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查看话题 >近期招人有感:给毕业不久的新人们分享一下做职业规划之前所必须清晰的几个基本点
最近招人有感。
5月23日,我申请注册公司的第三天,在豆瓣成都招聘小组发出了我的第一个招聘贴。
截止到6月19日,我一共收到43封简历,并面试了其中的19名候选人。
这19人中,普遍都是95后的新生派,个别年长的其实也仍然是92、93的年轻人,至少相比于自己来说,他们仍然是处在活蹦乱跳的青春期(理论上)。
对于很多资深的HR来说,我这一个月面试的人可能还不如他们一天的工作量。
然而,今天忽然很有分享一下的冲动。
所以,就请允许我分享一下吧。
此分享可能对刚毕业的人群更受用,特别是迷茫者使用更加。希望对你们的就业选择有帮助。
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三个点:
一、自我管理
二、个人定位
三、个人属性发掘
啊,请容许我先说第三点,个人属性发掘。
我并不是一个很有面试技巧的人,所以我的面试里,总是会问出类似“你对自己近几年的职业有什么样的规划”这类非常套路的问题。
然而,即便是这么套路化的问题,我仍然听到了非常残酷的答案。
“没想过这个东西”
“主要看工作的机遇,先干着看看”
“暂时不想考虑这个,钱花光了,先赚点钱再说”
“我对这个社会还不太了解,所以还没有办法给出自己的定位”
上述这些答案我并不意外,因为年轻的群体特征不就是有话直说吗,也省去了我这个业余HR的用人风险。
然而,我还是想告诉大家,不是为了面试,更不是为了吹牛。
请你务必重视自己的属性发掘,它包括:
1、你更倾向于从事哪个行业;
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身不由己,一开始能够从事哪个行业有时候确实需要点运气,但是,有目标才有可能接近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大海里流浪的小船,永远到不了终点,只能在海中央毁灭(这么浪漫的比喻我很少用,请大家珍惜)。
请相信,即使你一开始没有去到你想去的行业,但是只要你心中有方向,最终你会有办法去的,目标就是一个人的心灵咒语,它会驱动你进行方方面面地尝试,会引导你进行更加聚焦性的学习和成长。
2、你是技术型还是管理型;
有些面试者会跟我说,他以后也想自己创业,我颇为兴奋地追问是什么样的欲望驱动了你这样的想法呢,他说他想当老板,不想被人压制。
我说当老板本质也是带团队,你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朝着管理、经营型去发展是吗?
对方给出了领我非常咋舌的回答,他说当了老板还需要带什么团队,都得听我的。
不要怀疑,我毫不夸张,面试者的回答宛若…不知道如何形容。
如果不是对方说自己非常着急入职一份工作赚钱(自己的储蓄花光了),我真的怀疑他是来砸场子的。
说回正题,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技术型,相对来说更不适应与人周旋,请你找到技术型骨干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提升点,并且掌握技术型骨干与人相处的界限感(不与人周旋,亦不与人为敌),这可不是容易的能力,这是你确定了自己的需求之后需要在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下意识去锻炼的能力。
而如果你希望自己朝着经营者、管理者去发展,那么同样你有属于自己需要补充提升的知识和能力,技术担当有技术担当的辛苦,管理者也有管理者的疲惫和压力。
弄清楚自己更适合什么,是你给自己经营社会人设的第一步。(那些想当自由职业者的小伙伴也千万不要误会自己就不需要社会人设了,你只要想从这个社会中获得利益和权力,你就得先是个“社会人”,必须得有社会人设。)
弄不清楚自己职业规划的人必然也是弄不清楚自己的人,连自己擅长的是理科还是文科,喜欢的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不知道,如何能够判断自己找到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值得付出的工作呢,所有的工作对于你而言都会是煎熬。
说到这里,我们就顺便来说第二点,个人定位问题。
其实上文已经提到了一些,了解自己的喜好、专长、弱点,是你进入社会第一年十分必要学习的功课。
除此以外,个人定位还有非常大的两个点:
你认为自己现在值多少钱;
你认为自己未来应该值多少钱。
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很多人总是把它单纯地认为就是工资。
然而,如果只是追求工资的高低,你就很容易掉入职业的陷阱(总是感到无趣、苦撑)。
比如,一份底薪五千加销售提成的工作,可以为你带来销售技巧的成长和无限的高薪的挑战,另一份同样底薪五千但没有提成的工作,可以为你带来某项职业技能的培训和能力的提升,你怎么选择呢?
