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的科学与心灵之旅》书中自序
杨定一
能完成这本书,我要感谢许多人。首先要感谢我的女儿杨元宁,她一肩扛起“催生”、完成此书的烦琐工作。这本书成书期间,正是我忙碌的一段日子,我深知若非她的催促,这本书是不可能按时完成的。她不光是妥善地编排了这些问答,更纳入了她自己从十岁到二十四岁之间向我提出的各种问题,也就是她这十五年来的成长历程。这些年来,她以录音和笔记的方式,记录了各式各样的问答,在编辑过程中也一再回头找我讨论,厘清某一段的真正用意。在需要进一步澄清之处,她以灰色方块添加了我在演讲时引用的补充资料。她在哈佛主修生物、辅修东亚文化的古代哲学和佛教的同时,真的是将这本书当作一件很重要的事在做。
在她五光十色的生活里有那么多事情值得分心,但她凭借着明晰与无畏选择了这一条路,对于她一往所展现的勇气,我唯一能表达的就是由衷地钦佩。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她的人生根本是为了“催生”这本书而来的……
我也要感谢我的两个儿子——元平和元培,他们是我一生的挚友,从他们身上我获益良多。作为学生和工程师,他们不仅聪慧,心地更是温良。他们透过无保留的分享,教我如何保持开放的心胸,看见每个人心中那永恒的纯真与美善。这三个孩子为我的人生带来喜乐,反而是我时常懊恼,身为父亲,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一生谨守本分,虽然生活艰辛,却仍亲身为我示范了诚实、期盼和慷慨的信念。他们深刻地影响我,教会我即使在黯然绝望时也不能忘记保有良善的心。我常觉得他们就像我的守护天使,始终鼓励我去发掘生命中更高广、更美好的事物,总在我挫败沮丧时给我安慰。我的母亲去世得早,但她的美德始终与我相伴。她温顺和蔼,尽管一生为了凝聚这个家做了许多牺牲,却从不居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天使。即使是现在,我仍常感觉她就在我左右陪伴着我。至于我的父亲,则是少见的仁慈无私的大好人,在这充满纷扰的世间,他总是保有纯真的赤子之心,这总为我带来许多启发。
我也感念我的岳父母,他们始终视我如亲生儿子般地带领我并呵护我。岳父的慷慨,我永远铭记于心,他真诚地关怀众生与周遭的人事物,始终相信人们的生活可以通过文明不断的发展而提升。不论大小事,都用坚毅的决心来亲力亲为地示范,他相信生命有一种更大、更全然的善,并终其一生致力于活出这样的理念。至于我的岳母,她为每个家人带来的温暖支持总令我如沐冬阳,她为这个家带来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喜乐,以无比的勇气与毅力走出岳父辞世后的失落伤痛,这一点,对我们这些后辈是很大的鼓励。
多年来,我一直想要感谢几位老师,特别是圣严法师、单国玺枢机主教和南怀瑾老师。很遗憾的是,他们三位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影响,一直存在我心里。我曾经不自量力地想和这三位老师合写静坐的书,他们的离世也是促成我决心提早完成本书的另一个原因,只是这本书写得太慢,来不及送上草稿请他们提点,不然读者就有机会也听听这三位大师的想法了。在此,我愿代表所有曾经受惠于这三位大师的人,感谢他们长年不辞劳苦的教学与贡献,现身说法示范慈悲的心怀,让我们所有人感念于心。
除了这些名师外,我还要感谢此生相遇的成千上万个贵人,每个贵人都是我的人生导师。何其有幸,只要我愿意敞开心胸接纳,人生无处不是学习的殿堂。有时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再敞开些,能提供更多温暖与鼓励给需要的人们。
在此,我要表达对长庚生技的同仁们深切的感谢,特别是柯云飞教授、邱金国以及许多同仁,感谢他们多年来为推广真原医所付出的不懈支持与勤奋努力。感谢马奕安博士(Dr. Jan Martel)、吕欣欣与陈锦书协助本书的编辑与校对,感谢卢峖与美工团队协助插图绘制。我特别要对陈静雯表达我深挚的感谢,感谢她这些年来配合我个人对外事务上的全心协助与奉献,并协调各方,完成本书的付梓印刷。
最后,同时也是重要的,我要归功本书于我的灵魂伴侣、我的妻子——王瑞华,对她我总有道不尽的感谢。她才是我们的大修行者,很多认识她本人的人,都曾受益于她静坐的功力和慧见,但她总是低调地站在幕后,默默支持着像我一样敢站在台前高谈静坐和修行的朋友。我的灵性修行之路,不只此生,包括过去多生多世,全赖这位累劫同修的灵魂伴侣之赐。她亲身示现的力量与慧见,始终是我的一大助缘,敦促我由徒劳无功的人生追寻中醒来。她是好妻子、好女儿、好儿媳、好姐妹和好母亲。我深深感激她在我对于追寻人生真相深感绝望之时,能那么深刻地理解我。要不是她坚定的勇气、决心、忠诚与支持,我无法在多年前重新踏上这段信念与自我修习的旅程。唉,但愿我这一生有些片刻,真能配得上她的期许,也希望,会有那么一天,她愿意站出来和大家分享她对本书主题的看法,我相当肯定,她会有许多想分享的。
-
pipi_01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15 17:57:06
-
豆友204216857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21 21: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