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改善抑郁自救记录D-Day启动日
绪论部分-前言-我的经历
如果感觉到自己很烦闷不开心,又不知道怎么改善的话,可以做一下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这是非常科学可靠的自评抑郁量表,如果你的分值大于17分,说明你该对自己进行一些干预或者去看医生。
其实早在17年这本书就已经躺在我的Kindle里了,一直没看一是因为不知道伯恩斯是谁(我更喜欢另一个译名《抑郁情绪调节手册-十天改善低自尊》,感觉更专业工具书),二是每每都会被第二章的抑郁量表击退,相信我,在你已经感到抑郁的时候,被一个量表咄咄逼人的追问:你想死吗?你感觉自己很失败吗?你感到前途无望吗?不会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因此我就逃避退缩了,因此我就来到了这里。
回忆一下的话,我应该是从刚上大学经历了第一个挫折后就开始抑郁了,很可怜的是那时候对抑郁和低自尊并没有认知,只是觉得自己变坏了不积极向上了,没有积极自救也没有寻求外界的帮助,放任自己在情绪的漩涡里徘徊,现在回忆起大学基本都是灰黑色的记忆。回头看,给我致命打击的第一个挫折其实很小,我没有入选校辩论队,但当时的我就觉得我完蛋了,这一生我都会是个失败者,我的价值被完全否定,从那时起我就陷入了无止境的自怨自艾中去无法自拔。
要说原因的话,在上大学之前,我的人生中只有学习,大家的评价标准也只有学习,而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哪怕偶尔没有考好,爸爸妈妈也会围绕在身边宽慰我,我没有习得独立面对失败的技能,因此一点点小挫折就可以让我摔的很惨烈。
那之后就是持续的自我怀疑和自我设限,我因为对自己的不信任和贬低,简称低自尊状态,错过了大量前进和成长的机会,我的大学几乎都荒废了,感觉每天都提不起劲去生活,任何事情对我都没有意义,我也不想追求什么更好的自己,我就是宇宙最大烂人,就让我这样烂在泥里好了。拖延、贬低自我、逃避困难、情绪失常,我就这样生活了三年,这三年间,因为我身边包括我自己没有人了解抑郁症和低自尊,我们简单的将我的状态归因于懒惰自私不愿意努力。于是往往是在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失败后,我会更加的怨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大家一样,像所有人一样,好好学习好好生活,而是活成现在这个样子。
转眼间就来到了大四,大家都在找工作考研出国,每个人都好像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准备,而我甚至不想要自己的未来,记得那时候每天都在祈祷让自己得癌症或者出车祸,总是希望不幸的事能在自己身上降临,这样就不用强迫自己去生活了,在脑海里幻想了无数次自杀的过程,但没有勇气对自己下手,我怕疼,也怕万一没有自杀成功反而瘫痪了,那岂不是连自杀的权力都消失了?
大四上学期刚开学的某一天,我刚结束网球课,从网球场走出来,突然有一种浓厚的恐惧包围了我,一下子我感觉自己连站都站不住了,那时候有个念头,如果这时候我还不寻找帮助,可能我真的会坚持不住。多么巧,网球场旁边就是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我看到有一个女生坐在咨询中心门口的长椅上默默流泪,我也好想哭啊,我拿着网球拍,像拐杖一样的支撑住自己走进去,预约了第一次心理咨询。
前几次的咨询我几乎不能说话,一进入那个房间,坐下来,对面有一个人安静的坐在那里,她的存在只是为了倾听我讲话,只是了解到这些,就足以让我痛哭失声。于是我就这样哭了很久,我的咨询师安静的坐在对面,静静地等我。在大概第三次咨询后,我终于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也是在那时候第一次做了抑郁自测量表,分值应该有三十多分,我坦诚的告诉对方我不想拥有我的生命,我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我的存在是对地球资源的浪费,但我无法割舍父母对我的培育,也担心如果我真的离开,会对朋友造成严重的打击,我在两者中痛苦摇摆无法取舍,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四我进行了整整一年的心理咨询,我做了一些转变,但更多的是为了我的咨询师而不是为了自己。她为我营造了一种真空的、不带批评的对话环境,在这样一种一对一的关系下,我不自觉的想得到对方的肯定,每一周,我会尝试一些事情,然后汇报给咨询师,期待得到她的认可和夸奖。但每一次我问:你觉得我这周有进步吗?我的咨询师都不会正面回答,反而会反问我:那你觉得自己这周怎么样呢?现在想来,她是企图去引导我进行自我评价,而不是总依赖于他人对我的评价来看待自己,不过当时的我并没有领会到这点,或者说领会到了也做不到。
当时的我并不了解认知疗法,我的咨询师好像也不太了解,或许她不是负责这个方向的,在挑咨询师的时候,我特意挑了一位履历没那么多的,因为我对年龄大有资历的人有畏惧感,总觉得他们时刻准备指责我。我的这个选择也是双刃剑,一方面我的咨询师确实年轻温柔,另一方面她并没有对我有任何干预,这一年几乎都只是在听我讲话。
大四这一年,我悬而又悬的找导师、写论文、画设计图纸、去招聘会、投简历、面试、实习、毕业、毕业旅行、工作,我逼着自己努力完成每一件这个时期该做的事,然后拿着结果去找我的咨询师:你看我做的好吗?就这样我顺利毕业了,心理咨询也从免费变为了500元/45分钟,于是我不再咨询。
踏上工作旅程三个月后,因为我做的还不错,领导分配给我了一个很难的客户,我预感到了失败的可能性,退缩了。不可以,我不可以有失败,失败意味着我彻底是个人渣。我辞职了,至今休息在家已有9个月,花着以前的积蓄,到这个月也要花完了,最后一点钱买了机票,我要回家躲一躲。
休息的这九个月可谓是相当的无忧无虑,或者说我刻意躲避了那些会让我有情绪反应的事物,我关掉了朋友圈,不再了解同学的动态也就不会有比较,不去思考未来和前途,不考虑升学和工作,我把自己置于一种真空的养老环境中,虽然你知道总有一天它会结束,但还是想麻痹在眼前虚伪的美好中,因为哪怕是假的,它也是好的,而不是那些让我恐惧又绝望的黑暗情绪。
这样重复的作息中,九个月过的很快,快到我感觉不真实,就这样吗,一切都没有改变,最终我还是要面对自己一直在逃避的东西。这几天我在想,是什么让我一直做出这些选择,一可能是我太想追求快乐的感觉了,但往往有时候长久真正的满足是在克服困难后才出现。二是我太不会处理自己和失败的关系,失败应该是成长的机会,我却一次次的被打趴下,吓到直接站不起来面对下一次挑战。
因此我判断自己的抑郁并不是生理上的,而是长期以来的认知及行动错位,导致了现在的处境。虽然现在已经是骑虎难下不得不的境地,我还是想从现在开始努力的做出一些改变,不再去想我这样做有没有意义,不再想未来是否无结果,不再想这是不是又一次的逃避,不再想是否我的低自尊使我主动将自己处于不利的环境下然后得到虚假的高自尊。我真的只有当下了,我能做的也只有当下,这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希望我可以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