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什么感觉?是害怕还是悲伤?看完后震惊了!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死的时候在做什么?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水,眨眼间已经历了小半生的跨越,进入了最精彩的部分。死亡在我们身边也开始环绕,爷爷奶奶辈分的、太姥姥太爷爷辈分的,直接带我们直面死亡,或许不甘、或许不愿,但就是无可奈何。

“巴普洛夫很忙,巴普洛夫正在死亡……”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中了解到了大文豪想体验死亡,记录死亡过程及感觉的心态;后来有更甚者相继辅佐,做了濒临死亡的体验。
人的一生最终的结局就是死亡,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那么死亡是什么?在医学上来说,一个人真正被判定死亡的依据是呼吸、心脏、脉搏且瞳孔放大为标准,只有这几个条件同时发生了,一个人才会真正的被判定为医学上的“死亡”。
那么问题来了,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如果说人死亡之后很痛苦,一般人可能会生起怖畏的念头,担心自己死了,遭遇到悲惨的境遇,如此一来反而不能认清死亡这个必然的实相。
但是,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类就对死亡就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无论是宗教还是科学都对死亡有着不同的见解,从早起的神话故事,到近期的影片中,几乎都会提及到死亡。

如果说死亡之后安详宁静,也许有人会误以为既然死亡很好,那何不早一点死,以求得解脱呢?因此以中道的立场而言,死亡是:「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经历过死亡,不知道面临死亡的那一刹那究竟是什么情况。而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身体内的器官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下面我们将了解在你死去的时候,你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事。(这事儿不像你想的那样可怕。)
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事
死亡多种多样,在此,我们假定你死于自然因素且你正在慢慢死去。首先,你得知道人类没有确切的“死亡时刻”。死亡是一种过程,它有很多我们并不甚了解的灰色地带。

我们在法律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死亡。
目前,你的身体正在趋近所谓的“临床死亡”,这时你的心跳、呼吸和循环会停止。但你体内的细胞会在接下来的4-6分钟内仍然活着,直到“生物学死亡”出现。这时,你的脑细胞会开始死亡,复活已无可能。
现在我们知道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死亡意味着什么,但还是让我们来关注自身吧。这种过程是什么感觉?

斯坦福大学缓和医疗专家James Hallenbeck表示,你在弥留的最后几天会进入“积极死亡”阶段。你会快速失去自然冲动和你的大部分感觉。你会按顺序体验到以下感受:
你不再觉得饿。
你不再觉得口渴。
你没办法说话。
你没办法视物。
你没办法听见声音。
你感觉不到别人的触碰。
其它副作用包括呼吸浅短、抑郁、焦虑、极度疲劳、精神困惑(可能是因为缺氧)、便秘或失禁以及反胃。你的大脑正为了延续你的生存而牺牲一些没那么重要的功能。就连你的皮肤都会开始显示你的死亡迹象。它会变得冰冷,变成浅蓝灰色,甚至可能会出现斑点。
你很快就会因为太虚弱而无法咳嗽或者吞咽,你的呼吸会在你的喉咙深处制造令人不安的声音(这被称作“死亡拨浪鼓”)。不过就医生所知,死亡拨浪鼓并不会令人痛苦,虽然对于其他人而言它听起来很可怕。医生也不确定人们在死去的时候感觉到了多少疼痛。

显然,被活活烧死或者被枪击都是痛苦的死亡方式,可你在医院病床上受到自然因素的折磨就不好说了。你的疼痛由医疗专家掌控,你可能会在弥留之际失去意识,所以你感到疼痛的可能性很小。
当你的身体最终死去,你仅剩的大脑功能会快速消失。这意味着你的大脑没办法继续掌控你的身体,你可能会排尿、排便等各种各样的奇怪而又罕见的状况。目前,这一切听起来都令人不适而惊恐,不过你的脑子有一些把戏。
你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当你的身体开始死亡时,你的大脑会竭尽全力让你的意识为跳到来世做准备。
人的大脑是指挥人体的总司令部,当人死的那一刻,最开始就是你的大脑停止了思考,不能再完成所有活动的指挥,但是脑部死亡的消息很快开始向下蔓延,到了眼睛这里,由于人体需要把所有的氧气排出体外,就会出现一个人的瞳孔慢慢放大,一点点的浑浊,看不清,眼睛慢慢的就闭起来了。

许多人在弥留之际,会有灵魂出窍的体验。他们会感觉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地方与亲人相会,感觉自己与宇宙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能看到管道另一头的亮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根据经典上的描述,死亡的那一刻,死者的感受仍然很清晰,他可以清楚地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亡的声音、亲人们悲伤的哭泣声,也可以看到一群人手忙脚乱的翻动他的躯体。他心中焦急,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办完,来回穿梭于围绕在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之间,想交代他们事情,但是大家只顾悲伤哭泣,没有一个人理会他。

