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怎么办?学会调节情绪与转移注意力是关键
在《妻子们的浪漫旅行2》中,袁咏仪曾自曝,在生完孩子半年内,受到产后抑郁折磨。原本乐观潇洒的她,变得十分敏感,一点小事都会让她哭泣!还会莫名其妙和老公吵架,直到老公摔门离家。让她惊觉自己可能是患上产后抑郁,努力寻求治疗。
产后抑郁在产后二个月内是发生的高峰;而在产后一年内产后抑郁随时可能找上门。
产后抑郁表现:妈妈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很容易悲观或因为小事哭泣。产后抑郁倾向的妈妈,经常感到焦虑担心、自责、悲伤、压力大的喘不过气,出现不开心且失眠的情况,甚至想过要伤害自己。
为何会有产后抑郁
生理方面:
产后妈妈体内的雌激素与黄体激素快速下降,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情绪不稳定。加上产后伤口、胀奶疼痛,让产妇心情低落,若不适时化解抑郁情绪,患上产后抑郁的机率也会提高。
心理方面:
睡眠不足
在娃尚未满3个月前,新生儿每2~4小时要喝奶一次,妈妈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日夜颠倒容易让妈妈过度疲劳,并感到成天昏昏沉沉、脾气暴躁、焦虑不安,这些也会间接导致抑郁的情况。

育儿家务分工不均:
今年三月一位日本妈妈,因为独自照顾三胞胎婴儿过度劳累,而失手摔死自己的孩子。很多声音指责这位妈妈很心、不负责任。却忽略家庭的分工不均,丈夫虽请了育婴假,却把假期当做私人休闲空挡,完全不帮忙妻子照顾小孩,连给娃换尿布湿、喂奶都不会!妈妈每天睡不到1小时!长期睡眠不足,独自照顾3胞胎让妈妈精神崩溃,才会导致这样的憾事。
产后妈妈忙着照顾新生儿,要喂奶、哄睡、处理娃的屎屁尿,天天围着着孩子转!这些育儿琐事容易让妈妈喘不过气。作为丈夫,虽然上班工作辛苦,在下班后应该尽可能的体贴妻子,承担起照顾孩子、家务活。
社交圈骤减孤独
小琴生完娃后,经历了从女人到为母亲的转变,生完孩子身体尚未恢复,就面对孩子的哭闹讨奶、哄睡需求。当妈妈的头三个月,小琴成天喂奶哄娃,要出门一趟还得大包小包。以前动脑就能完成人人都称赞的营销策划方案,现在只能手忙脚乱,为着各种琐碎家务事忙活。
从职场亮丽小白领变成顶着黑眼圈的邋遢妈妈,让她难以适应。离开工作岗位后,能和朋友同事交流的话题渐渐减少。连以前同事都说开玩笑说,怎么说来说去都是孩子的话题。小琴成天闷在家里让她越来越孤独,逐渐产生不好的情绪。
一点风吹草动都让她落泪,甚至找老公吵架。她哭着打电话跟闺蜜说“成天睁开眼就是喂奶!好像除了喂奶我一点价值都没有。”
身份转变的落差不适应,宝妈不熟悉育儿方法,加上缺乏倾诉的朋友!这些难免让妈妈们难免感到孤独。

如何应对产后抑郁?
1.学会调节情绪
蔡康永曾说过情绪日记的好处:“情绪发生后,你需要一个倾诉对象,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情绪日记能够帮助你自我倾诉。”建议妈妈们用手机记录当下发生的事情,并具体记下自己的感受;最后记录下自己为什么生气、伤心、难过以及背后的需求。
例如:老公笑我产后身材庞大,占了床的一大半,害他都快掉下床了。这番话让我感到委曲且感到被嘲笑,要知道怀胎十月生孩子身材变形,已经让我很在意了!我希望他能认真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并向我道歉。”
藉由情绪日记抒发坏情绪,适度自我调节后放下它,不让坏情绪堆积在心中。
2.伴侣与家人多倾听陪伴
当妈妈有抑郁倾向时,很需要家人倾听她的想法并给她信心。不要责怪妈妈为什么会得到产后抑郁,前面提到的生理、心理因素都可能是成因。
产后抑郁与宝妈爱不爱孩子无关,也与宝妈是否懒惰、矫情无关。家人及时的关心与鼓励,是宝妈最需要的。
3.适当转移注意力
当家人或是宝妈自己察觉有情绪低落或是负面悲观的想法时,想办法转移注意力。拜托家人帮忙照顾孩子一天,让宝妈从繁琐的育儿环境中抽离,去外面散步透气。也可以组织好闺蜜来场小聚会,聊聊天转换心情。
湾妈曾经因为成天闷在家带娃,有一阵子也是陷入了心情低落、想法负面的黑洞。看到老公出门就很生气,认为对方不体贴不愿在家帮忙带娃。后来娘家人提议帮我顾娃一下午,让我提前挤好奶出去放风。老公还陪我去买了最爱的奶茶,让我转换心情。
建议家人们在时间许可下,给宝妈保留点个人空间,让宝妈继续做点自己喜爱的事情。
4.做爱丁堡检测产后抑郁量表,如分数过高需就医治疗
当产后妈妈经常表现消极悲观的想法时,尽快做检测。总分大于10分,可能有抑郁倾向,如大于13分可能患上产后抑郁症,需须尽快就诊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约13%产后妈妈患上产后抑郁。丈夫与家人要多留意产妇情绪,不要只是劝慰宝妈“想开点”,请以实际行动让宝妈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宝妈觉得情绪低落时,多用情绪日记化解负面情绪,偶尔从忙乱的育儿环境抽离,从是一些自己的爱好让自己心情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