如果你只看工资,肯定选销售。
但是如果你能够更好地分析自己的个人定位,那么这两个选择在你眼中将有意思的多。
如果你认定自己今后往销售精英去发展,那么第一份工作带给你的就不仅仅是高薪的挑战,还有人生的无限可能。
而如果你认定自己今后有想从事的领域并发展成业内专业人士,那么很显然第二份工作给到你的也不仅仅是五千块,而是带薪的培训。
有明确个人定位的人,在计算自己的价值的时候,永远不仅仅考虑眼前的工资收入,而会考虑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层级,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你工作的过程才有意义。
追求世外桃源的人(开咖啡馆、开书店、开青旅、找个地方隐居修行的人)也是可以套用这个原则的。
说点更实用的,如果你有清晰的个人定位,就更能驾驭薪资这块的谈判技巧,当我们问到你期望薪资的时候,你就不会只能干巴巴地说出“我毕竟已经工作一年了,不希望工资低于之前那份工作”的可怜理由。
你能够更加有底气地告诉公司你值多少钱,你的价值在哪里。
最后说第一点,自我管理
面试中,有些面试者会让我觉得稍欠礼貌一些,比如迟到,比如不安全感(人还未到先问工资),比如初进门时的躁动不安(坐在那摇头晃脑一副你怎么还不开始问问题的样子),严格说来,其实这些不能称之为礼貌,在我眼中其实也无伤大雅。但是,这却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一个人的精气神。
面试,它并不是要你吹牛,夸张,能言善辩,而是要你从容理性地表达你自己。
一个没有精气神的人,面试的时候总是坐的歪歪扭扭,回答问题的时候一会儿过于紧张,词穷,一会儿又过于激动兴奋。
很显然,他们对自己失去了控制。
现在有些媒体鼓励年轻人做自己,你只要有才华就好了,你不洗脸不穿衣服上班都没关系,想躺就躺想坐就坐这是你的自由。
真的是这样吗?
到底是“个性的自我坚守”还是“破罐子破摔的无奈”?
其实你那扭曲的身体,翻着白眼的面部表情,并不是你刻意地张扬(不排除有些真的是价值观导向,觉得自己那样很美),更多时候,是你无法控制你自己。
所以,我并不想教你如何做到面试时该有的礼貌,我相信这些礼貌小学的时候老师就会教,我想提醒的是,希望那些年轻的,鲜活的,充满希望的新生派们,关注你们的精气神。
别沉迷(游戏、癖好、伤害);
别荒废(知识、技能、专业);
别放弃(健身、改变、挣扎)。
有些颓废显得很幽默,很酷玩。
有些颓废,就真的显得非常的颓废,负能量爆棚,让人不敢接近。
所以,毕业了,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请好好管理自己!
总而言之,你一定不会希望三年以后仍然是在同一档的薪资里跳槽,又或者,荒废了三年时间精力学会了一门自己完全不想使用的技术。
所以,请大家,积极起来!
好多资深hr在杠,说一毕业怎么可能知道自己以后做什么,现在规划了也没用,还有的说你的公司很牛逼吗要求求职者回答这么难的问题,还有的说问了也没用,体现不出来什么。
我就统一回答下各位hr吧,别的方面不敢跟你们争,毕竟我不是hr,我要谦虚(尽量吧),但是:
这是个态度问题!能理解吗?
回答不出来准确的答案,和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是两码事,从事多年人力资源的你们,分辨出来两者的差别吗?
也统一回答下那些叫嚣着“我一个刚毕业的小盆友怎么可能回答的出来这种问题”的小盆友们:
一个努力在迷雾中寻找出路的人,和一个对一切都“随便无所谓”的人,你们在工作中关注的东西和付出的东西都是不同的,之后的成长轨迹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你们对自己的责任感问题。
最后,祝那些永远不努力永远不计划永远等着被安排的小伙伴,希望你们一生都拥有好运气,希望你们一生都不费吹灰之力(绝对真心的!!!)。
咨询职业规划可加我微信liveeasy123,注明【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