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项研究,比较了患病末期病人与死囚的心境,他们需要想象自己死去的样子。研究表明你距离死亡越近,你对死亡的看法就越积极。也许是因为当死亡没那么抽象且你必须面对它的时候,你更能接受它;又或者是因为你拥有平静的梦与幻想。
一项在纽约布法罗临终关怀中心做的研究发现,正在死去的人梦境活动比常人多。该研究百分之八十八的参与者的梦境或者幻想感觉比常人更真实;它们常常会进入清醒状态。大部分人会梦到与已经死去之人团聚,某些人会梦到他们准备去其它地方旅行,还有些人目睹了过去有意义的经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他们的梦与幻想能让他们感到宽慰,减少他们对死亡的恐惧。

一旦你开始进入临床死亡,你的大脑就会负担过度。大脑各部位的活动激增,并且它开始释放能超额刺激的神经化学物质。这就是所有人感觉到明亮白光的时刻。发表在《濒死研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示,濒死之人倾向于目睹同样的事物,虽然这些事物会根据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发生变化。但需要肯定的是,在这些人“濒死体验”的陈述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
1.明知死讯 他们能亲耳听到医生或是在场的其他人明确宣告自己的死亡。他将会感觉到生理的衰竭到达极限。
2.体验愉悦 “濒死体验”的初期有一种平和安祥、令人愉悦的感受。首先会感到疼痛,但是这种疼痛一闪而过,随后会发觉自己悬浮在一个黑暗的维度中。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最舒服的感觉将他包围。
3.奇怪声音 在“濒死”或者“死亡”的时候,有奇怪的声音飘然而至。一位年轻女子说,她听到一种类似乐曲的调子,那是一种美妙的曲调。
4.进入空洞 有人反映他们感到被突然拉入一个黑暗的空间,慢慢会开始有所知觉,那就像一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感觉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一边是现世,一边是异域。
5.灵魂脱体 发现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一处观察自己的躯壳。一个落水的男人回忆说,他自己脱离了身体,独自处在一个空间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6.语言受限 他们竭力想告诉他人自身所处的困境,但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
7.时间消失 脱体状态下,对时间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忆说,那段时间里,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体。
8.感官灵敏 视觉、听觉比之前更加灵敏。一个男子说,他从未看得如此清楚过,视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强。
9.孤独无助 在这之后,会出现强烈的孤立感和孤独感。一位男子说,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和别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单”。
10.他“人”陪伴 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时间。
11.出现亮光 在“濒死体验”最后的时刻,会出现亮光。这道光具有某种“人性”,非常明确的“人性”。
12.回望人生 这个时候,当事人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当亲历者用时间短语来描述它时,都是“ 一幕接着一幕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移动的,甚至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都得以重新体验”。
13.边界阻隔 在这时,人会遇到一道可以被称作是“边缘”或者“界限”之类的东西,阻隔你到某个地方去,关于它的形态有多种表述:一摊水、一团烟雾、一扇门、一道旷野中的篱笆,或者是一条线。
14.生命归来 人临死前一秒钟会看到什么?在“濒死体验”进行到某种程度后,人们必须“回来”。在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想赶快回到身体中去,但是,随着濒死体验的深入,他开始排斥回到原来的身体,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这种情绪就更为强烈。
你可能会经历这一切,或者只经历其中几个。我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或者以什么顺序发生。根据濒死幸存者的描述,这些经历会让死亡变得可以接受甚至是让你欢迎死亡。等到你的大脑完成了它的告别仪式后,你也就要准备走了。
人死亡之后,大脑还会工作数个小时,所以人在死亡的时候,是可以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
其实,人是一种相当依赖精神的生物,当人“濒死”时,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人死的时候,整个一生都将被重新评价,这种评价完全不依赖于你是否腰缠万贯,身份地位是否显赫,而仅仅取决于在你一生里与他人分享的爱和温暖有多少。

宇宙的一切事物似乎都遵循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那就是“有始有终”,也就是说不管是有生命的物体还是无生命的物体,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会面临“死亡”的结局。
死亡,对于每一种有生命的物体都非常恐惧,特别是像人类这种高智慧生物,对死亡的恐惧感更强,虽然很害怕死亡,但是终究要面对死亡的,与其每天惶惶不可终日的度过余生,不如直面死亡,在有限的时间珍惜自己的生命,毕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把生命里面的每一条过得有意义最重要,或者说用短暂的人生去探索一下生命的奥秘。
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在死亡的那一瞬间,我们告别了这个度过一生的世间,唯有努力才能不辜负自己这一生,珍惜现在,展望未来,活出精彩的人生,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