感人故事。
如果说,每一个神隐故事背后都承载了一种感情的话,我觉得《千与千寻》让我最直接感受到的,是一种“自我认同”的追求。
大家一定都记得,有这样一个重要元素贯穿了《千与千寻》的故事始末,那就是“姓名”——
汤婆婆通过剥夺姓名来控制所有人;
千寻通过记住名字来保持清醒;
白龙由千寻帮助回忆起了自己的名字……
不止是“姓名”这个符号,当我们再看人物经历,也是一样的。譬如无脸男这个形象,从被千寻放入,到胡吃海塞变形,到跟着千寻乘电车离开恢复原样——我记得千寻说大概这样一句话,“他进入这里之后变得不好,我想让他离开会有好处”,是什么场所令人变形?离开这个场所又能让人逐渐找回自我,恢复原貌?我们很容易在现实中找到一些映射。
于是,神隐似乎成为了一个契机,开辟出一个封闭空间,给人一个还原自我的经历与过程。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提到,神隐在日语中其实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人去向不明,一个是指神灵消失不见,似乎正好对应了故事中的千寻与白龙,颇有道理。

最近因为《千与千寻》在内地上映的契机,我又开始重新看宫崎骏的动画,有许多小时候觉得“慢”或“不解”的地方,如今看来竟分外打动我。这或许是长大后的生活给我更多的是心累,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因此格外珍惜动画中一点一滴略显含蓄的美好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