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曲记-34 雨丝风片
查诸谱,《牡丹亭 游园》中“雨丝风片”。从《吟香堂》《纳书楹》以下,到《遏云阁》《六也》《昆曲大全》《集成》《与众》《粟庐》及诸多抄本,"风“字均走低腔”合四“。总觉得有倒字之嫌。只看到《霓裳文艺全谱》和《振飞》为”上“。
另,附上矫庵先生考证短文:
【“雨絲風片”小考】
己亥夏,朱曉鵬兄問:“雨絲風片,詞老湯自造否?”又曰:“風片二字老湯自造否?”余遂檢書而考其源流。
蓋“風片”二字連用為一詞,出宋王安中《進和御製喜雪詩》:“天借春容裝苑木,曉催風片舞宫簷。”又見元釋圓至《雪》詩:“窗鳴風片亂,澑凍冰條直。”然二詩皆詠雪,“風片”謂風中之雪片也。
至明李夢陽(1472—1530)《陶君誇其分司桃花獨樹余徃觀之賦此》詩:“入門風片時時墜,近酒春枝故故斜。”始以“風片”謂風中之花片。此亦“風片”舊詞新用,蓋古人寫風中花片,未有徑用此二字者,多如“莫恨隨風片片飛”( 宋劉才邵《次韻梅花十絶句》其三)之類也。
至湯顯祖(1550—1616)《牡丹亭》始以“風片”謂一陣微風。此“風片”舊詞又出新意,且“雨絲風片”連用,當自玉茗堂始。
其後《牡丹亭》風靡數百年,“風片”用法多依老湯。清弘曆最愛用“風片”,如《夏珪秋江風雨圖》:“雨絲風片逺連天。”《宿雲簷》:“昨日晴明今日雨,烟絲風片霏林楚。”《金廷標雨景》:“我曽山隂鏡中行,雨絲風片時作止。”余者尚多,不枚舉。又,清王士禎《秦淮雜詩十四首》(其一):“十日雨絲風片裏,濃春烟景似殘秋。”清梁清標《減字木蘭花·雨後》:“雨絲風片,消受新凉深小院。”此亦用“雨絲風片”入詩詞者。
以曲之卑,而其臆造之語反入詩詞,亦見其別有動人處也。唯不知老湯之前曲家有用“風片”者否。不能盡考,以待方家。
己亥五月十二日,斲相思館主人程濱於沽上。
-
东篱采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04 1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