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开往城市的夏天
太阳隆重
阳光刺眼
房子到地铁的距离
差着红绿灯交替下的等待
有些躯体忍受不了多余一分钟的停留
趁着红绿交换的黑色空挡
急匆匆穿过马路
头也不回地走进大地的心脏
急不可耐地想与生活展开赤身肉搏
坐在工位上,看着一如昨日的鸡蛋和玉米,静静地发呆、放空:睁眼、洗漱、地铁、电梯、鸡蛋玉米、倒茶、工作、下班、睡觉,一天的时光大底包含这些,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自己。wei很生气,因为早上坐公交的时候一个北京大妈挡着公交车的门口不想让她再上了,她抱怨着猜测,也许是人多吧,但那也不能不让别人上车吧。自己有本事别坐公交啊,真是神经病。姑娘对生活的触角总是很灵敏,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儿,我愚钝地最近才开始发现,虽然我会觉得她对生活的评价过于仓促,但但大部分出自她口中的表述,我内心还是认可的。
旁边的搭档笑了:你不觉得,北京的地铁和公交对于女生来说特别没有尊严吗?没有人想过女生需要空间这回事儿,其实在我的认知里,女性是需要空间的,尤其是公共场所。北京的地铁和公交把每一个人挤得东倒西歪,不论男女,一呼一吸在肉与肉的触碰里渗出生之逼仄与艰辛。听搭档这样的表述,甚是惊讶,也有些佩服,对他的德识和对女性的尊重与理解。我倒不会想得这么严重,只是会觉得有些可怜。我常常静静观察地铁里摇摇晃晃的灵魂,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有争吵、有困意、有漠然、有疏离、有对生活的歉意,唯独缺少些阳光灿烂的爱意。我看着旁边的情侣搂搂抱抱,享受争分夺秒的温存,不知为何,总觉得生活不该如此。
wei还在发脾气,我放空地听着她的锋利,也没有花太多的力气跟她对话。我很羡慕wei对生活尖锐猛烈的对抗与冲突,她的情绪、认知会对周围的人和事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我好像慢慢失去了抗争的勇气,把所有的不满压抑在心里,越来越趋向与内心去寻找平和,或许就是大家平日里说的佛系青年?
北野武离婚了,200亿财产留给妻子。头条里的分析,有批评北野武为老不尊的;有佩服北野武大方慷慨的;有同情北野武妻子的;有窥伺北野武情人真实身份的......一个明星的离婚和出轨向来能够吸引大多数陌生人的注意,然后把所有对生活琐碎的不满揉进对旁人爱与生活的打听和窥伺里。我也好奇,近四十年的婚姻生活,走过了风风雨雨,耋耄之年再以渴求爱情的名义去与对方决裂,值得吗?说实话,对于这个把暴力与温情这对矛盾体刻画得细微精致的小老头啊,我想认识他一下。曾经他说:不管怎样,就算明天我跌到谷底,我知道自己永远都会回到我太太身边。就是这样,我别无选择。到今日,假如我对我太太说:“结束了。喏,我给你这些钱。永别了!我们分手吧。”我想那也会是我喜剧演员生涯的终点。我不知道北野武会不会像他过去说的那样,终结他喜剧演员的生涯,但至少他作为干子丈夫的生涯俨然已确定结束。
搞艺术的是不是都会跟常人的理解差距很大,像我,我就觉得七十多岁的年纪,性爱已经失去,对于异性的肉体迷恋也已过去,真的不必要为一个终将老去的灵魂去冒险,何况自己身边已经有了一个老去的温厚伴侣。或者是我们狭隘了,将死之年仍要挣脱桎梏,奔向自由,那一定有他不愿为外人道的执念。但不管是哪一种,对于我们旁人来说,无非只是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边角料,生活都是自己的。
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哪怕周围的人和我经历的事一直提醒我,老实点儿,生活终归于平凡。可我还是隐隐有些不甘心。
前几天跟来北京培训的同学一起吃饭,席间她们说中旬左右要去肯尼亚,三三两两结伴,自驾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去看天与地、山与海、广阔的草原与自然。无聊刷着手机看到了她的朋友圈,水是清的,长颈鹿的脖子伸着,好奇着外面的世界和人群,羊在路上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几个黑人或骑着自行车或骑着摩托车在羊群中间行驶,远方的绿树与房子,还有未完成的梦想。你看,旁人的生活还是有意思的,还是波澜壮阔的。
你羡慕我一城两人相伴终生;我嫉妒你三餐四季诗与远方,自己理想的生活永远被别人活着,自己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现在的生活,当我真正生活在生活里的时候,我发现生活是很难解释明白的,期望中的生活与现实中的生活之间存在的不是差距,而是清晰的不可把控。
有人跟我说,你不用看别人展现出来的生活的样子,你按照自己的脚步去感受生活就好。道理我也懂,可真正生活起来,还是有心无力。
嗨,生活啊,真是一个谜语。我猜到了谜题,却永远猜不到答案。